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保时捷成立70周年。
3月15日(德国·斯图加特时间)保时捷发布全年财务状况,截止2017年底,保时捷股份公司的总资产达到350.19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
集团营业收入为243.9亿欧元,同比增长5%。同时,销售利润率为17.6%,与前一年相比,利润率从17.4%上升到17.6%。
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年保时捷研发达到23.3亿欧元,研发成本同比增加了5%,占总营业收入的9.5%。
2017年,保时捷股份有限公司向全球客户交付了246375辆汽车,与2016年的记录相比,再次提高了4%。其中,Macan车型销量全球最大,达到97202辆,同比增长约2%。新款Panamera的销量大增,全球销售28000辆,同比增长83%。
中国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销售区域,2017年的交付量从前一年的65246辆增加到71508辆,涨幅10%。中置发动机跑车718 Boxster和Cayman销量增长148%,达到5998辆。
与2016年卡宴为销售主力不同的是,Panamera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共售出6258辆,增长22%;2017年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是Macan系列,销售31180辆;Cayenne系列销售上涨19%,达到26398辆;911系列(包括918spyder)销量增长12%,达到1674辆。
去年11月,中国第一座数字化保时捷展厅在广州开业,同时也是保时捷在中国的第100个销售点,将利用保时捷数字化理念进行服务。
在中国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此前有消息称保时捷有望与上汽品牌进行合资。对此传闻,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 (Dr. Oliver Blume)直言:"与中国上汽合作生产汽车暂不进行考虑。"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 (Dr. Oliver Blume)
他进一步解释道,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他们购买保时捷更在意保时捷的“德国制造”标签,这代表着德国品质。
另一方面,保时捷并非采用大规模生产模式,由于生产能力有限,过多的小规模生产并不是一个经济性选择。“虽然中国本地化生产能力有所上升,但我们仍听取客户的声音。”奥博穆 (Dr. Oliver Blume)如是说。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下,保时捷预计,2018年发展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动力将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亚洲新兴经济的增长有望进一步刷新纪录。
针对中国市场,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与往年相比增长动力有所不足。中国市场增幅将与2017年相比有所略微下降。由于个人流动性需求的增加,总体销量将继续提高,其中,低价位的入门级SUV车型仍将继续保持旺盛。
自2016年以来,保时捷便提出可持续发展,推行2025战略实现转型过程,打造高端移动出行的服务商。其中,将在电动汽车、数字化和连通性等领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此,根据保时捷的规划,到2022年,电动车的投资将从30亿欧元提升至60亿欧元,专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开发。
在增加的30亿欧元中,约有5亿欧元会用于Mission E变型和衍生车型的开发,约10亿欧元用于现有产品系列的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数亿欧元将被用于扩建工厂,约7亿欧元将用在新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移动出行的开发。预计率先在欧洲建立400个数字充电桩。
据悉,对于Mission E项目保时捷有望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在欧洲出售600马力的Mission E纯电动跑车,并在祖文豪森进行生产,2020年将在中国上市。
在2025年前,保时捷至少会推出全新电动车行,且电动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30%以上,不过这一数字将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