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在今年的1024科技日上发布了第六代飞行汽车的概念版。这款飞行汽车拥有汽车的全部功能,同时支持陆行行驶和飞行模式。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飞行汽车量产,并且争取将起售价控制在100万以内。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吉利几年前也收购了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向低空飞行领域进军。汽车公司把业务垂直向上发展似乎成为一种风潮。
巧的是,10月24日同一天,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官联席会(CB20)”媒体沟通会上,对于问及长城汽车是否会进军手机、飞行或卫星领域时,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回应: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早在内部会议上就有过明确表态,长城专注造好汽车,不造手机,也不上天。
此前在媒体采访中,魏建军也曾表示:“长城汽车这么多年,没有跨越过与汽车不相关的业务,比如有人投资房地产,有人投资金融,但我们一直在汽车领域深耕细作。”
魏建军和长城是聚焦模式的忠实信徒,不仅聚焦汽车行业,还聚焦车型,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涉足轿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书福和吉利,近年来前后投资飞行汽车、低空卫星、手机,甚至体育文旅。李书福和吉利也有其逻辑——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打造生态链、生态圈的商业模式近年来逐渐占据上风。
而长城依然坚持聚焦。目前长城汽车正在转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发展重点聚焦“2025战略”,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
近两年长城汽车正在加大全球化发展力度,收购通用、奔驰等多家车企海外工厂,在俄罗斯、东盟、欧洲等地相继发布品牌战略,巴西、印度等市场的发展规划也在快速推进。
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浪潮下,汽车行业迎来巨大想象空间。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对于长城汽车的关注和认可不断提升,企业股价和市值屡创新高,截至10月25日收盘长城汽车总市值达6177.5亿元。记者获悉,明年长城汽车将迎来产品大年,推出多款全新车型。在全新的产品攻势和品牌战略加成下,长城汽车进入品类扩充阶段,向2025战略发起全力冲击。未来长城汽车还将有哪些新动作,记者将保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