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华为公司一年一度的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开幕。
本届大会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主题,400多名行业分析师、财经分析师、各行业意见领袖及媒体现场参会,同时来自全球的分析师与媒体也通过线上与会,一起共同探讨前沿趋势和专业见解。
华为首届分析师大会于2004年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8届,期间举办了多个分会场供来自国内外诸多业内专家交流,分享观点。每年分析师大会的开幕式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分享都是重头戏。
今年,徐直军分享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并阐述未来五项关键战略举措,其中重点提到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表示要持续加大智能汽车部件产业的投资,尤其是自动驾驶软件。
“我们希望通过强力投资自动驾驶软件来推动汽车行业的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推动汽车行业和ICT行业走向融合,为华为带来长期持续的战略机会。”徐直军再次重申,华为的定位是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我们的战略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但也在尝试怎么帮助车企卖好车。我们致力于投资自动驾驶软件,目标是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一旦实现,就将颠覆跟汽车相关的几乎所有产业,这也是10年内可见的最具颠覆性的产业变革。”
和往常一样,徐直军再次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决定。他表示,这是经过多年讨论后的慎重决策,并分享了产生这一决定的过程。
华为从2012年开始进行车相关的研究,但汽车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原来简单的电动汽车变成自动驾驶车,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起来后,原来只要做“三电”系统,后来发现要做个“驾驶员”来替代人开车。
越研究越发现,华为具备的所有技术和能力,在车上应用的面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我们认为,ICT的能力对于未来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和部件越来越有价值。”
从2012年到现在,徐直军跟几乎中国所有汽车品牌的董事长、总裁,以及德国、日本的汽车企业高层都进行了沟通,发现产业界更需要华为的,不是华为这个品牌,而是华为的ICT能力,来帮助他们造面向未来的车。
2018年,华为管理团队在三亚开会,做了一个决策:明确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个决策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改变。
作为圈外人,华为和汽车业打交道,也希望开创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为此,华为在汽车领域选择伙伴进行深度合作,用“华为inside”的方式支持车企打造其子品牌,赋能车企,造出真正面向未来的汽车产品。
目前,华为选择了三个伙伴,支持它们打造各自的子品牌,分别是北汽新能源的ARCFOX,很快会推出一系列的车面向市场。ARCFOX品牌的系列车会把华为所有的(ICT)能力和北汽的(整车)能力充分结合起来,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另外两家车企是长安和广汽。
华为为“inside”模式设计了品牌Logo “Hi”,代表Huawei Inside,“未来看到Hi这个LOGO,就证明是华为跟伙伴一起打造的汽车产品,但不是所有华为提供部件的车都能够标上Hi的LOGO,只有用了我们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才可以标上Hi的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