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正在发生新的转变,“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这句话在汽车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几乎已成为业界共识。可以说,谁更能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智能体验需求,谁就能在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杀出重围,更进一步。
从用户端来讲,最能直观感受到一款汽车产品智能化程度的,一是智能座舱,二是辅助驾驶。
从市场调研来看,用户对于辅助驾驶,包括NOA辅助驾驶的认知也逐步升级。当前,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包括电动、增程、混动平台在内的智能汽车品牌首选标配。
这也对汽车核心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芯片性能和集成度直接决定了智能汽车的性能和表现。
“征程5,是地平线发展中最新达到的一个里程碑节点。”在3月17日下午举办的征程5首发NOA试驾会上,地平线副总裁 & 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在演讲中说道。
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汽车的关注重点都不一样,而汽车厂商经过几次比拼阶段后,算力成为汽车卖点之一。
征程5是首款国产百TOPS大算力车规级智能芯片,拥有128 TOPS 超强算力,30Watt超低功耗,1531 FPS的真实计算性能,60ms超低延迟感知能力。
它搭载地平线最新一代BPU®贝叶斯深度学习加速引擎,仅通过工具链和编译器优化,就可提升芯片效率,其图像速率从2021年的1283帧/秒提升到2022年的1531帧/秒。
同时,征程5可高效支持大规模神经网络计算,广泛支持各种顶级模型、算子,原生支持BEV感知所需的Transformer模型,轻松应对各类BEV感知算法部署。配备丰富的异构计算资源,如双ISP、CV引擎、双视觉DSP等配置,可快速、精准处理摄像头海量数据,完成视觉预处理。
其单芯片最多可支持16路摄像头感知计算,开放支持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类传感器融合感知,满足不同域控方案差异化的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通信接口实现亚微秒级的多传感器同步,优化曝光延迟,大幅提升实时计算效率。
得益于其出众的性能,地平线的征程5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芯片(量产类)获得第七届铃轩奖金奖。
量产是检验产品技术的首要标准。2月17日,基于地平线征程5的理想AD Pro高速NOA正式推送,首发理想L8、L7两款30万元以上热门车型。作为理想ONE AD系统的升级版,AD Pro是全球首个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量产智驾系统。
在征程5芯片的加持下,理想AD Pro系统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基于亚米级高精度定位能力,实现自主超车、调节限速与出入匝道,有效减轻长途驾驶疲劳。此外,AD Pro还更新了直线召唤、施工地图预警、车道偏离辅助等功能。
从2021款理想ONE到理想LB,理想AD Pro既延续了经20万理想ONE车主验证的稳定功能,并实现了从8MP前视到360°全方位周视感知的方案进化,可直接采集多路摄像头和雷达信号,实现前视、后视、环视等感知融合,让车辆看得更远、更广、更清晰,配合多通道、高速率总线通信,完成行驶路线规划和车辆状态控制。
在本次试驾活动中,理想L8 Pro NOA在连续变道、自主变道超车等用户高频场景下融合复杂的预测、规控算法,体验顺畅丝滑,综合驾乘体验堪比老司机;其还能支持对于舱内驾驶员分心、疲劳等方面的感知,给用户提供恰当的提醒;不光在城区高速路上,在停车场也可以给用户自动泊车,方便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以征程5为核心打造了开放、易用的智能计算开放平台,包括芯片开发套件、域控参考设计、芯片工具链及软件开发平台等,同时其也兼容其他的操作系统,支撑包括高级辅助驾驶、NOA、人机交互、人机共驾实现酣畅淋漓的体验。
基于征程5芯片,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禾多科技、佑驾创新等生态合作伙伴,相继推出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地平线正在加速规模化量产,成为高阶智能驾驶普及的最佳选择。征程系列芯片已经获得了中国TOP10车企的定点合作,这包括2020年首次上车量产的征程2,2021年首次上车量产的征程3,以及2022年上车量产的征程5。
目前,地平线已连接上下游产业伙伴100余家,围绕征程5形成了国内最繁荣的软硬件生态阵容,面向高阶智能驾驶全场景落地,开放满足车企的差异化量产需求。“NOA是今年到明年整个市场爆发的一个热点,我相信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更加骄傲的宣布我们的市场份额。”余轶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