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展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和接受度。根据大陆集团2024年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显示,高达80% 的中国受访者希望自己的汽车配备最新的技术,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参与调研的其他任何国家(德国和法国各约 43%,日本和美国各 51%)。这是市场研究机构 infas 于 2024 年 8 月代表大陆集团在德国、中国、法国、日本和美国等五国进行的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的一项重要发现。此外,在中国支持强制在汽车中采用最新安全技术以使交通更加安全的受访者比例也最高,达到了 87%。
在五个调研的国家中,年轻人尤为期待自动驾驶汽车能在阅读、玩电子游戏或工作时带来便利。此外,数字语音助手形式的人工智能 (AI) 也广受年轻人喜爱,这五个国家的年轻人对其认可程度大致相同。负责汽车子集团业务的大陆集团董事会成员冯贺飞先生表示:“调研结果显示,对自动驾驶、大屏幕和汽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接受度和看法在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针对特定市场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
不同国家对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大显示屏的看法比较
通过五个调研国家间的比较显示,亚洲各年龄段人群普遍对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和自动驾驶持开放态度。在中国,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动驾驶持积极看法,90%的人认为该相关技术是一项有益的发展。相比之下,日本有近四分之三(72%)的受访者持同样观点,而在德国,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认同。此外,超过80%的中国受访者相信,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自动驾驶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只有32%的人对此感到担忧。而在其他国家,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达了对自动驾驶的担忧。在中国,只有34%的人质疑系统的可靠性,66%的受访者预计安全性会提高,并相信自动驾驶汽车能够预防事故。这种开放态度还体现在91%的中国受访者希望进一步了解自动驾驶各项相关技术。
人工智能虚拟旅行伴侣在中国尤其受欢迎,91%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拥有这样的服务。在美国(66%)和日本(63%)约三分之二的人表达了同样的愿望,而在法国(58%)和德国(57%)仅有约一半的人对这种技术持积极态度。
各国受访者对于车载信息娱乐内容显示屏的理想尺寸达成了广泛共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更大的显示屏,90%的中国受访者支持这一选择,并希望导航、车辆数据和音乐都能显示在大屏幕上。然而,在技术细节方面,人们的偏好却大相径庭。69%的中国受访者喜欢功能丰富的车载显示屏,而日本的大多数受访者(79%)和超过一半的德国受访者(57%)则更喜欢简单的显示屏。
大陆集团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正符合调研报告中体现的技术趋势。例如,在2024年10月的大陆集团中国技术体验日上,大陆集团展示了由本土研发团队打造的用户体验演示车,该演示车将全景式抬头显示器(HUD)、大视野变焦式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和睿隐显示技术无缝集成到座舱中,彻底改变了座舱设计。它不仅为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全方位用户体验,还在内饰设计方面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强劲增长潜力
79%的中国受访者家庭只有一辆汽车,14%的中国受访者家庭拥有两辆汽车,相比之下,德国和美国分别有28%和37%的家庭至少拥有两辆汽车。尽管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增长的购车需求,其汽车保有量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无疑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者。调研报告显示,10% 的中国受访者拥有电动汽车,而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在尚未拥有电动汽车的受访者中,有高达87% 的人表示他们计划购买电动汽车。这一意向比例几乎是德国(39%)、美国(45%)和日本(32%)等国家的两倍。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与此调研报告的结果不谋而合。随着新能源汽车总拥有成本的经济效益显现,以及智能汽车带来的消费者体验提升,据大部分行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超过70%。
此外,报告还显示混合动力汽车驾驶员对纯电动汽车的兴趣高于平均水平,这表明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作为过渡到全电动驱动的桥梁技术,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具体而言,在尚未购买纯电动汽车或者不想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受访者中,86%的中国受访者和59%的日本受访者表示他们很可能会将混合动力汽车视为下一步的选择(这一比例德国为48%,法国为53%,美国为47%)。数据表明,混合动力汽车正在逐步增强人们对电动汽车的信心,并有望有效减少人们对全电动汽车所持有的保留态度。
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呈现了多项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出行趋势研究成果
2024年8月,大陆集团委托市场研究机构infas开展了《2024年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调查了德国、中国、法国、日本和美国共约5,000名18岁及以上人士的出行习惯和对各种出行问题的态度。该研究自2011年起已连续进行了八年,旨在对人们对当前和未来出行发展的态度以及个人使用习惯进行国际比较。今年的研究涵盖了自动驾驶、用户体验、汽车人工智能、可持续出行概念、城市出行、出行的可负担性以及对出行领域政府监管的态度等广泛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