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存在,英特尔预计将持续到2023年。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英特尔公司正斥资71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建造新的芯片封装设施,这是一项重大投资,旨在扩大其全球业务范围。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12月16日向媒体透露,该公司正拨出300多亿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单位)用于扩大在该国的产能。他说,其中一部分资金将用于资助一家新的封装厂,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
该项目标志着对马来西亚的一个重大赌注,马来西亚正在成为全球半导体测试和组装中心。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打算加强其在槟城的影响力,建立一个庞大的园区,为整个亚洲的汽车、电子等行业提供服务。
这是英特尔全球扩张的一部分,因为基辛格正在努力阻止市场份额的损失和部分因技术升级失误而导致的客户流失。
基辛格于2021年2月执掌这家美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他的任务是将该行业的领导地位从台积电等亚洲巨头手中夺回来。 他12月16日表示,英特尔2022年将在美国和欧洲进行扩张。
与此同时,多年来全球行业投资不足,以及疫情时代对计算设备需求的激增,造成了从汽车到智能手机所需的半导体的空前短缺。基辛格说,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芯片需求总体上攀升了20%,他预计这种紧缩将持续到2023年。
图:基辛格于12月初在华盛顿特区。
基辛格在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进行了会谈,强调了亚洲制造业对其扭亏为盈是多么关键。据熟悉其行程的人士称,他的行程包括与台积电领导人会面。
英特尔既需要台积电的先进制造服务,又计划在所谓的代工业务方面与这家中国台湾的公司竞争,这对这位首席执行官来说是一种微妙的权衡。除了马来西亚,英特尔在中国大连也有一家工厂。
这是基辛格担任英特尔高层职务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他正在游说美国政府将该国芯片行业的资金只分配给美国国内芯片制造商。
他认为,海外制造商,如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公司,都有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但它们不应该通过《芯片法案》获得资金,该法案正在华盛顿进行政治审批。
他认为先进制造业集中在亚洲是一种战略风险。仅马来西亚就占了全球芯片测试和封装的13%,这是为汽车、电话和其他设备准备半导体的关键步骤,而槟城已经成为该国的电气和电子中心。
2020年有50多万人受雇于电气和电子行业,与意法半导体、英飞凌、英特尔和瑞萨电子等全球芯片制造商合作。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阿兹明·阿里(Azmin Ali)向媒体透露,英特尔在马来西亚的设施扩建将为该公司创造4000多个职位,并为当地马来西亚人创造5000多个建筑工种。
阿兹明说,2021年上半年,国家批准了470亿林吉特的机电行业投资(主要是外国投资),而2020年同期是50亿林吉特。
正如世界上其他制造业中心一样,这场疫情破坏了供应和生产链,抑制了基本需求。马来西亚现在渴望继续吸引它所需要的大牌投资和就业机会,以攀登科技阶梯,保持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