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汽车设计大年、话题大年,车型的设计争议和市场表现的天壤之别,都让汽车设计成为风暴眼。“心有灵犀”的红利诱惑、原创的风险,同时摆在中国汽车设计面前。
6月14日-1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隆重召开,设计专场一直是蓝皮书论坛的保留板块,往年都放在论坛第三天,本届论坛则被提前到了第一天,可见今年对设计话题的重视程度。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以《设计,即战略》为题发表演讲,提出 “设计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时代的想象”“智电时代的设计要从英雄史观向人民史观转变”等新观点。
“设计即战略”这类洞察摆脱了造型和设计本身,设计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把握住设计,就是把握住品牌未来发展的制胜因子。用这样的思考维度来重新审视今年备受争议的几款车型,会更容易理解“原创是品牌的刚需”,这个是他曾多次提及的观点。
乔布斯说“我喜欢活在人文和科技的交叉点上。”这句话背后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公司,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无数的后继者们,都希望达到同样的境界,希望走到乔布斯曾经伫立的路口。
技术与艺术,如何结合来创造一个能代表时代的作品,上一个做到的是智能手机,是乔布斯与苹果。智能电动汽车被普遍期待成为下一个时代级产品,马斯克与特斯拉做到了吗?似乎科技有余,人文不足。
中国智能电动车有没有机会做到?“设计即战略”的提出显露了这种雄心。
演讲结束后,陈政接受了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媒体采访,对演讲内容和媒体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祥谈,从他的叙述中能看出,“设计即战略”并不是一句即兴的口号,而是一套思考良久、正在完善中的价值体系,与之相关的判断还有:
1.原创是品牌的刚需。
2.设计可以发生演变,而且,第一,得有根,我们每个人的设计、每个品牌的设计都必须有根,就是有自身文化的根。
3.“设计即战略”的第一要素“设计,是99%的缜密逻辑和战略选择,再加上1%灵光一现”;第二要素“设计,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时代的想象”;第三要素“设计,不是被动的应对当下,而是主动掌握未来的长期主义”。
4.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两位明星设计师,可以扭转局面的。因此,设计要从英雄史观,向并肩作战的“人民史观”发生转变。
5.如何用设计的思维,不是造型,重塑商业模型,营造你的品牌差异性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是一位中国品牌设计领军人20多年的感受与思考,已超越设计本身,向品牌、商业模式、企业核心竞争力层面渗透。
当设计成为战略,设计与技术、与商业之间是何关系?
陈政认为技术、设计、商业是三个圈,两两之间各有重叠结合,设计与商业的结合是品牌,设计与技术的结合是产品,技术与商业之间的结合是技术总服务商。技术、设计、商业三者的结合部分是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用户体验是统领技术、设计、商业三要素的核心。
拿苹果为例,2015年之前的苹果是技术上有领先,设计上也有独特领先。商业层面包括分销模式、品牌店模式、体验店模式、回收计划等等一系列的模式有很多商业上的创新,三要素都做得很强。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品牌只靠单一优势是不行的,至少要达到两方面实力强大,或者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实现设计、技术和商业之间的最佳平衡,才能向市场交出高分答卷。
回到汽车行业,他说:“汽车已经进入微差时代,中国汽车市场从‘新产品大战’来到‘寒武纪的新设计混战’。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用户的消费观已经从产品经济,逐渐转向体验经济。用户体验的设计在其中非常关键。”
以对“舒适”的体验需求为例,近期发布的吉利银河E5前排座位,以中国传统“太师椅”为设计灵感,以“沉肩坠肘”坐姿,配合了5+1层分区设计,兼顾了坐姿的放松,和坐感的舒适,将中国人“坐”的智慧融入现代工业设计之中。
再比如,在银河星舰科技旗舰SUV原型车的设计上,设计团队将中国的山水自然融入AI科技座舱的设计中,创造了通达天地、内外、虚实的空间体验,助力吉利在AI时代塑造出全新的品牌格局,也在近日斩获了 “2024红点设计概念大奖”。加上此前银河E8的5大国际权威设计奖项大满贯,吉利设计团队已经包揽了红点“产品大奖和概念大奖”双料大奖,走“红”全球,屡屡获奖的背后,正是对吉利设计战略的肯定。
在未来,中国汽车的终极形态是“Designed by China”而不是“Manufactory”,设计正是其中破局的关键。陈政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设计是品牌最好的翻译官,也是品牌最强的驱动力。好设计能够驱动品牌的向新,成为商业致胜的关键因素。
“设计即战略”要在企业真正落地,需要的不只是陈政这样的设计领军人支撑,更需要企业掌门人的认可与支持,坚持设计创新,坚持长期主义。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曾说过“设计是吉利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设计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多样性大爆发中保持持续的领先。
吉利也最好地诠释了技术、设计、商业三者如何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2017年,星瑞侧围件凭借精益求精的冲压技术达到了国际豪华品牌才有锐棱(R1)mm的水准,吉利也是第一个实现和挑战锐棱(R1)的中国汽车品牌。再例如,银河 E8一脉相承的“光之涟漪”,依托吉利独有的微孔镭雕专利技术,实现了全球首个一体式发光前脸。
陈政感叹,“这就是当你具备这种技术能力时,设计就有机会形成独有的原创设计语言,最终做到可持续的创新。”
设计、技术与可持续创新的另一个例子是AI的应用。
他认为,AI的出现让汽车设计师职能变大,也象征着设计的边界越来越大,“设计是先于时代的想象”,每个设计师,最终都将成为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AI与人类设计师最终是伴生关系。未来最优秀的设计师,也许是像李白这样,充满了人文想象力的诗人。
AI也是吉利很大的一个优势,得益于全球算力第一的星睿智算中心,比如E8上AI语音所有的是自然语义的表达,就像和人在对话。还有银河星舰上,在AI加持下,创作出了通达天与地,内与外,虚与实的空间体验,比如AI飞行器、AI智能座椅、AI数字精灵,打通了一整个空间的概念。
目前在吉利设计流程中,也已经实现了AI的“规模化赋能创新”,从设计灵感sketch、产品体验设计、key visual渲染图等等,都有AI与设计师共同制作的过程。陈政说,“我对AI是很乐观、开放的态度,它帮助我们缩短了设计灵感验证过程,也让设计师打开了不同的创作体验。”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车企的热点课题。
淦家阅认为吉利的全球化要坚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最后要“走上去”。走进去指的是不与世界割裂,要融入世界。
无论走出去、走进去还是走上去,设计都需要打头阵。陈政认为,“我们向世界输出的,一定不是某个元素,而是中国的核心价值、中国设计的方法论。吉利设计的全球化始终根植于中国原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用人文引领变革,科技转译文化。”
他举例,设计全球车吉利银河E5时,就要思考如何克制自己“加一点”的欲望,根植于中国人“和”的底层价值观,寻找全球审美最大公约数。从风靡全球的瓷器中汲取灵感,历经“克制”这样逆人性的过程,用减法设计,精炼、简洁,跨越时空、文化的隔阂,成就穿越周期、雅俗共赏的全球之美。
全球化离不开人才全球化,吉利的全球设计团队已经跨越时差、文化,形成了有机的生态协作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吉利设计已经构建了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意大利米兰,设立了四大设计中心,汇聚了超过20个国家地区,超1000位顶尖设计人才,共创“中国设计·全球审美”。
吉利设计的团队是被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连接起来的,他们坚持的是设计的 “人民史观”,一群设计英雄的战斗,真正的同心同欲同力,“正如千年前的敦煌,完全不同的民族、完全不同的宗教,所有的思想聚合汇聚在一个地方,最后迸发出具有穿透力作品和文化。”
陈政是对中国汽车出海最有感触和发言权的人,2006-2015 年,他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批设计出海负责人,在意大利都灵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欧洲汽车设计中心”,完成了中国汽车设计出海体系 1.0 建设。
2023 年,吉利意大利创新设计中心在他的领导下成立。
时隔 18 年,使命截然不同。“18 年前,我在意大利,带着一群外籍设计师为中国车做设计。而现在,我在中国,带着跨国团队一起设计全球车。”陈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