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外哪一种汽车评价体系,无论哪一家评价机构,在涉及到造型设计领域时,往往精简至三五个指标,其细分的逻辑往往也只是把整款汽车生硬的划分为头侧尾、仪表板座椅等等部分。别说与占据评价体系内容绝对多数的可测量指标相比,即使与其他主观性很强的体验类评价指标相比,造型设计的内容也非常细弱,很像是只求有、不求详的摆设。
诚然,这一现状完全满足汽车评价体系的功用和意义,因为从汽车评价的市场端用户来看,大众需要客观的数据和参数比较。但对于汽车造型设计这一高度主观的审美指标,用户都有着自己的明确判断,并不需要所谓权威的评价结果做参考。即使需要参考,用户身边某人的评价也比任何权威更具有实际意义。
从汽车评价的研发端用户来看,大家非常重视外部评价机构的客观比较和评测,因为外部机构在快速甚至提前拿到竞品进行评测,其评价立场的客观中立性等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唯独造型的审美评价是由非常独立的设计部门负责的,其专业度绝不亚于各种评价体系的评价专家,在结合自己品牌和型谱规划之后,更具有外部专家不可比拟的深度和高度。
独立评价机构的专家往往有机会提前很长时间在研发过程中看到各品牌的新车造型,但由于此类活动的严格保密制度,专家并不能透露和表达相关信息。而且这些专家往往来自于媒体和设计教育界,他们对于同一款设计的关注点差别很大,受个人好恶的影响也很大,这会导致其虽然客观上看到了很多内容,但能够有效转述(无论是能否还是愿否)的信息极为有限,不同专家的意见也往往并非遵循相同的标准和逻辑,无法成为正式的评价结果的一部分。
作为评价专家重要来源的媒体行业,对造型设计领域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其他评价领域。一方面是大众个体审美难以被影响,另一方面是在造型的审美评价中,评价者的身份很难做到客观独立。
因为媒体专家具有相对大众很高的专业度,对一款新车的认知有很丰富的维度,所以会天然地更关注造型设计之外的其他内容。同时,媒体专家在阅历、收入、生活环境、客观用车需求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很难做到摆脱个人好恶的影响,单纯地从一款新车的真实用户所具有的审美能力出发,以“无我”的立场来评价其造型设计。
这种客观和无我,对于职业设计师来说,却是每一天都要刻意进行的自我分裂训练,也是职业成长必须迎接的挑战,甚至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一直极力追求但仍然难以完美做到的理想状态,所以其痛苦和艰难不是行业外人士能够完全理解的。
国外有一些声誉不错的汽车设计选美类奖项(国内目前还没有),但这种评比涵盖的车型的时间跨度往往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就是为了避开短期市场表现和评价者个人好恶带来的干扰。评价者一般也都是资深记者(长期专门于设计研究和报道的)或者独立设计师,是专业圈子内的玩儿法,其结果往往带有很强的学术性,是汽车设计教育的重要参考,但对汽车市场端来说意义不大,普通消费者也并不关心这种评比的名次,甚至知道这些奖项的都不多。
在各方都不太需要的背景下,造型评价也就自然在各种评价体系中变得很不重要。但目前的不需要,就一定说明这个评价没有意义的吗?假如有一种造型评价的思路是与专业的策划和设计团队开发思路相同,且具有更宽泛的视野和不受品牌影响的客观性,是否至少也是具有设计研究和专业参考的意义呢?或者换个角度,既然每一个汽车品牌的设计团队都有着自己的专业判断和意见,那么是否可以有一个评价体系可以让这些专业意见有所沟通和交流呢?
这种交流在各种设计师活动中其实一直在进行,只不过没有公开。尽管对于某些车型的评价也不尽相同,甚至褒贬截然相反,但专业设计师对于大多数车型的造型评价还是比较一致的。出于设计师职业的天然荣誉感和对于设计思维模式的深入了解,设计师评价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否可以作为重要的逻辑参考,从而转换为一种评价模式?
保障设计评价的客观性,需要评价者对设计思维模式的深入了解和足够的专业度,需要了解一款设计诞生的基本过程模式。知其所来,才能明其所往。也许会有人反驳,设计的好坏就是用户喜不喜欢,并不需要所谓专业。我认为这是混淆了专业的组织评价与单纯的用户评价之间的差异。
在汽车设计完成之前,设计者需要专业的组织评价确定设计的方向和策略,因为这种组织评价对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从构想到具体方案、从二维到三维的推演过程、创意与实现手段之间的平衡拿捏都有足够的专业了解,所以能够给出明确的参考、调整和优化方向,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意见,而不是只给出喜欢与否的结果。
在设计完成之后,也只有足够专业的组织评价才能对其结果恰当的总结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甚至能够清晰的发现设计问题的源头,是设计团队水平问题、还是决策体系、或者供应与制造体系的问题。
单纯的用户评价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离开特定的车型或品牌,从促进汽车行业设计进步的角度来说,设计评价更是离不开“专业”二字。而单纯的用户评价,却是无法真正参与上述开发活动和行业促进的。因为用户评价几乎无法做到足够理性客观,品牌和价格对其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而个人好恶和情绪变化则会导致其评价结果呈现出高度的离散和不稳定性,甚至评价的环境(场地大小、照明和气味)也会显著的左右其评价。
当然,单纯的用户评价也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即其身份的不可替代。因为真实的消费过程就是完全不需要专业,并且有很多非理性和随机性因素参与的。不过这种来自于身份保证的评价结果,只有一种有意义的使用方式——足够大量的样本统计——因为我们讨论的汽车设计所针对的用户是特定人群,而不是特定个体。汽车的开发虽然追求用户画像的精准度,但那只是理想的、虚拟的个体,是一种让不同开发人员的思维聚焦的协作模式,并非是现实中的真人。
我相信没人会在现实中找到一位或几位符合产品瞄向的目标用户,然后一切设计都按照这几位真实用户的意见推进——因为其离散性过于明显,而设计的产品并非只要满足少数几个人的喜好。即使他们恰巧有足够的专业度、恰巧也是这款产品的真实潜客,也没人敢把他们的意见当作足以代表整个设计目标群体的意见——仍然是因为其离散性。
所以,只有数量足够多的用户意见样本综合在一起,才具有真正的参考意义。那么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分析这些意见样本,分析的结果又该如何使用,是正向的顺从它,是逆向的忽略它?甚至采取何种样本获取方式才能保证其意见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同样需要一系列的特定组织和复杂行为才能解决,“专业”二字仍然无法逃离。
专业的组织评价需要评价者具有足够“专业”的身份,但这并非是限制评价者只能出身于专业设计师的意思。媒体从业者、汽车设计教育者、甚至纯粹的爱好者,只要对汽车设计的历史和现状足够了解,熟悉基本的设计开发工作模式,而且身份足够客观中立,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专业组织评价参与者。
这些身份和专业度的要求,不仅仅是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评价能力,也是看中其身份的社会性,因为职业荣誉和行业绑定能够非常有效的驱动和督促其做出足够负责、足够准的评价意见。
除了上述身份和设计专业度的要求,关于评价者还有另一项要求非常重要,即足够的审美能力。这是设计评价者的文化引领保证。大部分评价维度都具有精准的可量化测评方式,其评价者的思维方式也非常理性,但设计评价不一样,它的专业度更多存在于评价者心中,而不是外在的测评方式。所以,不可量化的、感性的、更多体现在文化和意识维度的能力会显得格外重要。
这也是关于汽车的评价体系中,最具有感染力、最能撼动人心的部分——一句文字描述,可能抵得上一堆测试数据的说服力。
经过上篇和中篇的充分铺垫,这种“全新的汽车造型评价思路”必须在本篇呈现出来了,我们不妨将其命名为DEM(Design Evaluation Method)。
这种新思路力图厘清传统评价模式中“评价”与“好恶”的含混,摒弃“头侧尾”分区的机械和僵硬。它的基本逻辑在于还原汽车设计的诞生过程,以期给出具有操作性的有效意见;它的执行逻辑在于评价者的专业度,依靠特定的知识、技能和组织形式,发挥区别于大量样本的一般消费者评价结果统计的作用。
通俗而概括地讲,DEM类似于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象的评价一个“人”的渐进模式。
其整体和抽象的部分,可以归结为广义的Design,这一宏观维度类似于“人”或“车”的精神Soul和骨架Bone;而局部和具象的部分,则可归结为狭义的Styling,集中于狭义的造型,比如尺寸、形体、色彩、纹理等,类似于“人”或“车”的肌肉Fresh。更形象的说便是:主题是灵魂;比例姿态是筋骨;线面是肌肉;色彩是妆扮。
这很像是我们了解和观察一个人的过程。从最初听闻对方的信息,知晓他的精神特质、品格风貌,都是抽象的;然后模糊的、远远的看到这个人,能辨识出他的姿势神态、身材比例,是比较整体宏观的;待最后贴近这个人,则可观察到他的发型、五官、肢体、肤色等等具体的细节。对一款汽车设计来说,则是从最初抽象的品牌、精神和定位,到远观的姿态、比例和气势,再到近观的形体、线条和色彩纹理,对它的评价也逐渐变得完整和系统。
依照这样的逻辑,可以把DEM分为一下几层渐进的评价维度:
一、主题明晰性。这一维度侧重的是整体造型设计的核心主题是否创新、明确,非核心主题与核心主题之间的主次详略、烘托弥补关系是否恰当。所谓“核心主题”,即“为什么设计了这款作品”的答案,是设计师最期待传达给用户的精神要义,也是与品牌形成最关键呼应关系的内容。它是一款设计的Soul,很抽象,但也很真切。
主题可以是一种姿态Stance,正如一个人具象的走路步态或者抽象的做事风格;也可以是一种冲突关系,比如把力量深藏在优雅之中的内敛;还可以是对设计范式的某种突破,比如用一条真正的直线贯穿整个车身,形成最核心的设计语言,而不是使用看起来很直但实际是曲线的做法……每款车的主题都千变万化,并不固守于某一领域,但其共同点都在于极力追求真切和打动人心。
如果不够真切,那就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原因往往是“主题”不够明晰,即在这一维度上的分数是偏低的。这样的基础上,无论细节做的怎么用力,整体效果都很难出彩。尽管历史上也有过一些车型故意淡化主题的明晰性,力求平淡和中庸,但现在已经几乎没人会这么做了。
二、比例符合度。这一维度类似于人的骨架Bone和身材比例Proportion,是指整车各关键部位的体量感(可测量的Dimension占比很小,更多的是主观的Volume感受)之间的比例与整车设计主题的符合度。其评价的难点在于我们很难直接的说某一种比例是好是坏,关键在于这种比例的选择与第一个维度中“明晰主题”的符合度如何。即依据表达的主题,来评判比例的恰当与否,而不是孤立的看比例的数值。所以那种机械的以所谓黄金比例、几何规律来测量设计的思路,是极其扯淡的。
三、姿态一致性。姿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一个人即使身材比例很好,但若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也是不美的。汽车的姿态设计也是如此,各处形体和色彩的比例关系做好之后,还要以姿态表达为主旨,系统的调整各关键部位的角度、体量、视觉中心、方向性等因素之间的一致性,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的、围绕核心姿态表达需要的整体。
第四项——线面系统性与第五项——色彩系统性,都和姿态的一致性类似,指整车各关键部位的线面(线条和曲面)特性之间的关系,颜色、纹理、材质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是否呈现整体性、是否符合整车核心主题表达的需求。
最后一项是独立附件的造型评价,主要包括钥匙、轮毂、设计灰区(指各密封条、孔洞内部、门槛门框等不常见、但又偶尔可见的区域)、随车工具、标签标识、轮胎花纹等处。这些区域比较独立,与主题关联度小,但对微观设计品质影响显著,其评价维度同样可以采用(该细分区域内部的)主题创新性、曲面系统性、体量匀称度、色彩材质匀称度等。
以上六个渐进层次的维度,即是对DEM评价方法的概要介绍,相关的术语解释和细分方法,读起来不活泼,就不在专栏中详述了。(作者为哪吒汽车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