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冯长军升任东风总经理,为四大汽车央企中最年轻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温莎)    今天 17:22

撰文 / 温 莎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土 豆

悬空了8个月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总经理终于有了人选。

2025年10月11日,东风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冯长军正式升任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当天,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宣布了这一决定。

冯长军,1978年5月出生,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大学毕业,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会计学硕士,拥有正高级会计师的职称。今年47岁的他,成为四大汽车央企中最年轻的总经理。

这是三个月内,东风常委级别人事的第三次调整。

7月22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升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2025年9月1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祖同调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此次调整后,东风常委级别的管理层仍为7人编制,除了冯长军外,杨青为董事长、党委书记;刘艳红为董事、党委副书记;尤峥为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黄川为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常委;黄勇为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周锋为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如今,经过了频繁的人事调整后,东风开启了背水一战。一个在销量与利润双重压力下亟待破局的东风,正试图通过优化最高指挥系统,为接下来的破茧配备最精锐的领军阵容。

四大央企最年轻总经理

冯长军出身长安,进入东风体系不足6年。

2001年7月至2007年1月,他一直供职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曾先后担任财务与审计部预算处副处长、财务部预算处副处长等职务。

2007年,冯长军调任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财务副总监、审计部部长、副总经理;自2007年11月起,任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2010年,回归兵器装备集团,升任财务部副主任,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016年—2018年,历任重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

2018年之后,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0年6月,冯长军进入东风,被任命为东风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这一任命使他成为当时东风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党委常委,也同样是四大汽车央企中最年轻的常委之一。

东风领导班子在2024年12月重新进行了下沉式分工,每位常委除了分管职能部门,还要具体深入各下属公司的经营工作。

当时,冯长军负责集团财务控制部、法务合规部、公司治理部,协助杨青分管审计工作,同时分管东风日产南方地区业务。

2025年1月,新增分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日产合资)、南方事业及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东风越野车公司),强化军品与合资业务协同。

2025年3月24日,东风公司2025年法治工作会暨合规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冯长军以东风集团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的身份出席。

这是他新增的分管工作,主导法治建设与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此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推动公司法治建设与合规管理向纵深发展”。

纵观冯长军的职业生涯,他曾经主导构建东风首个“司库管理中心”,整合全集团金融资源,降低融资成本15%,提升资金使用效率30%,被国资委列为司库体系建设标杆。

在兵装集团期间(2016—2020年),主导长安汽车金融重组,两年内将不良贷款率压降1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超监管要求2倍,打造央地合作金融扭亏范例。

兼任东风总法律顾问后,推动32家二级单位实现总法律顾问全覆盖,主导修订《东风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强化军品研发与技术出口风险管控,助力集团获评“中央企业法治工作先进单位”。

分管东风特装(东风越野车)期间,他提出军车研发需“紧跟智能化、无人化、体系化技术迭代”,推动猛士军车技术民用化,并向湖北省交付174辆应急保障车辆,强化“军技民用、民品参军”双向赋能。

从其背景中可以看出,冯长军拥有“财务+法务”的管理能力,工作重点为财务风控、合规治理及内部审计,能够从盈利视角出发,擅长整合资源、规范发展企业。

全力发展自主

“岚图是东风未来蓝图的典型代表。”8月25日,冯长军在业绩说明会上发言,表示东风汽车将坚定不移支持岚图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此前,8月22日晚,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并宣布“岚图介绍上市+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退市”的交易方案。

三天后,冯长军出席沟通会,他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整个东风汽车将加快推动专业化整合,进一步明确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战略定位和经营边界,进一步完善“责权利”对等的治理结构,同时不断完善跨业务板块的战略协同机制,充分释放集团规模化运营的效能。

对于这次资本市场的操作,冯长军当时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这是“小试牛刀”。他说:”相信岚图,相信东风!“

2025年,东风公司经历了数月沸沸扬扬的长安与东风重组事件。6月5日,两家央企双双发布公告,宣告重组中止。 确认独立发展后,东风集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合。

6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奕派将成为一家覆盖“商业、研发、制造、采购、销售、售后”的全价值链科技公司,拥有独立运营机制、完整开发能力与对外资源整合权限。

东风自主乘用车发展进入新阶段,结束了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品牌此前在制造、营销等环节的割裂状态。

紧接着便是岚图与东风的腾笼换鸟。之后的9月17日,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签订投资协议,将通过出资方式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

其中,东风集团股份此次出资的无形资产使用权包括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的许可使用权,以及猛士系列的商标权。

这是东风集团在智能越野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新合资公司将使用猛士品牌标识,并与猛士科技共享渠道资源,形成 “两个公司、一个品牌” 的运营模式。猛士科技继续深耕高端硬派越野市场,而新公司则主攻城市轻越野领域。

至此,东风自主乘用车业务完成了其发展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战略集结与格局重塑。

通过这一系列迅捷而清晰的“组合拳”,东风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告别外部重组选项后,集团已下定决心将未来的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举全集团之力,破釜沉舟地大力发展自主事业。

“背水一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东风公司受制于行业转型阵痛和“内卷式”竞争压力,销量已连续下滑多年。

从2016年427万辆的巅峰萎缩至2024年的248万辆,减少近180万辆。2025年上半年,终端销量为111.6万辆,同比降幅10.8%,市场份额也从约14%降至7%。其中,以乘用车为上市主体的东风集团股份上半年销售汽车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

与此同时,2022年起,东风集团股份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跌,从102亿元锐减至2024年的5800万元,2023年甚至亏损38.9亿元。2025年上半年,它依然处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收545.3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的511.5亿元实现微增,但净利润仅5500万元,同比下滑92%。

9月29日,东风汽车“十五五”规划集中研讨会在总部召开,系统谋划公司“十五五”总体目标、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凝聚战略共识。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强调,“十五五”期间行业淘汰赛将更为激烈,务必拿出勇争第一的勇气,砥砺东风人的志气,背水一战、向新跃迁,闯出一片天地,重塑东风辉煌,决不辜负党中央和全体员工的期待。

不久前的泰达论坛高端智库闭门会上,冯长军指出,汽车正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加速演进为具备“类人感知、决策与交互能力”的具身智能体。

他透露,东风汽车正在积极推进“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战略,以太极大模型为智能引擎,以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和天元OS操作系统为智能化根技术,以天元智驾和天元座舱为用户营造高度个性化的智慧“第三生活空间”,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服务全链路的智能体系,不断加强东风汽车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东风正面临外部转型和内部盈利的双重考验,在这场绝地反击中,集团将扮演“中央指挥部”的角色。如今,左手岚图,右手猛士,自主品牌也完成整合,冯长军将领导的不仅是一场财务上的“止血自救”,更是一场关乎东风未来生存发展的战略性突围。

这,也许是东风选择冯长军的原因。

他长期在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及汽车产业相关领域担任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要职,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跨行业财务管理、金融业务运营和大型企业集团管控的复合型能力。

2020年任职于东风后,冯长军在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风险防控及深化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主导了东风旗下岚图汽车的港股上市工作,为东风其他业务板块资本化运作树立了标杆。

在东风公司亟需翻身的当下,冯长军正是那位能够确保集团在激烈转型战中“后方稳固、资源充足、行军规范”的关键人物。


编辑推荐
“行远杯”挑战赛落幕,星享V7E助力司机日创收近600元
“行远杯”挑战赛落幕,星享V7E助力司机日创收近600元
26万的“穷鬼版”特斯拉,只剩毛坯房
26万的“穷鬼版”特斯拉,只剩毛坯房
林长波:东风柳汽进入“战时状态”
林长波:东风柳汽进入“战时状态”
传祺向往S7 Pro+系列15.98万元起焕新上市
传祺向往S7 Pro+系列15.98万元起焕新上市
全球首发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荣威M7 DMH价格杀到8.58万元
全球首发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荣威M7 DMH价格杀到8.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