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4月21日晚发布了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动力电池全球第一,2021年动力电池市占率32.6%。同时,宁德时代也夺得了2021年储能电池市场全球第一宝座。
更令人咋舌的是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
拿财报中净利润这一项与汽车自主品牌民营企业三强吉利、长城、比亚迪相比。
2021年净利润:
吉利43.5亿元,下滑21.9%
长城67.3亿元,增长25.41%
比亚迪30.45亿元,下滑28.8%
宁德时代159.31亿元,增长185. 34%
宁德时代净利润比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家净利润总和还多,多出了18亿元。与整车企业相比,这个盈利能力是碾压式的,特斯拉除外。
营收方面宁德时代在四家企业中只能屈居第三,大幅落后比亚迪,小幅落后长城。具体数据如下。
2021年营收:
吉利营收1016亿元,增长10.3%
长城营收1364亿元,增长32.04%;
比亚迪营收2161.42亿元,增长38.02%
宁德时代1303.56亿元,增长159.06%
两组数据对比,更加凸显了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但单看毛利率的话,其实还是小幅下降的,2021年毛利率26.3%,同比2020年下滑1.5个百分点。
分业务结构来看,动力电池和储能业务毛利率下滑,电池材料毛利率增长。
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22%,同比2020年下滑5个百分点。
电池材料业务毛利率25%,同比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
分时间来看,四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收570亿元,同比增203%,归母净利润82亿元,贡献全年一半多的净利润,四季度是宁王疯狂赚钱的一个季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海外市场,2021年宁德时代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毛利润占比达到25%。海外营收2020年占比15.71%,2019年占比4.37%,呈快速上升趋势。
2021年几乎所有电池原材料、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宁德时代和主机厂带来不同压力。尤其是主机厂,成本上涨很难全部传导给消费者。
吉利、长城、比亚迪2021年的平均单车售价都是同比两位数上升的,一方面是成本上升导致的涨价,另一方面是品牌向上、产品向更高端挺进的结果。
吉利2021年平均单车售价8.7万元,2020年为7.32万元,同比增长18.9%。其中,指导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占比从64%下降至34%;指导价10万-15万的车型占比从25%提升至44%;指导价15万元以上的车型占比从11%上升至22%。
长城平均单车售价超过10.6万元,同比增长15.02%。今年1-2月,长城汽车1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15.5%。
证券机构测算,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平均单车售价15.1万元,同比增长11.7%。2020年为13.52万元,2019年13万元。
2022年一季度,“碳酸锂疯涨”“妖镍风波”轮番登上媒体头条,原材料涨价比2021年有过之无不及,电动车整车在3月几乎完成了一轮价格普涨,一些燃油车也加入涨价阵营。原材料和整车的大面积涨价势必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最后列出自主三强和宁德时代近3年利润数据和同比变化,从这些简单数字中或许能勾勒出一些趋势。
吉利近3年净利润:
2021年43.5亿元,下滑21.9%
2020年55.7亿元,下滑32%
2019年82.6亿元,下滑35%
长城近3年净利润:
2021年67.3亿元,增长25.4%
2020年53.9亿元,增长19%
2019年45.3亿元,下滑13%
比亚迪近3年净利润:
2021年30.45亿元,下滑28.8%
2020年42.34亿元,增长162.27%
2019年16.14亿元,下滑41.93%
宁德时代近3年净利润:
2021年159.31亿元,增长185. 34%
2020年55.8亿元,增长22.43%
2019年45.6亿元,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