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发布会:一场智驾与情绪双驱动的重构战役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小宇)    2025-07-14 17:22

2025年7月3日,小鹏G7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正式上市。

G7定位于20-30万元区间,主打“智能驾驶+情绪设计”双重体验。新车提供602km与702km两种续航版本,起售价19.58万元。

核心亮点包括首搭自研图灵芯片,支持L3级辅助驾驶,并与华为联合打造最新一代AR-HUD,实现更强人机交互体验。G7设计强调科技感与舒适性,面向注重智能化体验的中产家庭用户,是小鹏完成G6、G7、G9三车SUV布局的关键一环。整车融合高算力平台、主动安全体系与大模型AI,代表了小鹏汽车智能化战略的重要跃迁。

发布会结束,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和小鹏G7产品负责人Nick和媒体进行了一场对谈。

主要内容,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提到与华为合作的HUD,这是从用户痛点出发的产品跃迁。

HUD的引入并非一时兴起。Nick回忆,在产品开发初期便收到大量用户反馈,认为小鹏的智驾系统虽强,但缺乏HUD造成驾驶视线频繁转移。市面上HUD硬件无法满足小鹏要求,最终小鹏与华为达成合作,打造AR-HUD。这不仅是华为最新一代HUD的首次上车,也象征小鹏将硬件与软件融合的路线进一步夯实。何小鹏更是称HUD为“有强扩展能力的屏幕”,将在后续产品中持续进化。

第二是产品策略。

G7发布即加推Max长续航版本,起价19.58万元。Nick坦言,这一策略源自预售后用户反馈:“城市代步600公里足矣”,因此将602公里版本重新上线。预售调研显示,高达80%的用户倾向选择Ultra版本,小鹏判断其稳态占比可达60%。定价策略背后,小鹏在“水桶车”逻辑之上追求“长板突出”,服务于95后、00后的情绪导向型消费。

三是情绪营销。

何小鹏将G7的发布定调为“科技+情绪”的结合。“做车左手是科技,右手是艺术,品质是基础,情绪是高度。”他直言受到小米YU7三分钟20万订单的刺激,但强调G7同样具有强产品力与差异化价值。Nick也指出,G6、G7、G9三款SUV已完成20-30万价位段布局,分别面向实用型、科技型、高舒适型人群,形成组合拳打法。

四是图灵芯片首发。

何小鹏认为AI将定义新驾驶架构。为何在G7首发自研图灵芯片而非旗舰G9?何小鹏直言,芯片是AI的入口,与空悬、四驱不同,其逻辑是“所有车型都应具备智能选项”,因此不局限于旗舰车。芯片研发投入高达“大几十亿”,Max版本为双Orin平台,Ultra则配备单颗图灵芯片。未来Max与Ultra都将支持VLA云端大模型蒸馏下放,小鹏强调,“AI芯片+大模型”将成为智能驾驶核心战场。

五是关于主动安全与智驾进化。

面对媒体对AEB、AES能力的追问,何小鹏透露小鹏在基础架构上进行了深度重构,从视觉到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层层跃迁。婷婷则补充,小鹏将在主动安全领域打出“漂亮一仗”,并发布区别于行业的AES能力。在全球化路径上,Max与Ultra的软硬件均已预留海外法规适配能力,小鹏计划将智驾技术在欧洲与东南亚落地,并通过OTA方式实现跨境升级。

六是经营逻辑与盈利路径。

这么低的价格是否影响盈利?何小鹏明确否认小鹏汽车走性价比路线,他称小鹏已构建起经营韧性,四季度盈利“不是挑战目标”。他强调小鹏不卷价格,而是以“更好经营+更强科技”实现价值支撑。同时,G7已经启动交付,具备完备产能规划,确保用户“上市即交付”。他还指出,小鹏的体系能力已历经三年重构,从组织、战略到供应链均已打通,2025年将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七是关于大众的合作。

尽管外界关注度不如初期高涨,何小鹏确认与大众合作“非常好”,部分成果将在下半年公布。他也透露小鹏正探索将智能化解决方案开放给更多B端合作伙伴,但坚持“优质、长期、全球化”的筛选标准。芯片与软件解决方案将面向全球合作,小鹏希望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AI赋能中心”。

最后是情绪力与产品哲学:从技术到人文的跃升】 发布会上,“情绪力”成为关键词。何小鹏认为,从产品经理向“超级产品经理”转变,关键在于是否能塑造情绪价值。他以小米发布为例,将“神话变成童话”的力量归因于情绪感知。他希望小鹏产品在实现品质、科技、艺术平衡之上,进一步承载用户的精神期待。

编辑推荐
宁德时代首次采用“厂中厂”,电池包产线开进问界工厂
宁德时代首次采用“厂中厂”,电池包产线开进问界工厂
和特朗普闹翻了,马斯克搭上莫迪
和特朗普闹翻了,马斯克搭上莫迪
百人会与京能新能源战略签约,共建重卡超级快充补能网络
百人会与京能新能源战略签约,共建重卡超级快充补能网络
中国车企,将收购玛莎拉蒂?
中国车企,将收购玛莎拉蒂?
“开车睡觉”要去警局,那蒙眼停车呢
“开车睡觉”要去警局,那蒙眼停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