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中国,中国开启“两会”,“两会”重在经济,经济还看汽车。
3月4日下午和3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5日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商界紧盯的经济目标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这是一个稳妥又令人振奋的目标,必将提振市场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9项建议,其中与汽车有关的主要有三:一是消费,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二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绿色转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以上,汽车都是龙头和关键。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在驻地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在会上提出《关于支持广西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发言
姚佐平代表表示,汽车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汽通用五菱作为广西汽车产业排头兵,创立了人民代步车宏光MINIEV、电动车使用生态全国范例“柳州模式”、全球小型电动车构架GSEV等,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形成了领先的差异化比较优势。
姚佐平代表建议,以柳州为支撑,东盟为突破口,支持广西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此前,来自汽车界的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议案、提案刷屏。因为,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汽车商业评论特对这些议案提案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冯兴亚议案数量分别为11份、7份——创新高,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氢能突破、人才瓶颈、补电换电、汽车消费、自动驾驶立法、数据安全、改装文化、皮卡解禁、电池芯片。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基于对中国制造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实践和深度调研,提出11项建议。
尹同跃认为,虽然中国已连续14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但要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必须在质量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内功”上做深做实,不断筑强产业根基;要加快数字化、全球化发展,更高水平地参与全球竞争,不断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
为此,他提出《加大国家质量专业人才培养与全民质量教育》《完善汽车安全法规和安全性能评价标准》《成立国家级汽车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院》《加速推进与有关国家开展关税和自贸协议谈判》等建议,围绕质量强国人才支撑、完善汽车安全法规和评价标准、助力汽车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革、支持中国车企“走出去”等建言献策,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对策举措。
继尹同跃之后,冯兴亚提出7项建议,关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
3月3日,新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提交7项建议,围绕汽车消费、国产芯片应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等内容,聚焦汽车行业和国计民生热点领域,为持续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踊跃建言献策。
这7项建议为:一是关于提振汽车消费、带动后疫情时代国民经济增长若干措施的建议;二是关于提升国产芯片应用率、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三是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加速汽车行业转型的建议;四是关于加快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统一立法的建议;五是关于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的建议;六是关于支持在广州南沙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工作的建议;七是关于加快推进广州至河源高速铁路项目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是氢能突破。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全球氢能委员会预测,氢能源将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能源消耗量中占比约18%,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较现在减少约60亿吨。虽然氢能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氢能产业目前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
全球约有35个国家和地区发布氢能发展战略。多国以氢能交通为切入点,拓展到工业、建筑等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对于支持氢能规模化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67488台,其中我国占12682台,占比18.8%,位居全球前三。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数量727座,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358座,其中在营245座,加氢站数量全球第一。
在双碳目标及示范城市群等政策推动下,氢能领域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内容涉及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氢能技术研发、加氢站以及氢能工业多元利用等方面。
我国已先后批复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涵盖47座城市,以此带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发展。
对于支持氢能规模化发展,张国强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数量,以示范运行提质降本。二是探索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绿氢发展。三是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氢能制、储、运、加产业链发展。四是探索金融支持、碳交易政策措施。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先行先试,设立氢能产业基金,支持壮大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
2023年是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进入履职的第六年。他呼吁应将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氢内燃机产业化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
鹿新弟表示,使用化石燃料的内燃机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目前内燃机减碳方案中形成一定产业与市场规模或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有纯电驱动、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等。这三种方案各有长短。
纯电驱动方案的最大挑战在于动力电池的容量、质量、成本、使用寿命。氢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两种。其中,燃料电池对氢气的纯度要求高(99.99%),依赖于稀有金属铂,模电极、双极板及辅助系统致使燃料电池价格居高。
氢内燃机借用传统内燃机的关键零部件和系统,能依托现有内燃机工业体系进行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无须重新构建产业链,其技术难度和成本都要比氢燃料电池更有优势。
与鹿新弟一样,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国家制定出台更多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他提出《推进氢能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加速实现全面市场化》等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
政策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2022年联合发布了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战略层面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做出顶层设计。
张天任表示,在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氢能市场分割严重、氢能科研人才紧缺、燃料电池成本较高、燃电车辆使用费高、加氢站有潜在风险等行业问题。
张天任指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本意是希望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实际结果是市场分割更加严重,生产基地和加氢站都非常多,但基础建设的密度和氢气供应依然不够,氢气制储运加等瓶颈没有打开,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成本高,导致一些投放市场的车辆不能正常运营,客户(即使是地方公交)重复购买意愿不强烈。
二是人才瓶颈。
除了关注氢能产业的发展,来自中国一汽代表鹿新弟还提出《关于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解决培养大国工匠瓶颈问题的建议》《建议推行职业教育“双元制”打通职业教育研究生学历通道》《关于提升推进产教融合培训“新产业工人”的建议》等议案。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首席技能大师、高级技师杨永修,围绕“推进新能源汽车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家自主高端数控设备研发,提升制造质量水平,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加快职业本科建设,服务区域支柱产业”等方面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首席技能大师、高级技师杨永修
来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则继续代表一线产业工人发言,就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培养等热点话题积极献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首席技能师王建清
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一线产业工人的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首席技能师王建清,在2018年首次履职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制定技能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制度保障的建议,当年国家人社部相关部门即出台一系列关于高技能人才培育的计划。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2023年是王建清第六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言献策,他再次建议国家和地方及企业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岗位作用发挥、高技能人才技能持续提升、高技能人才津贴与薪酬待遇落实等,打通“最后一米”。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今年提交4份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
《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提案》中,张兴海谈及数字化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要打破行业壁垒,加速培育数字化融合性人才已成为企业高效稳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支撑。
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近1100万个,其中汽车产业链约占10%,缺口已高达百万个。其中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和软件开发岗位的人才缺口最为严重。而比人才短缺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应用人才的缺失,是智能网联汽车全行业都面临的体系化问题。
从地区看,数字化专业人才和应用人才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超过60%;从行业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数字化人才渗透率不足10%,而IT、通信、电子、互联网等行业数字化人才渗透率超过29%;另一方面,企业在奔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正面临数字化时代下“新蓝领工人”供给的断层危机,“人才荒”问题愈演愈烈。
人才供需错位问题也已显露。2022年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1076万人,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与此同时,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产业端却面临数字化人才极度缺乏的“冰火两重天”局面。高校毕业生总量的过度供给,伴随数字化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使得供需关系出现错位。
张兴海提出,强化产教结合,加快推进教育体系改革。汽车行业数字化人才紧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整体“人才池”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存量人才不能适应产业转型需要。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滞后,增量人才供给不足。因此从长远看,建议由教育部主导,加快推进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调整现有专业和课程体系,扩大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张兴海建议,由人社部牵头,强化人才职业发展顶层设计,完善国家数字化职业鉴定工种,并及时建立新工种的评价体系。让年轻人看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当“新蓝领工人”同样可获得事业成功。此外,完善地方政府和汽车行业人才引育政策,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吸引和激励力度。
三是补电换电。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
3月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提出6项建议,分别为《关于保障新能源汽车健康协同发展的建议》《关于统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收集与共享的建议》《关于我国主流燃油车消费税改革的建议》《关于完善SEP冲突解决机制的建议》《关于鼓励公务用车采购新能源车的建议》《关于解决“托幼”和“养老”问题的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特别是2022年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占率达80%,创历史新高,带动中国品牌市占率整体提升至50%。但面向未来进一步由大做强仍然面临较多挑战,需要国家层面顶层规划和系统解决。
朱华荣建议,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用户补能焦虑。建议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速构建慢充、(超)快充和换电等为一体的多层次补能网络,适度加大对超快充和换电领域等支持力度。建议探索共享私桩的模式,实现多车一桩、分时共享、临近车位共享等,以缓解补能焦虑。
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补能模式之一,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我国的换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布局整体落后,换电车型研发投入较少,换电站建设成本高,电池标准规格不一,资源共享缺乏基础等问题尚待解决。
冯兴亚代表建议,加快全国换电模式推广的整体布局,研究出台各类对换电模式支持的扶持政策,扶持奖励汽车企业推出换电车型、加大车电分离政策鼓励,在国家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后,针对换电车型免征电池部分的购置税。
他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或行业协会加速统一电池标准,并同步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试点,在电池规格与换电站标准上统一先行先试,推动汽车电池全面标准化快速落地。
如何在中国速度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跑出加速度,尹同跃重点关注如何“促消费、固基建、补强链”,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新引擎。
尹同跃代表围绕当前电动汽车充电补能焦虑、电动商用车(重卡、大巴)换电难等行业痛点和难点,提出《规范电动汽车高压超充标准》《加快商用车(重卡、大巴)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等建议。其中,既有国家层面加强战略资源储备的呼吁,也有规范行业充电标准、推广换电模式的建言。
四是促进汽车消费。
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复苏是国家当下的第一要务,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而提振汽车消费对国家快速实现经济复苏、促进生产和就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整体疲软,补贴及减税政策大面积退坡,消费者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欲望尚未恢复。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二手车流通和报废机动车回收的循环消费拉动不足,市场潜力有待激发。
冯兴亚代表建议,国补政策向需求侧战略转型,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实施持续补贴、直接将优惠补贴给消费者,并延续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同时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并加快推动二手车市场走向成熟,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循环流通。
我国汽车消费税在对汽车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一道消费税,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调整,对促进我国节能环保、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合理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汽车已从原来的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汽车消费税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朱华荣代表建议,将2.0L及以下排量的汽车消费税税率减半;建议将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合并,保留一个税种,并增加地方财政留成比例。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一季度的不足5%,一路上扬至2022年的近30%。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政府带头采购新能源公务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目前的采购指导性文件实施多年,一些标准亟须更新,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现状。
朱华荣代表建议,公务用车采购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建议各部委牵头,在公务出行中,鼓励使用、采购中国品牌汽车,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塑造。
更新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建议完善新能源SUV、MPV等车型的公务车配备标准,上限18万元的配备标准提高至25万元,用外形尺寸及价格上限对车辆级别进行区隔。
允许公务车采购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具备纯电汽车的优秀性能和低使用成本,同时又能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建议扩大用车单位采购范围,允许公务车选择混合动力汽车。
同时,公务用车放开对新能源SUV车型的限制。将SUV空间大、通过性强等优点充分利用在基层公务出行保障上。
五是自动驾驶立法。
2023年,首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提出《关于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的建议》。针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和落地这一趋势,何小鹏提出三点建议:推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工作、探索建立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体系、推动加快城市高精度地图审核流程。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产品准入标准等问题并未完善。国家相关部委已启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何小鹏建议在现有各部门、各地方推动和制定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明确自动驾驶系统运行时的法律要求、产品准入要求、事故认定边界、产品责任等,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等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规范。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的法律体系,促进行业蓬勃发展,保持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由于自动驾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尚不完善,责任主体难以界定,事故赔偿规则缺失,理赔界定难度较大,相关数据不足,导致国内尚无成熟的自动驾驶保险产品。《保险法》等现存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问题做详细阐述和规范,国家也尚未出台专门的发展战略、政策或相关指导意见。尽管有部分企业尝试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但并未落地。
何小鹏在建议中呼吁:通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作,加快探索完善保险保障机制,更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自动驾驶车辆的推广应用,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何小鹏也专门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制定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纲领性规划;二是鼓励部分地区开展自动驾驶保险创新先行先试;三是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参与保险产品创新。
冯兴亚代表也指出,伴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迭代及产业发展,发展智能驾驶汽车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对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且我国各地方出台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试点规定各自为政,使得自动驾驶汽车难以商业化落地实施。
冯兴亚代表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并尽快成立专项立法工作组,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在法律层面肯定自动驾驶汽车的合法性地位,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运营的特殊规则,优先完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情形下的各类主体责任问题。
六是数据安全。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交3份建议:《关于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建议》《关于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车轮上的数据中心,其承载的行驶轨迹、生物特征等敏感个人信息,及地理信息、车外影像等,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产,也给个人隐私、国家公共利益与安全带来了挑战。
2021年,《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发布,相关产业部门出台了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 等管理文件,规定了汽车领域处理重要数据、敏感个人信息等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但目前汽车数据安全标准、认证评价、应用管理等机制仍不完善,制约了行业发展。
雷军代表建议:加快制定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建立汽车数据安全认证、评价机制;构建汽车数据共享机制及平台,促进汽车数据共享使用。
朱华荣代表建议,建立、健全汽车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搭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法律、法规工作组。一是建立完善的企业准入制度,只有满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规定的行为才能被许可;二是推动健全车联网数据共享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数据责任主体的法规,建立相应的安全法规,形成数据使用报备制度和预警机制,确保数据被合法、合理地使用;三是在具体应用场景(高精度地图)方面,定义道路路网数据公益属性,并归国家所有。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支持“国家级地图公司”统一收集相应原始数据。
建立汽车数据采集统一方案、数据统一标准。从采集的规则、数量、定义层面拉齐行业认知,约束各企业必备采集范围,构建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汽车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在数据采集和应用的标准行为。
冯兴亚代表则建议,国家对智能驾驶汽车需要收集的场景及地理数据的权限进行适度放开,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普通场景数据允许车企在合规范围内自行收集,国家可以加强相应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带来3份提案之一是《关于以产研协同和开放生态模式 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发展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作为网络安全公司的创始人,周鸿祎始终关注城市数字安全问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部门加快推进数字化部署,但容易面临安全建设各自为战、安全软硬件“玩不转”“用不好”等问题。
周鸿祎表示,城市数字安全服务中心模式具有显著的集约化、服务化、专业化优点,是解决城市数字安全的新路径,建议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建设。他建议,把城市数字安全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点内容,列入省、市、县及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中,由政府投资,通过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吸引大型企业组建本地化运营实体,承担城市数字安全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和服务。
七是改装文化。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这背后的汽车工业是硬基础,汽车文化则是软实力,它是推动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长远推动力量,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并争取引领全球的先导护航力量。
雷军代表认为,我国的汽车文化发展尚显滞后,在法律法规适配、应用场景开发等多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形成“汽车技术/产品发展——汽车文化兴盛——汽车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的正循环,将成为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助力。
他建议:引导营造更加丰富的汽车文化场景,为汽车文化发展提供舞台,为先进汽车产品与技术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适度放开汽车改装限制,建立改装零配件和汽车后市场的国家标准,为多样化的创新汽车文化发展提供土壤。
就在3月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2023深圳国际定制改装汽车展上表示,中国的汽车改装行业正在加速从小众走向普及,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从全新的视角和高度重新认识汽车定制与改装的发展潜力。
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汽车行业改装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这为汽车改装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相信随着相关法规的修订完善和执行细则的落地,对改装的政策环境会变得更加友好。
从消费层面看,汽车的消费升级动能一直非常强劲,消费人群结构不断年轻化,90后成为汽车消费主力,年轻消费群体的活力、个性张扬的需求让汽车定制改装有了更加广阔的内生动力。
从产业层面看,定制改装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批量生产的有效补充,是实现产品价值提升的有效手段。电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普及为汽车改装行业带来了更多有趣的新玩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纯硬件改装也正在朝着软硬结合的方向发展。
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升级也让整车企业的定制化从纸上谈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落地。而整车厂定制化的推广不仅丰富了改装的内涵,而且能通过与改装行业的良性互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从社会层面看,汽车产品从过去单纯的交通工具已经演变成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汽车开始融入人们更多的生活场景,汽车运动、自驾旅行、房车露营等不仅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也是拉动消费的有力手段,而这些给性能改装、功能改装和颜值改装都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我国的汽车改装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有约80%的汽车改装比例、40%以上的后市场份额占比,而我国汽车改装比例仅为5%,份额仅占后市场的3%,巨大的发展潜力等着去开发。
八是皮卡解禁。
近16年有8年、近8年有6年成为全国两会热词的“皮卡解禁”,在2023年再次和“汽车芯片”“智能驾驶”一样热。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公布的3份提案中《关于推动轻型多用途货车转型升级的提案》涉及皮卡。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目前,皮卡已经满足乘用化的生产标准、使用标准,但现行政策法规与需求不匹配,导致市场未被激活,消费潜力有待提升,亟待出台相应解决办法。
在《关于推动轻型多用途货车转型升级的提案》中,李书福提出两方面建议。
一是及时修订皮卡的监管政策,放宽消费者使用条件。皮卡现有政策与技术发展及需求不匹配,需及时修订,放宽使用条件,拉动内需。他建议:
1.年检政策对齐乘用车:即10年内年检2次(第6年、第10年),10年后每年年检1次;
2.取消15年或60万公里强制报废政策,报废政策与乘用车对齐;
3.新能源皮卡优先解禁路权:即城市中与乘用车同路权,不限行;不受限牌政策影响;高速道路最高车速解禁至120公里/小时。
4.重大节假日与乘用车待遇趋同,免收高速通行费。
二是对皮卡类别重新进行划分,划入乘用车范畴。《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发布从管理、用车、政策三个层面清晰界定皮卡的边界,整体看该标准已经将皮卡与乘用车看齐。建议尽快将皮卡重新进行类别划分,划入乘用车管理范畴。
将新能源皮卡纳入“双积分”范畴,并轨管理,积极鼓励企业升级转型。“双积分”战略在乘用车领域实现了碳中和与产业技术升级的两个目标,扩大“双积分”的适用范围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战略成果。将符合“双积分”标准的新能源皮卡纳入管理范畴,与乘用车并轨管理,鼓励产品技术升级,加速升级转型。
此外,雷军在议案中表示,放开皮卡进城等品类限制,扩大汽车文化影响范围及群众基础。
九是电池芯片。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开展我国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 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提案》等多份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
《关于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曾毓群指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内电池储能产业快速增长,但产品良莠不齐,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并网运行带来新的安全可靠性挑战。
曾毓群建议国家储能平台数据分级分类面向电池企业有序开放,以便电池企业支持平台建立更为准确的储能电站安全预警模型,为储能电池产品的不断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建议储能主管部门和支撑机构参照工信部委托动力电池联盟按月发布厂家电池装车数据,定期发布有公信力的国内储能电池并网总量及生产商并网量数据,为电站设备选型提供关键数据参考。
《关于开展我国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 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提案》中,曾毓群指出,电池护照是物理电池的数字孪生体,可实现对动力电池全供应链的透明化数字管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通过电池护照,简单直接的查阅电池产品的相关信息。电池护照作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有力抓手,可成为促进电池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曾毓群建议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电力数据结构和绿电确权工作并定期对外发布,尽快制定各种清洁电力的电力证明和交易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将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如加快推进新能源行业上游布局,加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以及加强研发高安全、耐低温的固态电池等。
全国人大代表、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
目前电池回收再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自动拆解技术成为电池再生效率的瓶颈;二是小作坊式电池回收将给行业发展带来安全与环保等方面的隐患。
李良彬建议,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机构、企业同时参与到技术攻坚中,加快实现电池的高效回收,为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做好准备。进一步完善电池回收法规、制定明确奖惩规则,促进整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电动车市场发展迅速,渗透率屡创新高,但行业发展受制于低温天气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和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等。固态电池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全固态电池在技术上仍有较多问题,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一段过程。
李良彬表示,要加大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培育更多的行业人才,将固态电池纳入重点研发领域,推出更多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汇集更多力量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抢占领先优势。
朱华荣代表建议,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加强下一代动力电池、芯片等技术攻关。建议推进动力电池标准化,对电压、形状、安装位置、接口等进行统一。核心技术方面,建议基于市场化机制,完善科研成果到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支持政策,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速推动下一代电池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技术,确保新汽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近两年,芯片产业的整体短缺情况有所缓解,但算力和稳定性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仍较低。芯片产业链发展结构失衡,国产化应用体量不足、拉动效应不高,国产芯片的整体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标准体系仍需完善。
冯兴亚建议,要大力提高国产芯片的应用率,一是从政策层面加快引导产业转型,推动“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发及应用,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发端、应用端以及汽车消费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台针对国产芯片全产业链条的鼓励措施。二是加速完善汽车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车芯片应用保障机制、完善细分领域技术规范和测试标准。通过提升国产芯片应用率,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