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马斯克和大众汽车CEO迪斯罕见的统一战线,让氢能又火了一把。从诞生之初,氢能就一直伴随着争议,但我国在发展氢能的方向上,一直十分坚定。
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碳中和”和“碳达峰”成为热词。
这源于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提出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达到“小目标”的关键,在于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氢能成为方向之一。
早在2019年,两会就已经将氢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发展,令氢能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
2020年,根据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25年,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达到10万辆左右。而到2030-2035年,其发展目标则是达到100万辆。
政策的大棒加胡萝卜之下,氢能的风越刮越大。
仅仅在今年2月这一个月中,就有不少重磅声音传出。2月19日,中石化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十四五期间,计划布局近千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2月25日,《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五年后上海的氢燃料电池车的投入要达到1万辆,加氢站要超过70座。
尽管如此,公众对氢燃料的认知还大多停留在新闻阶段,改变公众的认知,真正普及氢能产品,还是要靠汽车企业的积极推动,用产品说话,让公众真正感受到实惠和便利。
在氢能领域,现代汽车已经默默耕耘了23年。
3月2日,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HTWO广州”在广州动工。这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
从2019年年底与广东省政府达成协议,到今年年初在广州成立氢燃料电池系统公司,再到今年3月基地的开工建设,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现代汽车用迫不及待的速度证明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看好。
“‘HTWO广州’的破土动工对现代汽车集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汽车集团郑义宣会长表示,“现代汽车集团将以此为起点,充分利用集团在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商业化能力和专业优势,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积极携手,打造创新清洁移动出行方案。”
与日系车从燃油到混动再到纯电的保守路线相比,韩系的步子看似迈得有些大了,但面对未来诸多的不确定性,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新能源转型这道必答题,只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政策利好下,在氢能领域厚积多年的现代汽车于2021年新春伊始展现出了进取的姿态,在这条全新赛道上渴望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氢燃料汽车正被电动汽车的风头掩盖。
2020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彻底爆发,电动汽车全年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4%。电动车市场风头正劲,但氢能的好处也不容忽视。
作为一种二次能源,氢能来源多样,能实现终端零排放、除了发电、发热,更是理想的交通替代能源;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无污染、高效率、载重高、加注快、续航长。
加快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的氢能产业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到2050 年将达到4万亿元水平。
在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现代汽车早在1998年就设立了燃料电池开发部门,深耕至今。
2013年,现代汽车首次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ix35 FCEV;5年之后,现代汽车推广普及了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上市2年累计销售突破一万辆;2020年,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已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4。
乘用车之外,现代汽车积极布局商用车领域,推出了氢燃料电池大巴。从2020年7月起,现代汽车面向瑞士市场陆续交付了50辆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
现代汽车在氢能领域的成绩,也受到了外界的认可。氢燃料电池车ix35 FCEV先后获得布鲁塞尔车展“2013未来汽车奖”和“韩国技术奖(银奖)” 、法国期刊“2015年度生态友好汽车奖”,其搭载的100kW燃料电池系统荣获2015年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
NEXO所搭载的12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则在2019年再一次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同时在欧洲荣获NCAP汽车安全碰撞测试五星安全评级;2020年,NEXO在欧洲权威汽车杂志《Auto Motor und Sport》开展的汽车行驶性能评估中,被评为“性能卓越车型”。
大力发展氢能的同时,现代汽车多领域布局,成为全球首个实现EV、HEV、PHEV、FCEV四种新能源动力系统全面覆盖的企业。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光国在今年年初表示:当前全球众多国家及企业纷纷致力于碳中和,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集团将竭尽全力,积极促进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自动驾驶、城市空中出行(UAM)等业务的发展,希望通过这些业务降低碳排放,尽快实现碳中和。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率先抢跑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先行者和试验田。
2021年,中国氢能源市场也展现出了火热的一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中旬左右,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今年招标/中标的氢燃料电池车数量就已经达到了690辆左右,比去年全年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量(1199辆)的一半还要多。
这些正式销售的氢燃料电池车还仅限于公交车、物流车等商用车领域。2020年的北京车展上,现代汽车宣布将从2021年起以进口的方式向中国市场引入NEXO,并在试点城市进行商业化试运营。
从成立“HTWO广州”开始,现代汽车准备朝着乘用车领域进军了。
“HTWO广州”生产基地占地20.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HTWO广州总经理吴承灿表示,“HTWO广州”是中国首个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对中国氢能市场发展意义非凡。
新设公司不仅负责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生产和销售,还将通过积极参与氢气生产、储存等上下游产业,布局氢燃料电池船舶、有轨电车、发电机等广东省氢能全领域产业链。
届时将建成包含氢燃料电池堆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内的综合型基地,规划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将视中国市场和政策需求适时扩大生产供应能力。
此外,为推广氢能产品,现代汽车已于2020年11月与中国长三角地区上海电力、上海舜华、融合电科;京津冀地区中国钢研、河北钢铁等氢能示范区的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筑氢能源产业生态系统。
在吴承灿看来,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沿海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国内GDP稳定处于领先行列。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将成为广东省氢能产业核心代表,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友好的扶持政策,从省政府层面还能一直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而持续进行着努力。
可以期待的是,“HTWO广州”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现代汽车在全球氢燃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方,将助力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快速发展。
面对已经确定的新能源未来,传统车企加速了转型的步伐。
2020年12月10日,现代汽车在首尔举行的“2020年CEO投资者日”上宣布了其2025年未来商业战略的更新路线图。
其更新的战略旨在实现三大指令:通过电气化增强汽车业务的竞争力,为成为领先的移动服务和确保氢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奠定基础;更新的重点放在四个主要业务领域:电动汽车、城市空中出行(UAM)、自动驾驶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系统。
对于新的氢能解决方案支柱,现代汽车计划通过升级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和将燃料电池业务扩展到燃料电池汽车之外,加速其氢生态系统计划;扩大其燃料电池系统在所有运输领域的应用,如船舶、火车和城市空中交通。
为此,现代汽车发布了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与124家主要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加大对氢能事业的投资,开发相关设施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与韩国国内氢能源领域的中小企业共同构造氢燃料生产体系,致力于打造符合未来清洁能源时代的产业生态系统。
具体到中国市场,预计截至2025年,现代汽车将携手国内合作企业,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普及推广氢燃料电池卡车3,000辆和1,000辆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运营,共同构建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并计划在未来推出轻量化、高输出、高密度的下一代氢燃料电池产品。
对于氢能的未来,现代汽车已经勾勒出了美好的蓝图,也给出了具体的路径,但氢燃料电池汽车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也有不少难题等待解决。
例如,加氢站数量少,成本高,且市场中没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消费者对氢燃料爆炸风险的担忧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储氢、运氢等流程还没有做到相对足够安全;整个行业的标准、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对清洁能源的探索上,人类从未停下过脚步。氢能又被称作终极能源,如果能够成功建立一个生产绿色氢气的新生态,我们就可能获得了防止气候毁灭性变化的最后一块拼图。现代汽车,正在为此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