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深刻的调整和变革,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主要发展潮流,在各个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电动车处于白热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他们造车理念走的是极客范的“智能化”路线。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品牌电动汽车的造车理念则是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去做新的探索。他们其实代表了两种观念不同的用户群体。
在当下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两种不同的用户群体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共存,对应的两种不同理念的产品也均有对应的受众和市场,这两种人群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电动车的销量。
4月29日,作为曾经拿下77年全球销量冠军的汽车制造商的大众汽车,在首届“Way to Zero”主题论坛上,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电动战略:
在欧洲市场,大众品牌计划到2030年将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提高一倍以上,纯电动车销量预计将占该品牌在欧洲总销量的70%以上,远高于此前35%的目标。在美国和中国,大众品牌计划到2030年,使纯电动车销量占该品牌总销量的50%以上,目标是击败特斯拉等竞争对手,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生产的领导者。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众发布了全球传统车企的第一个专属纯电平台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大众将纯电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用MEB平台的专属纯电底盘、E3电子电气架构和VW.OS操作系统,支撑纯电动车型的打造。
MEB平台首款车型大众汽车ID.3在2019年9月亮相,2020年9月上市。根据大众集团公布的数字,2020年共交付56500辆,但ID.3当前主要是面向欧洲市场。
相比于中国市场,作为内燃机汽车的发源地,欧洲汽车文化源远流长,汽车已经成为欧洲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电动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来的欧洲汽车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选择了电动汽车,他们更多是考虑家庭使用,做工用料更加精致、实用,而不用刻意更改驾驶习惯、更接近燃油车的使用体验,成为他们购买电动汽车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ID.3在欧洲市场投放前,特斯拉一直在欧洲各国的纯电动车市场称霸。2020年下半年,ID.3上市后销量迅速超越驾驶体验更为激进特斯拉Model 3,成为电动车销量冠军。这说明大众的造车理念更符合欧洲消费者的口味,大众品牌电动车的入市改写了欧洲电动车品牌畅销榜顺序。
今年,大众首个MEB平台首款全球车型ID.4先后在欧洲、美国和中国上市,跨出了大众电动化转型关键的第一步。
在欧洲市场,新上市的ID.4在各国都有不俗的成绩。2021年4月,从欧洲10国的电动汽车销量统计来看,ID.4以5251辆超过了ID.3的4066辆,成为销量新冠,凸显了ID.4的强劲市场竞争力。
前不久,作为全球汽车评选活动中最具公信力、独立非盈利性组织World Car Award(WCA)主办的2021年世界年度风云车型大奖(World Car Of The Year)公布了大众ID.4获得798分的成绩,以绝对优势摘得桂冠。
“世界年度车”大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大奖之一。该奖项由来自24个国家的93国际汽车记者参与评选,投票选出全球最佳创新车型。ID.4凭借创新性与可持续性收获好评,是首个获此殊荣的纯电车型。
在中国,ID.4相关车型被大众定义为MEB平台国产第一车,由上汽大众推出了ID.4 X。一汽大众推出了ID.4 CROZZ。
ID.4 X作为MEB纯电平台的第二款车,在车身设计上高度集成化,以后驱设定为出发点,实现更长的轴距与更短的前后悬,进而将整车的空间利用率提升至最大化,这也给了设计团队机会,将车身形态比例设计得更为协调。
完美实现50:50的前后配重比,以及电机、电控、减速器“三合一”的高度集成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类燃油车的动态表现,也让ID.4 X满足了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多元化驾控需求。
ID.4 X还应用了大众汽车最新的E3电子电气架构,基于强大的ICAS运算能力、极宽的数据传输速度,智能域控及软硬件解耦,实现了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的融合,达成车辆与数字世界的无缝连接。
对于用户最为关注的电池安全问题,ID.4 X更是在设计之初,就从软硬件上对电池安全做出了周密防护。通过对电芯的“4重保险”,通过338项远超国标的电池包安全测试,将漏电、起火、爆炸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确保了产品安全可靠。
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投资达170亿元,生产体系采用通用化零部件和总成,将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汽车装配质量,大幅缩减生产周期。
通过MEB工厂在前瞻研究和智能技术落地方面的先天条件,上汽大众还以整车智能制造为牵引,带动上游供应链零部件企业,同步提升生产制造智能化,并通过与生产体系中上百家上游链条供应商的规模化紧密合作,逐步形成上汽大众自身的产业链优势。
大众ID.4 X的定位中型纯电动SUV,在与比亚迪、广汽新能源等中国既有电动车品牌,以及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展开竞争的同时,它还要做一款本品牌传统客户会喜欢的电动汽车,把同价位燃油车作为竞争对手,以大众的鲜明印记,致力于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存量市场,越来越多的电动车用户将来自燃油车用户的置换,而将大众燃油车的优异驾驶体验平滑过渡至电动汽车领域,这可能也是ID.系列车型要完成的使命之一。
这一点,我们从车辆外形、内饰细节的设计及驾驶感受上,就可一窥端倪。
在车辆设计上,虽然ID.4 X和熟悉的大众燃油车产品拥有不同的设计语言,但它仍是一辆适应大多数人审美观的汽车。对于很多第一次从燃油车转投新能源领域的用户而言,虽然它更具科技感,但也兼顾到传统燃油车主的使用习惯,让其更容易自然地接受这种改变。
比如,ID.4 X没有像新势力一样,采用激进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也没有像传统燃油车一样,采用的外露式门把手设计,而是采用半露半隐的扣式门把手设计,兼顾风阻的优化与开门便利性。遇到特殊情况(电池电量耗尽)时,ID.4 X还可以向上手动开启机械锁止机构,很人性化。
再如,上汽大众ID.4 X全系标配了12英寸的多媒体触控屏,内置智慧车联系统4.0,功能操作更为直观。此外,在多媒体屏幕下方和屏幕左侧,分别针对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增加了MENU主菜单触控按键以及虚拟“HOME”键,大大减轻了上手难度。
在驾驶感受上,ID.4 X开起来的感觉还是一辆真实的大众车,虽然动力体验比燃油车好,但驾驶感受和燃油车并没多大差别。
我们试驾是后驱的初见版车型,在后轴上搭载了永磁同步机,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牛・米,而同价位的途观L采用EA888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37千瓦,峰值扭矩320牛・米,ID.4 X 功率胜出,扭矩相当;ID.4 X 电池容量达83.4千瓦时,NEDC续航里程达到555公里,与途观L的60升油箱提供的行驶里程不相上下。
在初见版上,上汽大众ID.4 X有经济、舒适、运动和个性化四个驾驶模式。在经济、舒适和运动三种模式下,动力对加速踏板的响应都比较积极,做出响应后,电动机所释放出来的动力大小,和燃油车的设置也非常相似。
ID.4 X起步后提速很快,但并不像特斯拉Model Y那般直接迅猛,而随着踩踏板力度加大,动力会线性地释放出来,感觉相当舒适;在你狠踩加速踏板的时候,能感觉到电机很强的动力,但输出时推背感不是很强,没有类似涡轮发动机的爆发力,更像是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加上CVT变速箱,加速顺滑的同时让你对它的动力底气满满,信心十足。
D挡下松开加速踏板后,ID.4 X可以极为顺畅地滑行,没有任何突兀的拖拽感,动能回收不会自行介入,想刹车的话,你只能踩下制动踏板。
而当你把挡位调到B挡,驾驶模式调到了运动,动能回收力度会达到最强。这时松开加速踏板,拖拽感也不是很明显,动能回收和输出之间过渡得很好。如果你全力踩下制动踏板,动能回收系统就不会参与减速工作了,制动力释放很线性,车身姿态也很稳健。
ID.4 X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的设计,调教偏向硬朗,底盘表现沉稳,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日耳曼风格。在铺装路面上中低速行驶,ID.4 X滤震干脆利落,遇到路面接缝等细小颠簸,可以轻松应付;车速较高时,悬架既能充分吸收大幅冲击,又没有过多的余震,车内驾乘安稳舒适。
作为上汽大众首款MEB平台电动汽车,ID.4 X配备了L2+自动辅助驾驶。它通过4个环视摄像头、1个多功能摄像头、8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配合Mobileye EyeQ4芯片进行全方位道路感知,实时处理道路信息,可实现Front Assist(前部安全辅助系统)、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Side Assist(变道辅助)、RTCA(后部交通穿行提醒)等功能,充分保障了驾乘的安全性。
ID.4 X凭借出众的性能、创新的设计和丰富的科技配置,为上汽大众的电动化之路开了一个好头。而与燃油车非常相近的实际驾驶体验,可以让消费者毫无障碍地从燃油车无缝切换到ID.4 X,既不用改变任何驾驶习惯,也没有任何学习成本,对于想尝试置换新能源汽车的燃油车主,ID.4 X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