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吐槽”大会:一次蒸发300亿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周洲)    22年8月2日 16:30

撰文 / 周 洲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1995亿元。1.27万亿元。1270亿元。

这是“锂王”天齐锂业、“宁王”宁德时代、广汽集团7月26日收盘时的市值。三个数字加起来约1.6万亿元,相当于南京市2021年的GDP。

这三家企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代表:上游原材料、中间电池厂、下游主机厂。在7月21日-23日举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三家企业“互嘴”: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戏称整车厂不赚钱、是给宁德时代打工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称涨价是原材料厂炒作的,天齐锂业则认为宁德时代电池锂回收率没有90%那么高,宁德时代回嘴称“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吐槽当天,三家行业巨头的市值一共蒸发了约300亿元。

大佬们吐槽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没有按照各自想象中的那样,都觉得自己赚少了、吃亏了。

两个曾董吐槽上游

“大家上午好,我是广汽集团曾庆洪。”7月21日上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操着一口“广普”在电池大会上率先吐槽。“在电池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上游的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电池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剧。目前,除特斯拉以外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

“我昨天问了那个(宁德时代的)曾毓群董事长,他说不关我事、不是我搞贵的。”曾庆洪说,“他又找了个原材料(厂商)……(是)他们搞贵的,是搞矿的搞贵的。所以(成本)搞高是外国搞贵的。很多外国朋友不要这么搞了,10倍碳酸锂(碳酸锂价格涨了10倍)。都没钱赚。”

“电池企业将成本压力传到我们主机厂,主机厂被逼向一体化(发展),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所以广汽也准备做电池,人家做了(我)没准备啊,我也要去买矿,看看全产业链(能不能)降低成本,让我们顾客买便宜点的车。”

“当然我要感谢宁德时代啊,”吐槽归吐槽,曾庆洪说,广汽新能源汽车有一半配套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剩下的配套电池是广汽自产以及和孚能等另几家电池厂合作。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汽车的40%、50%、60%,不断增加,”曾庆洪说,“电池占了一部车的60%成本,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虽然曾庆洪喊“穷”,新能源赛道上走得比较超前的广汽集团今年一季度营利双收,营业收入231.45亿元,同比增长45.67%,净利润为30.08亿元,同比增长27.17%。

广汽集团的营收来源主要来自于三部分:一是以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二是广汽乘用车品牌广汽传祺;三是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以传统燃油车为代表的两大合资品牌占广汽集团销量营收的3/4。广汽集团称,一季度的业绩得益于销量增长以及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两大合资品牌已经宣布加速电动化,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埃安一季度销量剧增1.5倍,正处于产能扩张的爬升阶段。

其他车企,有喜有愁。

根据首创证券7月18日发布的汽车行业上半年报告,只有6家主机厂披露了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预计实现扣非盈利,海马汽车、北汽蓝谷和更名为赛力斯的小康股份预计扣非之后为亏损。

248家A股上市汽车板块中,包括上述6家主机厂在内的93家企业披露了半年业绩预告。首创证券的分析显示,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汽车板块整体业绩承压,能实现扣非盈利的有53家,但93家企业预期的扣非后净利润总和为5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腰斩,大降64%。

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企业,在一季度则增收不增利。

一季度,宁德时代营收达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国轩高科一季度实现营收39.16亿元,同比增长203.14%,净利润为3220万元,同比下降32.79%;亿纬锂能一季度营收67.34亿元,同比增长127.69%,净利润5.21亿元,同比下滑19.43%。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吐槽上游原材料涨价侵蚀利润,他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发言称,资本市场的炒作导致近期原材料价格暴涨,目前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可以生产160TWh的锂电池,完全足够生产全球需要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矿产资源并不是问题,还称电池不同于石油,使用后就没有了,宁德时代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9.3%,锂达到90%以上,到2035年以后,循环利用退役电池中的材料就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市场需求。

一句“锂资源回收率超过90%”,带崩了上游企业股价。

当日,以锂矿为主营业务的“锂业双雄”股价下挫:天齐锂业下跌7.03%,每股收于115元,市值蒸发142.68亿元;赣锋锂业下跌5.53%,每股收于93元,市值飞了109.88亿元。朝夕之间,锂业双雄市值各蒸发了上百亿元,金圆股份、西藏珠峰、江特电机、盛新锂能等多股跟跌。

受大盘影响,宁德时代当日微跌0.95%,每股收于521元,市值蒸发了122亿元。广汽集团下跌2.14%,每股收于15.11元,市值蒸发34.65亿元。

互嘴第一天,大家都绿了。

宁王和锂王的“恩怨”

对于万亿市值的宁王来说,蒸发百亿市值像毛毛雨,对于市值不足两千亿的锂矿企业来说,蒸发百亿代表超过5%的财富没了,有些肉疼。

上游锂矿企业不仅觉得被内涵了,还实实在在地飞了财富。

7月22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第二天,天齐锂业投资管理部人士“回嘴”称,在锂电池中锂回收理论上可以,在商用上还达不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对曾毓群的锂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说法,在实验室中应该能做到,但商业上还没见到过。

宁德时代立刻回复称,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请对方到子公司广东邦普看量产技术。

根据中信建投最新的分析报告,广东邦普循环的锂回收率已达到91%。广东邦普成立于2005年,主营资源利用回收,宁德时代控股52.87%。

这一天,大家都“红”了。截至当日收盘,几家互嘴的企业股价回调微升。

坐拥全球最大锂辉石矿——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山的天齐锂业,客户以锂电池正极材料厂商为主,有客户已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

2021年,天齐锂业扭亏为盈。根据其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96亿-116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8579万元盈利,爆炸性增长11089.14%-13420.21%。

同为锂矿公司的赣锋锂业、雅化集团、盐湖股份,预告的半年净利润增幅都是300%起跳。

这让电池厂和主机厂相当不满。曾庆洪在电池大会上以动力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为例,2020年8、9月份还是两万元一吨,2021年1月涨至4、5万元/吨,现在是51万元/吨,直呼“太离谱”,并呼吁政府介入监管。

今年3月,政府相关部门约谈了国内部分锂盐企业,内容主要是促进价格合理平稳运行,特别强调上游企业要共同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看法。

针对曾毓群在电池大会上的“吐槽”,上海金阙倚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淳辉称“曾老板发言很巧妙”,但提了一些保留意见:“上游材料,并非炒作才上涨。你不去买,它会涨吗?人家也付出了多年研发和耕耘,经历过低毛利时代,才迎来一段改善的日子。锂、硅、PVDF,毛利和产业周期不同阶段供求关系逆转都是有过相似的。”

现在赚得盆满钵满的“锂王”天齐锂业,曾经命悬一线。

锂王在2018年5月斥资42.26亿美元,获得了全球三大盐湖提锂巨头之一智利SQM公司的23.77%股权。

为完成这场并购,天齐锂业通过银团贷款和境外筹集资金合计35亿美元,包括以中信银行为主的境内银团贷款的25亿美元。

其中,欠中信银行等银团的18.84亿美元债务,差点拖死锂王。

这笔债务于2020年11月底到期。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彼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疲软,直接影响锂矿需求,锂盐价格自2018年开始直线下跌,从当年年初的16万元/吨跌至最低两万元/吨,天齐锂业的业绩自2019年开始出现亏损,当年亏了59.83亿元,2020年继续亏损18.34亿元。

为了还债,那两年锂王四处找金主自救,甚至不惜以出让格林布什矿的股权为重价。锂王曾经求助过宁王,不过处在狂飙突进扩张期的宁王没有出手。

最后,在18.84亿美元债务即将到期的2020年年底,一家名为IGO的澳大利亚上市电池金属公司,带着14亿美元成了黑骑士,解了锂王的燃眉之急。

当然,IGO不是白白援助,它间接获得了控制格林布什矿山的泰利森公司24.99%的股份。

锂王最艰难的时候,股价一度跌穿20元,2020年4月29日低至15.55元/股。

当时如果宁王出手拯救锂王、成为其战略投资者,现在被蚕食的利润可能要少一些。

不过,宁王毕竟是宁王,虽然没有和锂王强强联合,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摆在那儿。

中信建投分析称,碳酸锂自供是盈利修复的决定性力量。宁德时代积极参股上游材料和资源品、布局回收、引入代工模式、导入多家供应商等。

从上游来看,2023年起,宁王布局的碳酸锂项目将大幅放量,预计2022-2024年公司碳酸锂权益自供率将达9.4%、19.9%、26%,分别带来38亿元、108亿元、141亿元业绩增量。

当前,宁德时代布局的锂资源中,江西414一号尾矿库每年可贡献2万吨以上碳酸锂,叠加邦普循环回收权益碳酸锂0.3万吨,预计2022年公司碳酸锂自供2.3万吨,自供比例达到9.4%。以20万元/吨自供成本测算,预计将带来38亿元业绩增量,对应14%的业绩弹性。

2023-2024年,随着宜春时代矿业、宜丰时代永兴规划碳酸锂逐步投产,预计将带来108亿元、141亿元的业绩增量,分别对应27%、26%业绩弹性,也即宁德时代通过碳酸锂自供,能带来10%-30%的业绩弹性,提高盈利空间。

即使在原材料价格暴涨时期,宁王对下游客户也具备话语权,价格传递滞后但不滞涨。

自2021年四季度,原材料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今年上半年宁王对大客户进行累计20%-40%的涨价,且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

今年二季度,宁德时代逐步与下游客户达成新一轮涨价,大部分订单谈判敲定的价格环比涨幅超过20%,即相较于2021年未提价前,累计涨幅超过30%。

基于中信建投的中性预期,假定二季度宁德时代报表端售价环比增加14.5%,电池单位盈利修复至0.067元/Wh(不考虑少数股东损益),环比暴增351%。

中信建投分析称,纵观2018-2021年,受益于宁德时代前瞻性的产业链布局、龙头地位下较强的议价能力、庞大产能下的规模效应以及长期积累的成熟制造工艺优势,其能够通过锁定部分低价材料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水平始终高于行业5-10个百分点。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编辑推荐
上汽大商用车,如何聚焦整合?
上汽大商用车,如何聚焦整合?
问界M9卖太好,引来低价围攻
问界M9卖太好,引来低价围攻
一汽最年轻班子成员,高璞升任副总经理
一汽最年轻班子成员,高璞升任副总经理
不卷智驾卷智能底盘,国产破局者会是谁
不卷智驾卷智能底盘,国产破局者会是谁
东风联手行业与翘楚,下周将干件大事
东风联手行业与翘楚,下周将干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