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际交流会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研究及体系建设,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技术及标准法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交通运输部、天津市西青区的领导,以及来自联合国智能交通及自动驾驶事务部门、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欧盟市场和工业总司、英国交通部、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日本汽车国际标准研究中心、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和及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此外,来自各地方政府智能网联汽车主管领导、国内汽车及相关产业技术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计5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凯介绍了中汽中心作为汽车行业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及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秘书处单位,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的综合技术服务平台,为政府和行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撑与服务。
天津市西青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提名人选于强对天津市西青区汽车产业的整体情况和未来规划进行了详实介绍,希望各企业单位也能够借助本次交流会进一步了解天津西青这片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沃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未来趋势,并表示工信部将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从“注重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模式”、“加强测试验证”、“强化国际协调”等四个方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国焕新分享了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1)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顶层设计;(2)加强试点示范、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和推广;(3)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跨界融合中的作用;(4)推动国际标准化取得新突破。
联合国智能交通及自动驾驶事务官员Francois Guichard介绍了联合国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及其下属自动驾驶与网联工作组(GRVA)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制定工作的最新动态及未来趋势。
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ISO/TC22)主席Marc Corona带来了关于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的最新进展的介绍,主要包括:(1)功能安全系列标准ISO 26262在2018版中引入了针对卡车、公共汽车、拖车和半挂车的要求;(2)ISO/PAS 21448“预期功能的安全性”(Sotif)提出了一种合理方法来妥善解决系统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行为;(3)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工作组已经形成标准大纲。
欧盟市场和工业总司汽车行业立法官员Antony Lagrange对欧盟自动驾驶汽车批准制度进行了详细解读。欧盟通过支持大范围的自动驾驶测试、制定自动驾驶汽车豁免政策、修订相关法律框架和探索新的汽车评估方法等措施大力推进欧盟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
英国交通部国际车辆标准司司长Ian Yarnold介绍了英国自动驾驶汽车试验计划,并表明场地测试并不能完全保证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目前英国将依据联合国WP.29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构架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评价新方法。
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道路车辆处处长Richard Damm和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董事总经理Joachim Damasky先生对德国在推动自动驾驶与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政策以及标准法规等相关工作做了联合报告。
Richard Damm代表德国交通部从政府层面详细解析了德国在推动自动驾驶与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和道德伦理研究。特别是优化基础设施、完善法律框架、推动技术革新、促进社会认可、重视信息安全、实现互通互联等六个方面的相关工作和实践经验。
Joachim Damasky先生代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从行业发展角度分享了德国在标准法规制定进展情况,强调了中德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合作,在未来将继续友好交流与合作。
中汽中心标准所所长、汽标委及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秘书长冯屹展示了近一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的运行与标准制定情况以及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并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后续工作及要求。
大会期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屹先生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女士就标准化工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真诚合作”的合作原则,共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
在本次大会前夕,中国首次大规模商用车列队跟驰标准公开验证试验于5月7日在天津市西青区进行,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