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设计话语体系”的讨论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编辑)    23年12月29日 12:00


什么是“中国设计话语体系”?


如果回看100多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从没有像今天一样,中国车企凭借在“新四化”路径上的出色表现,掌握着如此之大的主动权,无论对汽车的定义,还是造型设计,都进入一个全新窗口期。

“现在,是构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最好时机”,在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看来,当下的中国是新能源汽车以及设计创新的最佳孵化场,中国汽车品牌不仅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要有具备自己特色的全新设计体系。


如何构建,何为体系,价值何在。


基于此,2023年12月6日上海,由吉利设计主办的“2023国际汽车设计论坛”,邀请20余位重磅中外嘉宾,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业设计协会领导、顶尖高校学术代表,到国际知名设计师和媒体人,涵盖产、学、研、媒等各方面,以“好设计如何改变世界”为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同时,吉利设计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弥补了中国汽车设计无体系、无理论研究的空白。当天现场展示的银河E8是吉利设计上下10年的关键承接点,也是吉利设计成立10周年的代表作。

图1. 吉利设计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20位嘉宾参与见证。

图2.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认为,不同时期的“设计话语体系”,都是由当时富有的经济体、强势的文化输出者制定。如今,中国的汽车设计师准备好了。此次推出的银河E8,将开启下个10年设计的新篇章。

对于《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的具体内容,联合发布方王昀(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在现场进行了解读。他说,这本白皮书旨在探寻大变局下,中国汽车设计理论和体系建设的前瞻思考,提出中国设计话语体系超体V1.0的概念,并呼吁更多当代设计师加入“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完善与迭代。

图3. 王昀:“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掀开这样的第一页,这是中国设计的大书,未必写得妥当,也请诸位批评指正。”

除了白皮书的发布,在当天的论坛上,还有近20位嘉宾带来不同的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和媒体采访。能够看到,对于汽车设计,中国车企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思考——为什么将其体系化,什么是“中国式”体系化,形成需要10年还是更久,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放之全球皆可吗,一定要强调“华系车”吗,还是回答本源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动车”。


以下内容,便是其中的节选。


(一)陈政:用10年构建话语体系


提问:为什么在2023年底,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

陈政(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现在是构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最好时机。


2023年是全球汽车行业重磅的分水岭,中国汽车品牌正矗立在智电时代的潮头浪尖,引领全球汽车设计新风潮。在这个开局和变局的关键时期,中国汽车品牌不仅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要有具备自己特色的全新设计体系。


我们认为,已经到了打破天花板的关键时刻,中国急需一套具备自己特点的全新设计体系。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也让中国设计百花齐放。各美其美虽好,但要想让中国设计真正走向全球,就要构建一套属于中国汽车自己的设计范式、甚至是自己的话语体系。


我们也希望所有中国的OEM和品牌都能参与这个过程,今年是国际设计论坛的第一届,恰好也是在吉利设计10周年的节点上,未来我们还会持续下去。


提问:10年前后,有何不同?

陈政:从“跟随模仿”,到“引领跨越”。


今年是吉利设计成立的10周年,非常有意义,2013年吉利在上海建立了造型中心,其实挺不容易,能有现在的成果,我认为离不开全球力量的帮助,我们是站在巨匠的肩膀上前行。接下去怎么走,吉利设计会当仁不让向前冲。


提问:那么未来,设计会乏味吗?因为在“新四化”背景下,功能已经高度趋同。

陈政:实际上这就是设计的美妙之处。


我喜欢设计,就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解。就像我之前说的,所有的技术发展到最后从参数性能上一定是趋同,无非一个先一个后。

那么如何让品牌保有独特性、差异性——就是设计,设计是保持差异化的一把利器。正如吉利集团CEO淦家阅在开场致辞中所说,设计是吉利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提问:看来“银河E8”承载着一定历史重任。

陈政:银河E8是吉利回应智能电动时代的全新设计语言,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转折点,或是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吉利在燃油车时代有引领中国设计的“大美中国车”系列,现在我们通过吉利银河系列,对汽车经典审美与中华文化对传承与创新,回应智能电动时代的汽车设计。


今天我为什么说愿望是10年,这不是乱说,而是内部有一个预估——什么时候能健全话语体系?用现在推出车型的速度,如果四轮到五轮之后,日渐成熟和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我认为是有话语体系的,大约10年之后。


(二)圆桌对话:好设计,话语体系+话语权

* 讨论嘉宾:

王选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蔡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董梅,中国古典文学学者

Silvia Baruffaldi,《Auto&Design》总编辑

Pier Luigi Ferrari,吉利创新设计院副院长


主持人 / 王选政:第1个问题,好设计如何改变世界?

在汽车设计领域能够看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40余年的发展,我们终于依靠汽车“新四化”发展路径,实现了设计上的一次超越。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尝试建立汽车设计在中国的范式,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这也是今天召开这个论坛的意义和目的,也是大家在这里讨论什么是好设计,以及好设计如何来改变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蔡军:在过去,好设计的定义是物或器的设计。但是发展到今天,从表面看是产品,背后是过程、逻辑、系统。其实每一个设计,都对应了这个国家在不同时代之下,物质生产和文化精神的一个范式。


我认为好的设计,是一个产品和品类,在广泛的使用之后,构筑了一个生活范式的演变,例如iPhone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所以,我的观点是,从吉利汽车或者整个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势能来看,这个好设计的定义会远远超越汽车本身,可能会向更广泛的系统去演变。


董梅:对我而言,好设计改变世界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试着从自己的角度和研究领域缩小一下这个话题。


我想讨论的是“好设计改变人”——这个设计的外在,通过人的感官,收设进入人的内在,是会潜移默化对人的情感、精神、人格产生深层作用。


回溯历史,比如“切磋琢磨”——这是孔夫子在《论语》里面和自己的学生讨论“人、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格”时,使用的一个案例,就是从器物引申而来,也就是古人在将骨、角、玉、石等非常贵重的材质,加工制成器物的这个过程,会非常认真以及饱含尊敬。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理想人格?我目前的提炼是:敏于感、富于情、正于性、通于思、合于道。但愿这对中式文化内核,以及中式设计有些启发。


所以“好设计改变人”,好的设计是怎样来满足人的情感?人的情感,又怎样能够受到好设计的引导以及启蒙,向好的方向去完善呢?我觉得中国文化能够在这方面带来启发。


Silvia Baruffaldi:现在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经历如此大的变革,正经历一个全新的对汽车的理解,我觉得这对于很多新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很多老品牌在世界上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你想一下,当下电动车发展速度之快,还有年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没有以前那么好,所以对好设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王选政:第2个问题,关于中国汽车设计体系的构建,以及汽车设计话语权。


正如Silvia刚才所说,我们今天面临的现状就是这样的,比如当我们谈智能电动车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真的不一定是过去行业的主导者,而是一些年轻的品牌。


因此有人说,属于中国汽车设计的窗口期毫无疑问已经打开了,面对这样的一个窗口期,我们今天反复谈到建立中国汽车设计的范式非常有必要,在《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报告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如何在东方文化语境当中,或者中国文化语境当中,来建构汽车设计的话语体系。


另外,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成功,包括汽车设计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国家强大体系的支撑,继而才有了构建汽车设计话语权体系的机会。


蔡军:我稍微“超”一下这个话题,设计话语权的背后包含几个要素,技术、经济、文化、时代机遇等。


比如技术的几次转移,从欧洲到美国,再经历石油危机到日本,以及今日的竞争格局。但是仅仅从技术和时代的维度来看还不够,要从文化角度去思考,比如意大利设计其实在技术上并没有优势。


我觉得今天中国可能在非常重要的节点上构筑话语权,话语权的积淀和形成需要时间,现在开始爆发的(体现的)话语权是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10年的积蓄,未来我们还需要10年的时间。


现在说的设计思维都是在欧洲、美国提出的,今天我们要去构建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我们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怎么去构建这个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底层就是文化支撑,除了文化支撑还需要把当代科技理性的逻辑思考,和感性的中国文化对于意蕴气象的内涵构筑出来,形成一个中国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


董梅:其实我非常认同蔡老师所说的一点,关于中国在汽车设计方面的话语权的形成,恐怕是一个长周期的工作,如果从现在开始做起,也许10年、15年,或许更长。


虽然它直接作用于产品,实际它的内在需要非常深厚和广大的文化,作为依据和动力。


就我的观察而言,在中国的历史上,能看到中国始终是以人作为文化核心,但这和“去人类中心”又是不矛盾的,其实中国文化从来都不只以人为中心,有一个词是“天人合一”,今天我们讨论“去人类中心”,实际上是我们是否会把人至于万物一员,来建立一个更为完整、综合、健康的世界。


我觉得,对于中国汽车设计话语权的追问,也许要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人自身的追问要合在一起。


王选政:接下来请问Silvia女士,您见证了过去若干年内整个全球汽车设计的变化,尤其近年来中国汽车设计的变化,您认为未来,会有什么不同?


Silvia Baruffaldi: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也不知道未来二三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中国未来的设计可能会从现在创造的新标志车型中,获得新的灵感。


王选政:在中国我们有一个说法,汽车设计有德系车、日系车、韩系车、美系车,中国目前我们自己是想做所谓的华系车,从您的视角来观察中国这10年的变化,有没有比较清晰的感受到所谓中国风格的形成,或者说华系车的概念?


Silvia Baruffaldi:我觉得并不一定需要特定的中国华系设计,比如说智能手机,设计师改变了或者创造了客户的需求,无论是加利福尼亚设计,还是在中国制造或者其他地方制造,它都是一个全球化的东西,我觉得汽车也是一样的。


王选政: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中国汽车的好设计,能够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蔡军:我觉得,以中国的人文精神和人与自然统一的核心理念,去构筑一个新的美学或者设计思维的话语体系,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


董梅:我们在面对了一个非常未知、飞速发展的数码世界。在未来,人会成为最珍贵的存在,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充分地回到内心,建立主体意识、享受生命、与星球共存。


Pier Luigi Ferrari:就像意大利设计、法国设计一样,我们把中国文化融入产品当中,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对我们的产品更感兴趣。


//

编辑推荐
岚图邵明峰:全新岚图梦想家12月有望单品过万
岚图邵明峰:全新岚图梦想家12月有望单品过万
可醇可电可油!吉利今年内将推两款全新“超醇电混”产品
可醇可电可油!吉利今年内将推两款全新“超醇电混”产品
从抱团取暖到仰望星空,2025轩辕之学课程全面升级
从抱团取暖到仰望星空,2025轩辕之学课程全面升级
2025全球汽车销量增1.7%,电动汽车或爆增30%
2025全球汽车销量增1.7%,电动汽车或爆增30%
奇瑞不只是理工男,也要做全科生
奇瑞不只是理工男,也要做全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