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数年的芯片开发、流片、系统迭代、DV/PV车规级验证和量产爬坡后,禾赛宣布,超高清激光雷达AT128 实现单月交付量突破 10000 台,成为全球首家月交付过万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从开始正式量产,到产能爬坡超过月交付万台,禾赛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这不仅是禾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真正揭开了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交付的序幕。
在全球 L4 自动驾驶领域保持市占率最高的禾赛,凭借过硬的产品力,在 ADAS 前装量产赛道上再次证明了引领市场的实力。
据 Yole Intelligence 今年 8 月发布的《2022 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应用报告》显示,而在众多厂商中,禾赛科技以强劲的实力获得了多个“全球第一”。
在禾赛交出单月交付量破万、全球营收冠军成绩单的背后,付出了哪些努力?
历史上,禾赛已经用 Pandar 系列在 Robotaxi 市场证明了超强的实力。现在,在 ADAS 前装市场,禾赛也有同样的优异表现。
AT128 作为禾赛面向前装量产市场推出的第一款ADAS 远距主激光雷达,虽不是最早进入市场的半固态产品,但一经发布就获得了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等顶级汽车品牌旗下的多款车型定点,成为了绝对的“爆款”。
AT128 被央视网评价为“激光雷达领域的天花板”,被理想汽车 CEO 李想评价为“在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中综合性能最强”。
达到如此强劲的性能,除了禾赛积累多年的光、机、电、软等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之外,主要归功于禾赛独有的芯片化技术。
不同于其他厂商通过减少激光器数量、复杂化扫描模块来降成本,禾赛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保持物理 128 个激光器线数不变,把它们连同数百个元器件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到几颗厘米级别的芯片上。将收发系统高度芯片化的激光雷达成功车规级量产,这件事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
成功实现芯片化之后,首先实现了更高的性能,“真128线”激光雷达所带来的超高点频对周围环境实现了超高精度的扫描,均匀无拼接的点云能够帮助车辆实时“看清”三维世界;其次是实现了更高的可靠性,芯片化大大减少了激光雷达内部元器件的数量、提升了量产可靠性,同时 128 个激光器可以提供更高安全冗余;第三,是实现了更高的量产一致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装调,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有了好的产品,下一步是把它大规模生产出来,才能真正接受市场的验证。
除了芯片化之外,禾赛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自建工厂。
禾赛认为,对于车载激光雷达这个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大规模量产交付的产品而言,快速迭代和质量把控至关重要。因此,禾赛把生产也看作研发的一部分。自建工厂不仅能从源头上把控各个生产环节,还能及时优化和改善生产流程,确保大规模、高质量地生产并交付满足主机厂严苛标准的激光雷达产品。
禾赛工厂采用了业内非常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智慧云服务 MES 中央控制系统,应用大量智能工业机器人,实现了 100 多道生产工序的自动化,包括PCB装配、透镜装配、机械件安装、涂胶、打螺丝、焊接、电子测试、整机测试等。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 90%,平均每 60s 就有一台合格的激光雷达产品下线。
经过几次产能爬坡,禾赛目前的产能已经能够满足已获定点车型的按时、按量、保质的交付,产能爬坡仍在继续。
为了满足未来更大规模的交付需求,禾赛还投资了近 2 亿美元打造了规划年产能超百万台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新工厂预计将于 2023 年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