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普塔:如果拒绝自身变革,就会成为恐龙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牛跟尚)    21年4月26日 09:54


从2020年5月28日日产汽车新中期事业计划线上说明会、7月15日全球首发Zoom视频会到9月26日北京车展日产汽车媒体线上沟通会,戴着眼镜、两鬓华发早生的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总是坐在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身边。

必要时刻,这位身为日产汽车首席运营官(COO)会做补充。

比如,在总裁线上谈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时,他会说明,“中国家庭第二辆车需求明显,必须要结合中国国情开发产品,而是不是把全球车型嫁接到中国,要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自从2020年2月升任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会成员后,这位印度籍的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绩效官显然对人口比印度多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格外关注。

日产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11.9%,日产汽车在2021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比2020年第四季度提高到了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份额提升了0.8个百分点。

“日产业务的改善和提升离不开中国市场的突出表现。日产汽车最畅销的车型日产轩逸以及奇骏等车型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这就是为何我们对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虽然是隔屏连线,但依然能感受到业绩提升对这位首席绩效官带来的欣喜。

从2021年4月19日上午10时在上海车展日产汽车展台线上演讲,到下午13时的中国媒体线上群访,再到找个清静时间单独与汽车商业评论聊聊,“非常希望能够来到中国”、满面亮光的古普塔心里的中国大事越来越重。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阶段。以大众、BBA为代表德系车在上海车展开始集体推出全新平台和架构的纯电动量产车型。

作为世界汽车创新与电驱化先驱的日产汽车已经做好准备投入其中,着力推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和电驱化技术的革新。

“将不断导入最先进的创新技术和未来移动出行成果,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古普塔通过连线向中国媒体表示。

这位说着一口动听、纯正英语的跨国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说,日产汽车到2025年向中国市场导入9款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旗下最新的纯电动跨界SUV车型日产Ariya;日产汽车计划在20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的电驱化。

在这位先后在本田、雷诺、三菱、日产等全球车企工作的跨国公司资深企业家的眼中,日产汽车是全球汽车电驱化的领导者。

“日产汽车早在2010年,就在全球首个推出量产纯电动车型——日产聆风。这款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万辆,实现170亿公里累计行驶里程电池零事故的成就。”古普塔在说这一在全球和中国非常具有标杆意义、针对性的创举时眼神闪烁着光芒。

2020年7月15日,日产汽车在日本横滨正式发布了全新品牌标识,这也意味着日产品牌的转型,进入电动智能化的新时代。

2020年9月26日——延期的北京车展上,日产全新纯电跨界SUV车型 Ariya首次亮相。这款以特斯拉的Model X、Model Y跨界车为对照的汽车将搭载大量先进的技术,在日本的续航里程达到379英里(约610公里),日产希望凭借这款车重新树立其作为电池动力汽车领域领导者的声誉。

Ariya是日产汽车首款纯电动跨界SUV车型,集合了其在电驱化车型和跨界车型方面的优势,是对其驾驶激情和设计的全新诠释,是“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重要里程碑。

这表明日产汽车正加速“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落地中国的步伐。日产汽车将在更多车型上搭载如日产Zero Emission、日产e-POWER技术、VC-Turbo超变擎、ProPILOT超智驾以及Nissan Connect超智联等先进技术,实现在科技时代技术日产的再生与复兴。

日产汽车在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日产e-POWER技术,它采用100%全电动驱动系统,拥有可比肩纯电动汽车的迅捷加速、平顺减速和静谧性。

这项开创性技术可使车载汽油发动机必要时为电池充电,不需要外接充电,免去了外部充电的困扰。

自2016年在日本市场推出以来,日产e-POWER技术广受消费者欢迎并不断推广到多款车型上。在日本市场有超500000位消费者购买了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

“日产e-POWER技术将为消费者提供比肩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乐趣、静谧性和平顺的加速感,同时还能享受如同燃油车一般的驾驶自信和使用便利性。”

古普塔在上海车展发布线上演讲时表示,“这项技术将很快搭载在日产轩逸上。到2025年,中国市场将有六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

他还介绍,全新一代奇骏将于2021年下半年在中国市场上市,日产奇骏是SUV细分市场的领军者和最畅销车型之一,全新一代奇骏集力量美学设计、精致的细节及众多前瞻科技配置于一身。

本届上海车展,日产汽车利用最新的电驱化与升级的移动出行方案,展示出全面的电驱化硕果:创新的“时空穿越”互动体验区通过AR技术,带领参观者穿越到日产电驱化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日产汽车74年电驱技术发展之旅;观展的来宾通过参与互动,游历于日产电驱化历史长廊,并在时空隧道之中留下身影。

上海车展媒体日首日——4月19日,古普塔不厌其烦通过连线地向中外媒体推荐日产汽车的最新变革、技术和产品。日产汽车正在对产品进行变革,接下来是一系列智能技术,同时也关注客户体验,通过线上销售等方式带来更好的体验。

“我们还推出了革新性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技术,提供车辆到家庭和车辆到车辆等智能家居功能,所有这些技术都将推动未来的业绩,并在中国市场推广”。古普塔总结陈词时满怀激情地说,“我是多么的希望能够线下面对面跟大家交流互动”。

上海车展第二个专业观众日——4月22日,在一张“Nissan NEXT”做文字、日产Ariya做主角的背景画前,一身西服正装的古普塔抽出时间独家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的线上专访。

以下访谈实录。

选拔人才基于能力和胜任力

汽车商业评论:看到你的简历,是从采购做起,同时我们发现日产社长内田诚和高级副总裁山崎先生也负责过采购,日产用人和选人方面有哪些考量?您如何看待前采购人员领导公司运营的优缺点?

古普塔:非常感谢您对采购人才的肯定。

日产汽车前任CEO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先生、前代理CEO山内康裕(Yasuhiro Yamauchi)先生都做过采购,我们的CQO即首席质量官范登德(Christian Vandenhende)先生,也是采购工作出身。

所以,您说的很对,我们日产的高管团队里面确实有很多人才是有采购工作背景的。

日产汽车公司选拔人才的标准都是基于人才的能力和胜任力。

无论是我,还是内田诚先生的任命都经过日产汽车公司提名委员会的正式流程筛选,确保我们可以胜任CEO和COO的工作。

不过,我可以跟您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为什么采购人员所拥有的一些特殊技能,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经营和领导公司。

我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采购人员更擅长处理资金。公司里面大额的支出都要经手采购人员,所以他们对于处理大额款项是非常有信心的。

其次,他们负责管理供应商及其相关业务,更熟知业务并具备商业管理头脑,他们的决策将驱动供应商的商业规划。

我认为这两项能力使采购人员在职业推荐中更受青睐,采购人员也较其他岗位人员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是采购出身,所以我们被推荐到了这个职位上。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提名和任命都经过了公司内部非常严格规范的提名流程。

车企的差异来自品牌承诺

汽车商业评论:您在本田、雷诺、日产、三菱等公司都工作过,这四个公司各有什么不同点?你分别学到什么?对你现在的工作有何帮助?

古普塔:非常感谢您的问题。我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职业经历,因为能看出来您比较关注这一点。

我是1992年加入到汽车行业的,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八九年了。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在多个不同岗位任职,但我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起步阶段,我想创造一些全新的东西;第二个阶段关注的是转型;第三个是成长阶段。

我在您提到的雷诺、日产、三菱这三家公司都经历了这些阶段。

显然,三者都是车企,它们有很多共同点,而真正让他们产生差异化、与众不同的主要来自于品牌的承诺,以及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比如,日产品牌受到一群粉丝的拥护,他们非常认可日产汽车的产品和技术。以上海车展首发的全新一代日产奇骏为例,在中国我们拥有130多万奇骏用户,他们是日产奇骏的粉丝。还有日产在中国最畅销的轿车车型——轩逸,也有广大的粉丝。

再说三菱汽车,三菱的欧蓝德和奕歌也有自己的铁粉。所有的车企都知道怎么造车,都拥有汽车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真正能够做出区别的,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是品牌的粉丝让每一家车企与众不同。

比如说雷诺汽车、三菱汽车和日产汽车都有各自的客户群体。这也是为什么想要提升市场份额如此困难的原因。即便我现在市场营销上投资了大量资金,在市场上推出10款新产品,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就会从12%直接提升到20%。因为8%的差别客户来源于目前还不是日产粉丝的群体。

必须不断推动转型

汽车商业评论:你认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成长和发展,是固定在一个公司还是不断换公司更好一些或者说成长空间更大一些?你对当今年轻的汽车人人生生涯设计有什么建议?

古普塔: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年轻人在加入日产汽车公司后,非常希望看到企业的转型。

比如说,一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21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一般会做什么?他在大学期间,如果想吃披萨,非常可能在家里或者公园里利用网络就完成了整个预定过程。

现在他来到了我们的公司——鉴于您这么喜欢采购,我们就拿采购来举个例子——我们把他招进来,成为我们采购团队的一员。

作为采购人员,两周之内他就会发现如果所有的订单系统都是手动操作的,显然不管他是不是在一个伟大的公司,他也不会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不符合他的日常上网习惯。

所以,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讲,汽车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推动转型,如果拒绝自身变革,那么这家企业就会成为汽车行业中的恐龙。

从量向价值的转型

汽车商业评论:你同时兼任日产日产首席绩效官,你认为日产在最近几年的绩效管理上有什么变化或者改革,效果如何?

古普塔: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说到企业转型,它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业务的转型,另一个则是文化的转型。这两者都非常重要,且相辅相成。

因为不去完成文化转型,我们就不能实现业务的转型;而不去实现业务的转型,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进行文化的转型。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将转型融合贯穿至公司的整个流程中去。提及业务转型,日产汽车“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是由三大支柱所驱动的,分别是合理化、核心市场和关注未来发展。

首先,对于合理化,我们的重点是削减产能,从720万(辆)降到540万(辆)的产能。这个目标我们在2020年内已经完成了。

其次是专注核心市场,包括中国、美国和日本。您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市场表现非常好,美国正在恢复中,而日本也是表现很好的。我们还要去关注新产品和核心产品的进展。

第三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正如您在上海车展中所看到的,全新一代日产奇骏应用了很多新技术,如ProPILOT超智驾、Nissan Connect超智联、车辆悬挂系统等。同时还有新技术,我们宣布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日产e-POWER技术,未来并将首次搭载在最畅销车型轩逸中,到2025年推出6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以上是我们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三大支柱。

再来看文化转型。从量向价值的转型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也就是说,我们不再单单追求销量,而是重点关注消费者对我们在新产品和新技术投入的价值的认可。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和心态的重大转变。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创造价值。

在我看来,文化的转型重点是从量到价值的转变。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不论是业务转型还是文化转型,所有方面的转型都至关重要,只有推动转型,我们才能不断驱动自己向前发展。

编辑推荐
博世软件和技术创新勾勒未来汽车架构,共塑智能出行新图景
博世软件和技术创新勾勒未来汽车架构,共塑智能出行新图景
上汽大通,新在哪里?
上汽大通,新在哪里?
科技赋能智能出行安全,Nullmax全栈方案首秀上海车展
科技赋能智能出行安全,Nullmax全栈方案首秀上海车展
林肯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于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上市
林肯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于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上市
紫光国微:汽车电子加速上车
紫光国微:汽车电子加速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