2021年伊始,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动静最多的就要算是文远知行了。继2020年12月,获得宇通集团2亿美元B1轮投资后,1月14日,文远知行完成B2、B3两轮融资,B轮总融资金额达3.1亿美元,这是2021年自动驾驶领域第一笔融资。
1月30日,文远知行宣布在南京建立全资控股的研发运营机构——文远苏行,并在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展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Mini Robobus)的常态化测试。
2月3日,在文远知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创始人兼CEO韩旭表示,该公司已经实现了“双400”,第一个400,从2019年11月28日开始,完成了434天的自动驾驶车辆运营,在广州黄埔区已经完成147128次出行,服务超过6万名用户。第二个400,是完成了4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
目前,文远知行已经形成了AI技术-主机厂/一级供应商-出行服务的铁三角模式,与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宇通、东风等车企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坚决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多传感器融的技术路线,并推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和Robobus自动驾驶小巴车两条产品线。
试运营地区在广州已经从黄浦区扩大到海珠区和天河区等主城区,又增加了几个城市,如南京、郑州、武汉等,车型也从最早的林肯MKZ、日产LEAF2,拓展到日产轩逸、东风风神E70、宇通小巴。
总结创业四年来不足是什么时,韩旭说:“一个最大不足就是缺乏足够的勇气,其实公司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能和主流思想不一样,但是我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声量喊出来。”
反思一,在所信仰东西上更加坚持,当判断跟成功企业家或者是意见领袖发生偏差的时候,不光要坚持自己干,而且要发声,说出来这是错误的。比如坚信基于激光雷达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是L4主方向。
反思二,坚持要做的东西,而且要让它真正的发生。文远知行一直按这个路数走,坚持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来做。
反思三,L5自动驾驶未来十年、二十年内不一定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让车开得好,一定要有高精地图技术。
反思四,要有足够的定力。在公司被人点名说可能活不下去时,坚信自动驾驶长期可以做成,坚信可以拿到足够的融资,支撑完成伟大的事业。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4月,2019年11月开始在广州运营Robotaxi,布局了超过一百辆车,还结合高德的高清地图布局了高德打车,完全面向公众开放。
2020年11月,文远知行与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共同发布中国首份Robotaxi乘客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文远知行Robotaxi已经积累下近三成忠实用户,每周至少乘坐一次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有37%的受访乘客表示可以现在就乘坐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持续的对外开放让文远知行成为运营Robotaxi经验最丰富的企业。
谈到为什么坚持全开放运营时,韩旭表示:“我们也知道开放运营可能会把很多关键信息泄露出去,但如果坚持开放运营,能够收集数据,教育市场,理解用户痛点,得到真实场景数据,不断提高体验,提高安全机制,帮助技术提高,甚至是帮助竞争对手技术提高,这件事情也是值。”
韩旭坦言:“从行业看L4级自动驾驶没有落地,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发展得不够快、不够稳定和扎实。但未来五年之内L4级自动驾驶一定会实现,Robobus(无人驾驶小巴)2021年就能商用。”
尽管自动驾驶受到资本热捧,文远知行也先后融到了八轮资金,但运营相当节俭。韩旭表示:“文远知行四年时间花了1.2亿-1.3亿美元,如果公司不扩张,账上的钱再花三四年没有问题”。
对于未来的发展,韩旭表示,在商业模式上,卖技术方案还是通过运营出行服务来收费都有可能,但现在这个点上说没有用,关键还是技术做出来以后,在那时候适应市场,要把握市场脉搏再做决策也不迟。
在运营模式上,文远知行一开始会做最后五公里出行,在某些高端、集中场景做,可以用手机呼叫Robotaxi,也可以用手机呼叫Robobus;另外可能会做Origin和Zoox这样的城市内运货车,也和商业合作伙伴规划这个事情,但是人货混运还在思索,很少有人愿意跟货物坐一起。
最后,韩旭表示:“文远知行是一个技术为本的公司,我们要做出最安全、最鲁棒、最扎实的技术,然后通过运营来不断获得用户需求,积累数据,最终让自动驾驶解决中国甚至全人类出行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