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这家科技行业中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谁也不曾想到,一家30年前成立的12人的小公司,如今对数字经济来说至关重要。
Arm总部位于英国,它设计的芯片核心元件支撑着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为其日本母公司软银集团带来了潜在的暴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软银在2016年以310亿美元收购了Arm,在2020年9月宣布将该业务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的英伟达(Nvidia)公司,该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然而,这一消息引起了价值4000亿美元的半导体行业的强烈不满,他们指责该交易威胁到了Arm的中立性,这是该公司的立身之本。
Arm通过独立运营为自己成功开辟了一片市场。苹果、三星、高通、博通、英特尔和华为等公司都是被授权方。
它们要么使用Arm的设计作为自己芯片的基础,要么授权指令集(处理器与软件通信的基本代码)进行专有研发。同样是被许可方的英伟达的收购就是对这种中立性的挑战,势必掀起轩然大波。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四年前软银的收购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因为软银与Arm的客户们不存在竞争关系,但英伟达有,这就相当于游戏中的排名前几的玩家又获得了极品装备。
虽然英伟达的联合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承诺Arm将继续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性。但将所有权转让给单一的Arm客户的做法在业界引起了震动。经过反垄断机构和安全机构一年多的严格审查,该交易陷入僵局。
Arm不拥有工厂,也不生产自己的芯片。该公司设计核心半导体元件,并将蓝图授权给其他公司生产,以生产数量为基准收取费用。这种商业模式每季度为其带来约7亿美元的收入,使其成为英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
这只是其他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和英特尔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且Arm的员工人数相对较少,只有6000人。
然而,很少有公司能在整个科技生态系统中影响如此之大。Arm公司估计,世界上70%的人口每天都在使用其产品,而且使用其技术制造的芯片已超过2000亿。
从最微小的传感器到最强大的数据中心,Arm的产品无处不在。亚马逊、三星和苹果是重要的客户,还有其他许多客户。
Arm的指令集,也是软件用于与半导体通信的基本代码,存在于数十亿台设备中。如果要改用其他公司的代码需要耗费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依靠电池工作的设备需要耗电低的芯片,Arm的设计从一开始就优先考虑了这一点。而当智能手机出现并开始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时,该技术就演变成了更像计算机的芯片。每年约有14亿台这样的“袖珍电脑”售出,其中90%以上使用Arm。
最近,苹果和亚马逊等主要科技公司开始寻求自研芯片。这些新组件中有许多依靠Arm,这开始威胁到英特尔在高端计算处理器上的地位。
收购Arm将使英伟达与英特尔、AMD等竞争对手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黄仁勋表示,这相当于直接向这些竞争对手下了战书,英伟达有可能基于Arm设计打造自己的服务器芯片。
黄仁勋试图将英伟达在图形处理器方面的优势转化到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处理方面,使该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果成功收购Arm,黄仁勋的这一目标将更容易实现,并使他能够更快地进入汽车芯片等新领域。
在英特尔和高通等公司的强烈抗议下,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2月起诉阻止这项收购,称其将阻碍创新并削弱英伟达的竞争对手。
欧盟和英国也在调查这项交易,伦敦当局强调Arm在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军事设备中的作用。
中国是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是世界大部分电子制造业的所在地,没有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项收购就无法进行。不要忘了,之前高通欲收购恩智浦就是被中国一票否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