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风集团十四五规划,至2025年将推进实施三个“一百万”,商用车、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其中,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东风集团新能源战略实施的重要业务单元,正在由新能源的生力军向主力军迈进。
这家低调的公司,是由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雷诺公司三方组建,创立于2018年,中方股比为50%,日产、雷诺分别占比25%,总部和工厂都位于东风的“延安”--十堰。
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哑铃型新能源市场结构中,为使小型纯电动车铺天盖地,东风公司在2020年底筹建了东创紫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集商品企划、品牌建设、销售服务等一体化推进东风集团A0级电动车的发展,由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萌兼任其董事、总经理。
一年多来,东创紫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六十余人的团队几乎全年无休,克服了缺芯、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冲击,各项体系已初步搭建完成,东风EV新能源品牌在国内也崭露头角。同时,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22年前2个月国内外市场月均销售突破6000辆。
不过,无论是易捷特、东风EV新能源,还是陈萌,都是一以贯之的低调。
除2021年4月东风EX1上市,2021年10月东风EV新能源与卖好车战略合作两次大型活动外,这是东风EV新能源第三次组织小型媒体活动——东风EX1 PRO上市暨虎曜版发布媒体沟通会。
2022年3月17日周五下午5:30后,陈萌在当天差不多开了10多个电话、视频、线下会议后,来到媒体沟通会现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之前,我不愿意跟媒体多交流,是因为我觉得要做点成绩出来,再跟大家分享,向各位老师学习取经,说的多做的少没用。目前我本人不只是负责销售,也在整个(易捷特)制造公司负责研发、商企、采购,包括其它的一些日常的工作,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借这次东风EX1 PRO上市的机会,很荣幸能和媒体老师多交流交流,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陈萌在开场白中说。
自称农家子弟出身的陈萌自我介绍说,他是80后,2003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进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当过技术员、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一干就是7年,那个时候工作主要是面向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的开发。2010年从神龙公司到了东风集团总部做了5年行政工作。
2015年,陈萌到东风风神做营销工作,先后从数字营销室主任、大客户室主任干起,2017年起升任大客户部副部长,后任新能源营销部副部长。2018年-2020年任新业务发展部总监、部长。
“在2017年新能源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我主动要求去尝试一下新能源业务。虽然很难,从零开始,但我觉得新能源未来是一个方向,就坚定不移地向组织申请去了。”陈萌回忆说。
从2017年9月28日开始,陈萌负责东风风神新能源营销。“基本从零开始。从产品策略到定价到定位到市场推广、销售、售后服务、国地补申报等,一步一步做。”
2020年12月,东风集团调任陈萌负责组建东创紫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划销售东风EV新能源品牌的A0级电动车-东风EX1。“满打满算,我在新能源做了5年,今年是第6个年头。在这方面感触颇深,见证了东风自主新能源乘用车走过的风风雨雨。”
对此,陈萌用6个见证对他过去的经历进行了总结:见证了全国新能源从to C到to B,再到to B又回到to C的一个过程;见证了以前一提到新能源大家都嗤之以鼻,到现在大家都愿意拥抱新能源的一个过程;见证了电池从接近2块钱一瓦时,到了7毛钱一瓦时,现在又快到1块3一瓦时的过程;见证了中国的新能源走向全球的过程;见证了全球的新能源进入中国,被中国市场给完全融合掉又反哺到欧洲的过程;见证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突破了品牌向上的过程
熟悉陈萌的人,知道他性格不是特别拘谨。他常用底层逻辑思考问题。“营销只是最后一个环节,像接力赛一样,前面的商企、研发、生产、制造、采购、质量、财务、人事,所有的环节都ok了,营销作为最后一棒,认真做,结果一定不会差,接力棒每一棒跑开了,最后一棒也就容易了。”
正是基于此,陈萌在到易捷特之前就要求“商企和研发要围绕市场开展工作”。“包括供应链管理也要围绕市场来快速反应,去年经过了芯片危机、疫情停产等一个个大问题,我也参加供应链的管理,从源头抓住,很辛苦,但是也确实很有收获。”
以下是陈萌与汽车商业评论等媒体的交流实录,此处有删节。
1、不做低质低价的产品
提问:同隶属东风集团旗下,东风EV新能源与其它品牌新能源定位有何差别?
陈萌:东风EV新能源是东风集团旗下聚焦于A0级小型纯电市场的业务单元。
我们可以把目前新能源市场看成是一个哑铃型结构:高端车市场空间较大,小型纯电车型比较好入门,这两头都是主攻私人消费市场,增长也很快;中间市场大多是以出租车和网约车为主,即运营车市场。东风集团是把我们作为哑铃的下端,做好这个入门级市场。
需要强调一下,东风EV新能源不做低质低价的产品,因为东风作为一个国有品牌、一个央企,我们拥有50年的造车经验,我们的质量标准不允许我们去做低质低价的产品,因为我们必须坚守我们对质量近乎苛刻的造车理念,回归汽车的本质,还要对自己的品牌负责。
现在东风EX 1得到市场的认同,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同级别车型中,我们的质量水平处于第一阵营,东风EX1同一平台下的姊妹车,预计2022年出口大概是6万辆,去年出口4万多辆,主要出口到了全球对质量要求最严苛的欧洲市场。所以,为了死磕质量,我们几乎不计成本的。
提问:十堰是唯一的生产基地吗,还是全球其它地方也生产?
陈萌:十堰是唯一。易捷特同时可以生产销售多个股东方品牌的车型。对我们来讲,永远都是面向全球市场,这就是我当时提出的后合资时代对我们的启示。
提问:怎么理解后合资时代?
陈萌: 随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核心技术我们已经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再有全产业供应链的制造能力加持,我们已经可以反哺到海外市场,后合资时代话语权正在悄然发生转换。
2、专注小型纯电,品质为先
提问: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今年对公司的经营有何预期?
陈萌:我们要把当期的盈利指标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标想清楚。如果只是想现在的事情不想未来的事情,企业就会失去后劲。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精打细算,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我们的广告投入就很少,但是在质量上、客户满意度上多少钱都舍得花,该花的钱也一定不会省。
跟你分享一个销售领域的经验,公司刚成立,底子比较薄怎么办,当时我们的策略不是全国去撒胡椒面,而是一坨一坨去做。前期我们只做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以点带动全面。
这就好比,这个地方你爱吃川菜我们就做川菜,另外一个地方爱吃粤菜我们就做粤菜,但是全国一道菜,全部都撒胡椒面那就不行了。我们覆盖不了全国,但区域市场做好后,对全国其他市场就会有示范带动效应。
在商企和研发领域同样如此,我们永远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客户,我们还是要抓住我们的重点的目标客户人群和目标市场。
实际上,对整个团队而言,我们最熟悉的就是A0级市场,我们尽量把这个市场做深做透,要专注小型纯电,品质为先。
3、家庭第二辆车
提问:你们认为今年最大的变量是什么?
陈萌:最大的变量是供应链,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的价格已经调整过两次。
我们2020年只有2000辆,去年生产了5万辆,计划今年生产12万辆,我们规模效益也就做起来了。
提问:你们怎么定义代步车?
陈萌:我们东风EX1定位于家庭第二辆车,属于代步车,买这个车首购的比例很低,大概占10%左右。为什么?是因为有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依然有顾虑,选择入门级的新能源代步车,试错成本低,但是在入门级代步车里面,还是要选择质量可靠,满足更多日常生活场景的车,比如我们东风EX1,既支持快慢双充,又能跑300公里,还是五门四座,还能过坎走烂路……我们的很多客户,即使家里有一辆燃油车,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还是使用东风EX1,满足日常代步需求。
提问:我们的用户一般都呈现什么特点?
陈萌:女性客户占比在70%以上。有的家庭第一辆车买奔驰,第二辆车选东风EX1;有的家庭第一辆车是一辆6万多元的燃油车,第二辆车也选东风EX1。我们还发现,随着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增强,消费越来越趋向理性与务实。另外,由于新能源车更像是赋予了驾驶功能的电子大玩具,客户改装的比例几乎可以达到90%。
4、大改动不鼓励,小改进重奖励
提问:与其它新能源汽车相比,东风EV新能源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陈萌:东风EV新能源有如下几个特别的方面:
首先,把质量搞的特别严;
其次,要尽可能地把专项市场做得特别细,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第三,在任何产品设计变更及对目标客户调整的时候,要特别谨慎。我一般说,大改动不鼓励,小改进重奖励,任何一个改动都要能够经历市场的考验,并且在实践中反复论证。
我们一路走来不容易。慢慢从小到大,千万不能因为一个竞争对手做得特别好,或者哪个地方他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导致我们的战略发生变化,我们不能轻易动摇自己的定位。
提问:我们团队的优势是什么?
陈萌:我们团队的优势就是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和坚决执行。股东会对我们经营层充分授权,我们现在是一正两副,一个总经理两个副总经理,我们每天都有沟通会,对工作进行复盘,有任何问题可以立刻决策、立刻执行。
提问:今年大概预计有几款新车?
陈萌:除了刚刚上市的东风EX1 PRO虎曜版,在今年6月底还会上市一款,这款车大概会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发布。
5、聚焦8省市场
提问:您在营销方面有什么心得?
陈萌:从2020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学习和摸索。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去柳州五菱深度学习、调研市场,包括和五菱营销团队面对面地沟通、学习。五菱也是比较开放的心态。我们一致认为,新能源这个行业大家一起来推动,一起把市场做热。还要专注在新能源的某一个区隔,要把这个区隔市场继续深耕下去,做大。
说到新能源市场的A0级区隔,我们认为会长期存在。通过跟五菱、蔚小理学习以及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新能源营销有两个最大的变化:首先,以前传统车的营销是to B,主机厂管好经销商,做B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营销包括新势力造车营销,是厂家直接对接客户。
2020年,我们在集团内提出了OMO(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营销模式,我们把这些学习来的东西运用到公司的整个营销体系搭建,包括客户运营都是按照这种新的模式来做。
其次是渠道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店开得离用户越来越近,这样与用户的触点从以前的低频变成高频了;第二个变化是这些店更小了,运营成本更低,更轻量化。
提问:如何规划渠道?
陈萌:首先在地域方面,我们主要聚焦8个市场,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再加上两广和湖北。这8个省渠道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今年我们在这8个省要达到100%的覆盖,我们进一步把渠道往重点的县级市覆盖到70%以上。
我们现在有2家直营店,武汉一家,十堰一家。除了直营店,我们还会布局加盟店或体验店。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国客户和分销车辆,我们在全国还要设运营中心。这个运营中心就会大一点,它第一个是承载整个售后,第二个是整车及备件中转,第三更多的是一些小的mini店的一些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把原来4S店的功能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