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同芯片制造商联华电子公司(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的销售代表来说,目前通常是最繁忙的季节,他们需要追赶客户,完成明年的订单。但今年的情况恰恰相反:联华电子的客户正在争抢供应。
两位知情人士说,从将Wi-Fi和电源芯片制造业务外包给联华电子的美国科技巨头英特尔,到领先的移动芯片制造商联发科技(MediaTek),以及蓝牙和Wi-Fi芯片的主要供应商瑞昱半导体(Realtek),许多公司都要求联华电子提供更多支持。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请求更多芯片订单,而芯片开发商则在要求降价。但这一次,即使他们愿意支付更多,我们也没有多少额外的能力来支持他们。”
知情人士说,联华电子的大部分产能到明年第二季度都已被完全预订,还有一些要到明年年底才能用上。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这就像一家已被预订一空的酒店,我们真的不太可能很快建造更多房间来满足激增的需求。”
联华电子拒绝就具体客户置评。英特尔在一份声明中告诉《日经亚洲》:“今年个人电脑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推动了对英特尔Wi-Fi产品的创纪录需求。我们一直在与我们的供应链合作,以确保我们能够支持我们的客户。”
联发科技和瑞昱此前都表示,他们正在与生产合作伙伴合作,以缓解零部件短缺问题。
按营收计算,联华电子是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商,其客户还包括高通和索尼。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简称:台积电)的大部分产能也已全部订到明年第三季度,不过这些订单仍有待调整。
台积电对《日本经济新闻》表示,目前的需求看起来“强劲”。
这些供应限制反映了整个科技行业的一个可喜问题:巨大的需求正导致用于电子设备的各种零部件出现前所未有的短缺,从电脑、智能手机到游戏机和汽车。
对零部件的争夺遍及各个领域——从玻璃和基片等基本材料,到显示器等半成品部件,显示器是许多电子设备中最昂贵的部件之一。
这种短缺涵盖了从处理器、驱动集成电路到用于电源管理和连接的芯片——所有这些芯片都由台积电和联华电子等公司生产,并供应给不同的芯片开发商,以满足设备制造商在供应链下游的需求。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大规模的零部件短缺了……我可以告诉你,一些(集成电路)的交货时间要12个月,而如果你现在下订单,许多组件需要等6到8个月。”金宝电子(Kinpo Electronics)的首席执行官陈威昌(Andrew Chen)说。金宝电子是戴森、惠普、和华为的供应商,它是仁宝电脑(Compal Electronics)的姐妹公司,后者生产苹果手表和戴尔笔记本电脑。
其后果显而易见,主要供应商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美国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Micron)刚刚上调了盈利预期,而许多主要显示屏制造商——从中国的国家冠军厂商京京东方科技集团(BOE Technology Group)到韩国的乐金显示(LG Display)——都报告称,2020年第三季度的盈利出现显著改善。美光的股价上周跃升至20年高点。
台积电的股价已飙升至创纪录水平,今年迄今涨幅超过50%,而联华电子的股价今年已上涨逾一倍,达到近20年高点。
科技行业是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少数几个实现增长的行业之一。零部件短缺表明,该行业对明年后冠状病毒时代的强劲复苏总体持乐观态度。
联发科技首席执行官蔡力行(Rick Tsai)说:“尽管新冠肺炎疫苗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们认为,远程工作、学习、健身、娱乐、无接触互动和商务等‘新常态’将继续存在。”该公司预计2020年销售额将超过100亿美元。
今年激增的需求来自许多电子行业。自第二季度以来,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销量一直在反弹,由于在疫情期间必须工作和在家学习,销量得到了提振。根据研究公司IDC的预测,2021年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约3%。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复苏,预计明年将反弹约10%。
5G智能手机比4G手机使用的部件更多,其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应限制。苹果甚至在iPhone 12上重新配置了iPad组件,原因是用于深度感应成像功能的电源芯片和激光雷达组件不足,影响了约200万台iPad的生产。
与此同时,汽车市场在经历了今年的严重下滑后,预计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电动汽车使用各种芯片进行连接、电源管理、数据处理和存储。
“从电脑、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到汽车应用,所有需求都同时上升,这是很罕见的。制造这些设备的所有人都希望获得足够的零部件和产能,为2021年的复苏做好准备,同时不让竞争对手领先。”芯片封装服务提供商矽品精密工业(Siliconware Precision Industry)的一位高管对日经新闻表示。
台湾主要显示器制造商友达光电(AU Optronics)总经理柯富仁(Frank Ko)对《日本经济新闻》表示,客户的需求超过了供应的10%,而且差距还在扩大。
柯富仁表示,在2021年第二季度之前不太可能出现好转,并补充称,显示器产品的一些关键部件供应非常紧张,包括驱动芯片、微控制器、玻璃和偏振器。
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旗下的台湾第二大显示器制造商群创光电(Innolux)总经理杨柱祥(James Yang)表示:“我们已经排除了超额预订的可能性,但2021年全年我们仍有良好的订单前景……每当我们在工厂大量生产显示器时,客户就会立即把我们的产品运走。没有时间建立库存。”
MacBook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是全球销量最大的代工笔记本制造商,该公司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出货量已超过其2019年全年的3500万台。
广达电脑还为惠普、戴尔和Chromebook供应笔记本电脑。该公司估计,今年的年发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6000万台,占今年预计全球市场的30%以上。
广达电脑首席财务官杨俊烈(Elton Yang)表示:“如果我们设法获得更多零部件,这个数字将会更高。”
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使问题复杂化。9月中旬,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部分零部件被切断供应。当时,华为的供应商预计到了会遇到阻力。
但与华为竞争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抢占华为的市场份额,并填补零部件供应商的产能缺口。小米已经预订了多达2.4亿台的配件,几乎是其2019年和2020年出货量的两倍,而Oppo计划明年生产1.7亿台智能手机。
中国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着美国收紧的出口管制,已被列入五角大楼的黑名单。美国的这一举措尚未对中芯国际的业务造成严重干扰,但不确定性已促使其许多客户(尤其是美国客户)寻找备用芯片生产商,从而加剧了整体供应紧张状况。
“中芯国际的不确定性对市场供应造成了挤出效应。虽然其同行没有扩大产能,终端需求继续上升,但形势确实严峻。”全球最大半导体经销商大联大控股(WPG Holdings)的发言人兼首席财务官袁兴文(Cliff Yuan)表示。“我们的库存水平处于35天的历史低点,我们预计供应短缺将延续到下个季度,然后才会开始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