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投资 岚图尝鲜 孔辉科技实现0到10000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牛跟尚)    22年1月19日 11:29

我国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领域又迎一发展里程碑。2022年1月18日,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孔辉科技)第10000台套空气悬架系统量产交付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举行。

在孔辉科技供货岚图FREE之前,国内尚无一家企业在乘用车前装市场成功实现空气悬架系统的开发和供货,更不要说量产交付1万台套。

由此,孔辉科技获得岚图汽车在内的6个主流车企多个车型的空气悬架系统或空气弹簧的定点资格,还获得小米产投和联想之星等知名机构的注资,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研发中心认证。

量产交付仪式现场

从2021年6月成功量产并供货岚图FREE,到完成1万台套的空气悬架系统量产交付,孔辉科技仅用时7个月。

至此,孔辉科技成为中国首家已实现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前装(OEM)批量供货且已达万台交付量的本土供应商。

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结构复杂,部分零部件需进行耗资大、耗时长的车型适配性开发,技术门槛较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部件均以外资供应商为主,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鲜少有机会涉足。

孔辉科技董事长、CEO郭川致辞

孔辉科技董事长、CEO郭川说,这1万台套,是孔辉科技与岚图汽车共同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1万台套,是自主科研成果成功进行产品转化的1万台套,既是孔辉科技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性事件。

岚图汽车CEO卢放视频致辞

作为国内率先将配置空气悬架系统的车型定价下探至30万元区间的高端汽车品牌,岚图汽车CEO卢放对孔辉科技在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给予肯定: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一直是国外供应商的天下,孔辉科技敢于打破现状,勇于创新,与国内整车厂积极合作,成为国内首家大批量产乘用车空气悬架的开发商和供应商。

吉林大学教授、汽车系统力学顶级专家郭孔辉院士视频致辞

作为孔辉科技的创始人之一,吉林大学教授、汽车系统力学顶级专家郭孔辉院士表示,当前国内智能电动汽车的崛起,带动了智能化底盘自主零部件的创新和发展,孔辉科技一定能不断推出先进汽车悬架产品,向成为国际一流的先进悬架系统及供应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孔辉科技部件研发院院长王冕致辞

回顾孔辉科技空气悬架系统从0到10000台量产交付背后,孔辉科技部件研发院院长王冕用三个阶段深刻描绘了这一心路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167到18”。

从2019年年初开始到2021年6月SOP,孔辉科技和岚图团队一起克服了疫情、芯片紧张等多方面困难,在岚图FREE的空气悬架项目过程中共同解决了167项各类问题,并将经验形成标准和设计原则写进了彼此的企业标准。

“在此基础上,岚图梦想家空气悬架项目发生并解决的技术问题已下降至18项,在如此复杂的系统开发中,这是比较低的数量。”王冕说道。

第二个阶段是“从0到1”。

孔辉科技与岚图团队共同制定了国内乘用车空气悬架的第一套台架试验标准、第一套功能定义和第一套道路试验标准;从0到1自行设计开发了国内第一套从研发到验证的工具链体系;从0到1开发设计了整条全自动空气弹簧生产线,经历了手动、半自动、到全自动的发展过程。目前整条产线实现100%自主可控,为孔辉科技后期产能的快速扩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从1到10000”。

在此期间,孔辉科技掌握了上千兆的MES数据,以此可分析出各工艺参数对一次通过率的影响,孔辉科技将产品一次通过率从90.6%提高到了98.42%,也将来料不良率从2.3%降低到0.29%。

孔辉科技空气悬架系统产线

孔辉科技一直围绕车辆动态力学(Vehicle dynamics)展开业务拓展,技术咨询业务涵盖整车动力学分析、底盘CAE分析、整车道路测试、整车台架测试、整车试验设备制造、高端悬架汽车零部件制造,在上海、长春和湖州三地设有研发院。

孔辉科技空气悬架系统部件

目前,孔辉科技已具备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匹配开发、试验验证、调校标定、生产供货等全流程的完整能力。在为乘用车主机厂提供电控悬架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同时,孔辉科技还可提供系统控制器软硬件、前后空气弹簧总成、供气单元等关键零部件。

孔辉科技拥有230名员工、30余项专利、15万台套年产能、新厂房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占地100亩,是乘用车空气悬架赛道上领先企业之一。

编辑推荐
BJ40增程正式上市:焕新价最低15.48万元起,越野平权
BJ40增程正式上市:焕新价最低15.48万元起,越野平权
本田官宣,联合Momenta加速端到端量产辅助驾驶落地
本田官宣,联合Momenta加速端到端量产辅助驾驶落地
星纪魅族以“手机+眼镜+汽车”生态破局中东蓝海
星纪魅族以“手机+眼镜+汽车”生态破局中东蓝海
零跑B01首秀
零跑B01首秀
关税重压下,弱小的零部件供应商能靠谁
关税重压下,弱小的零部件供应商能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