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温 莎
编辑 / 刘宝华
设计 / 师玉超
汽车人的朋友圈,比“你好X月、再见X月”更准时的,是蔚小理的销量成绩单。
4月第一天,小鹏、理想和蔚来准时发布了3月销量数据:小鹏汽车交付新车15414辆,同比增长202%;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1034辆,同比增长125.2%;蔚来汽车交付新车9985辆,同比增长37.6%。
没有太大的火药味儿,一切和往常一样,但如果就此认定岁月静好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汽车市场向来不缺厮杀。过去栖身第二梯队的品牌们已经把“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打在了公屏上,还有比超市螃蟹都有上进心的新实力们,正在努力往身上贴着标签。
比蔚小理更积极亮出成绩的是“埃哪零”。3月,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广汽埃安销量为20317辆,同比增长189%;哪吒汽车交付新车12026辆,同比增长270%;零跑汽车交付10059辆,环比增长193%。
电动车集体涨价、疫情短暂封城、芯片长期短缺……这些看上去会影响销量的因素似乎和中国新造车们没有半毛钱关系。3月,埃安、小鹏、哪吒、理想和零跑五家企业销量集体过万。再四舍五入,蔚来汽车离月销万辆的红线只差15辆。
你方唱罢我登场,跟随气温回暖,新造车们斗志昂扬的携手走进了春天,开启了新一轮的战斗。
从4月第一天销量发布的盛况看,还有一点很重要,无论成绩怎样,还是要勇于在第一时间公布销量。
在朋友圈广为传播的N张销量榜单中,极氪月销1795辆的成绩孤零零吊在了车尾,与第四名相差超过8000辆。虽然看上去有些心酸,但至少它上榜了。有些时候,没有声音,往往就是最可怕的声音。
埃安想当新势力。
当同样脱身于传统车企的极氪、极狐、岚图、智己在销量上尚未发力之际,跑在前面的埃安耐不住寂寞率先出圈了。
1-3月,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达到44874辆。埃安称,已成为新势力中首个突破月销2万辆的车企。具体车型方面,埃安旗下的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为销量主力,聚焦在15-20万元级别细分市场。
品牌独立、产品上量和上市IPO,几乎和蔚小理同时起步的埃安即将完成一键三连。先不论埃安新势力的地位是否根红苗正,反正新势力本就没有定义,埃安领跑新势力的决心是巨大的。
3月31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2021业绩沟通会上称,目前已有很多对广汽埃安A轮融资感兴趣的机构。未来埃安的目标是把“蔚小理”变成“安小蔚”,而且要成为领导者。
比销量更引人注目的是埃安的混改以及分拆独立上市。3月,埃安已完成员工股权激励并引入部分战投。
“希望埃安9月、10月完成A轮融资,争取明年能IPO上市,最起码融回来500亿,然后(这些钱)全部投给研发、技术。(埃安)混改关键是融资、治理结构、体制机制,然后能更留住人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会上透露称,“在(广州)番禺建了6千套商品房,成本价1.5万元/平,江边的,全部给员工,要让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
高薪、股权、房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今年将是埃安全员冲刺的一年。
还有一家与埃安本是同根生的企业在悄悄崛起。3月,合创Z03交付量为1689台。此外,合创3月订单量为3016台,同比增长8000%。当埃安想要替换理想之际,埃安的兄弟企业也浮出水面。
哪吒汽车毫不避讳对第一阵营的渴望。2021年,哪吒已数次完成对蔚小理的逆袭,在月销量上挤进新势力前三,新闻稿上的称呼已变为“蔚小哪”。
有意思的是,哪吒、零跑、埃安在传播上都想挤掉“蔚小理”中的一家,与另外两家并称。而且它们之间都不愿意与对方为伍,都不想成为“哪零埃”天团的一员。
这说明,在销量数字身上蔚小理已经不再稳居TOP3,但在大家心目中,蔚小理仍然是实力与形象上的前三强。
1-3月,哪吒累计交付新车30152辆,同比增长305%,月均销量已破万台。按照2022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哪吒汽车仅次于小鹏和理想。
目前,哪吒汽车在售的车型包括哪吒V、哪吒V Pro和哪吒U Pro三款。从车型来看,3月,哪吒V车系交付8122辆,同比增长153%;哪吒U Pro交付3904台,同比增长9660%;
销量攀升的同时,哪吒也扛不住压力涨价了。3月,哪吒V和哪吒V Pro全系价格上涨3000元,调整后售价分别为6.59-7.79万元和8.19-8.59万元;哪吒U Pro各版型价格上涨3000-5000元不等,调整后售价为10.58-16.78万元。
与埃安和哪吒不同,零跑的目标并非挤进三强而是改写格局,将新势力头部三分天下变为四足鼎立。
3月,零跑迎来了单月交付首次破万的时刻,成为继蔚来、小鹏、理想以及哪吒后,又一家月交付量突破万辆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与此同时,零跑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21579辆,同比增长410%。
比销量更有说服力的是上市融资情况。3月17日,零跑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于主板挂牌上市。一旦上市成功,零跑汽车将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赴港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零跑的销量主要来自于零跑T03和零跑C11,分为定位为微型车和中型SUV。根据零跑不久前宣布的调价政策。零跑T03按照车型配置不同涨幅为5000元与7000元,调整后的售价区间为7.39-8.99万元。
从销量分布开,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哑铃型结构。哪吒创始人张勇曾表示,“新能源车的市场就是两头大中间小,高端的电动化和10万元以内的电动化走得比较快,10万到30万之间的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高。”
第二梯队想要逆袭,不仅要在销量上超越,更重要的是将中间市场做大,这是零跑和哪吒们的当务之急。
根据计划,定位于“智趣高能电动轿跑”的哪吒S将在第三季度上市,市场预估价为22万元~28万元。定位于“纯电动中大型轿车”的零跑C01将在第二、三季度亮相,市场预估价为20万元。
三年前勾肩搭背、喝着闷酒的李斌、何小鹏、李想不再是“造车三傻”,已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
2022年,蔚来、小鹏和理想齐齐登陆港股和美股市场,三兄弟齐聚“2022胡润富豪榜”;三大品牌也先后迈过月销一万辆和累积交付10万辆的门槛,正朝着月销两万的和累积交付20万辆的成绩迈进。
第一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1716辆,同比增长152.1%;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4561辆,同比增长260%;蔚来汽车交付新车25768辆,同比增长28.5%。与此同时,截止3月㡳,理想ONE累计交付新车155804辆,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超17万辆,蔚来汽车累积交付新车超过19万辆。
当第二梯队来势汹汹想要取而代之之际,蔚小理不向上冲击着中国品牌天花板。
3月28日,数十位车主现身蔚来合肥工厂参加ET7交付,在特殊时期留下了一张带着口罩的珍贵合影。亮相一年后,蔚来自动驾驶旗舰轿车ET7终于开始交付。目前,ET7共有3款车在售,补贴后售价43.666-51.34万元,BAAS(电池租赁)方案售价36.666-38.54万元。
在一片涨价潮中,蔚来宣布不会就已有车型涨价。原因之一,定位于高端和豪华的蔚来平均价格本就不低。李斌曾在2021年的一次访谈中透露,蔚来汽车的平均价格达到43.47万元,这个价格不仅比肩一线豪华品牌的奥迪和BMW,还比特斯拉中国平均价格高出十几万元。
扩大产品线外,蔚来汽车忙着布局生态。3月31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参加一档访谈栏目时回应了造手机的传闻,表示蔚来造手机仍处于调研阶段。
“我们会积极的看这个方向,我们也清楚手机做出来是容易的,但是做好手机是很有挑战的。”李斌说,蔚来即使要造手机,也不是从商业成功的角度去思考,而是用户是否需要一部蔚来的手机,这部手机是否能够提升蔚来车主的体验。”用户,依旧是李斌挂在嘴边的高频词。
高端车型覆盖面有限,3月25日,李斌在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会上表示,面向大众市场的新品牌稳步推进,目前核心团队已经组建完成,战略方向已经明确,首批产品已经进入关键研发阶段。此前李斌曾表示蔚来品牌与大众市场新品牌的关系类似于奥迪与大众、雷克萨斯与丰田的关系,“我们希望以比特斯拉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当蔚来开始降维打击,不知道新势力的江湖是否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和蔚来一样,理想也在守住高端人设。理想ONE宣布自4月1日起进行售价调整,全国统一零售价格由此前的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上调幅度达到1.18万元。鉴于理想只有一款在售车型,均价已经超过30万。
3月,理想的第二款新车千呼万唤始出来,挤牙膏式的发布了外观、内饰、参数配置,吊足了胃口。此前,据理想汽车官方消息,理想L9将于4月16日正式发布,价格区间为45万-50万元。
头部三强中,小鹏汽车地位最稳,无论后浪们如何用文字游戏替换,“小”字始终在头部三强中。销量是最坚实的靠山,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 小鹏汽车在6个月时间内 4 次成为新势力三强中的销量第一,其中有5个月销量过万,单月最高交付量达到 16000 辆。
产品层面,小鹏汽车在售车型价格为17万元-43万元,而助力品牌拿下月度销冠的最大功臣是小鹏P7。3月23日,第十万辆小鹏P7下线。从2020年4月27日到2022年3月23日,小鹏P7仅用695天,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十万台下线速度的新纪录。
3月的销量构成中,P7交付9183台,P5交付4398台,G3系列交付1833台。小鹏P7为品牌内部定位高端的产品,在3月全系价格在上调1~3万后,补贴后售价在23.99-42.99万之间。根据计划,将在三季度上市的小鹏G9,售价将超过35万元。
“我个人认为我们造车三傻是2021年完成了从0-1的验证期,大家各自在自己细分市场吃到了3%左右的市场份额,”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置顶的微博《节奏把控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中写道,完成了从0-1的验证,从1-10也很容易让很多活下来的企业仍然走向失败。
据乘联会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600万辆,渗透率达22%。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合资品牌们已经开始交出作品,新的品牌还在不断进入。一个行业内存在的观点是,中国智能电动车的发展将在2025年出现拐点。
每个月的第一天都要紧紧盯住销量。也许,对于从出生就伴随着生与死的焦虑的新造车们而言,排位战更是生死战。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