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会压垮欧洲工业吗?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马晓蕾)    2022-10-20 17:34


欧洲工业马上将迎来一个凛冬。在俄乌爆发冲突之后,能源价格飙升至历史高点,这已然成为一个生存问题。

欧洲工业雇用了约3500万人,约占劳动人口的15%。多家大型企业在10月份发出警告称,能源危机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经济影响。

欧洲工业圆桌会议在给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Charles Michel)的信中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为能源密集型企业设定价格上限,损害将是不可弥补的。”

从表面上看,欧洲工业正在强装镇定,各自炫耀自己的节能措施和其他削减成本的方式。当部分企业希望通过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来挺过这个冬天时,能源危机与绿色变革注定不能共存。

但是已经有证据表明,由于能源短缺,大型企业正在减少一些部门的生产。企业高管称他们有可能永久失去市场份额,并被迫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能够提供更便宜和更可靠能源的地区。

欧洲的政治家们也在敲响警钟。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Alexander De Croo)说:“我们正面临欧洲大陆大规模去工业化的风险。”

节省能源

与此同时,从钢铁到化工,从陶瓷到造纸,从化肥到汽车等行业的公司都在竞相减少消耗,以削减沉重的能源成本,为冬季的天然气短缺做准备。

例如,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正在缩短油漆的保温时间,这一过程占其天然气需求的40%。

图:雷诺在法国弗林斯工厂的油漆车间的技术人员。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缩短加热油漆的时间,以减少天然气需求。

这种生产方法上的创新有望在未来让工厂和生产流程更加高效。但前提是,这些企业必须能撑过这个冬天。

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涨价。总部位于科隆的化学品公司朗盛(Lanxess)将基础价格提高到了35%。

但涨价并不能解决天然气短缺的问题。纸张和包装集团DS Smith已下令工厂削减15%的消耗量,关闭在生产间隙闲置的机器,恒温器也从20度调低到了18.5度。

法国汽车供应商法雷奥(Valeo)已经要求工厂减少20%的能源消耗,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周末停工,并降低恒温器的温度。比利时化学品公司索尔维(Solvay)表示,它正在组织工厂使用替代能源和以柴油为燃料的移动锅炉,以减少30%的天然气消耗。

天然气是欧洲工业最重要的一个能源来源。但天然气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料,用于化工和化肥行业。根据牛津能源研究所天然气研究项目副主任阿努克·奥诺雷(Anouk Honoré)的说法,总的来说,工业消耗了欧洲天然气总供应量的27-28%。

一些公司开始使用化石燃料,这对欧盟的绿色转型计划非常不利。德国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拜耳在2019年宣布计划完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它现在重新启用了煤炭。

目前天然气的替代品异常稀缺。夏季的干旱已经耗尽了水电能力,而法国老化的核反应堆由于长期的停工和维护问题,无法满足需求。

汽车制造商大众最大的沃尔夫斯堡发电厂在未来两个冬天都将使用煤炭,而不是按计划转用天然气。

停产

因此,一些行业在面临严峻的能源价格和消费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已经决定最好的应对方式是简单地削减生产。

投资银行Jefferies的分析师估计,近几个月来,欧洲近10%的粗钢产能被闲置。欧洲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 Mittal)在减产后,预计本季度欧洲业务的产量将比去年减少17%。

金属贸易机构Eurometaux称,欧盟所有的锌冶炼厂都不得不缩减甚至完全停止运营,而该集团已经失去了50%的原铝产量。它补充说,大约27%的硅和铁合金和40%的熔炉也都被停产。

高盛公司估计,除非能源价格得到控制,否则欧洲40%的化学工业有可能被永久关停。

同样的剧情也在塑料、陶瓷和其他高耗能行业上演。咨询公司Rhodium估计,仅五个行业就占了欧洲工业气体需求的大约81%:化学品、钢铁等基本金属、水泥和玻璃等非金属矿物产品、炼油和炼焦、以及造纸和印刷。

在其中一些部门临时停工不仅成本高,还会对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

法国玻璃制造商Arc International的熔炉通常会全天运行,但在今年天然气费用上涨近四倍后,该公司已将九台熔炉中的两台闲置,并延长了另外两台熔炉的维护期。

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霍德勒(Nicholas Hodler)说,由于产品需求突然下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每周停工两天。

大范围的停工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这场危机正在为能源成本较低地区的竞争对手打开大门。意大利陶瓷工业的贸易机构Confindustria Ceramica的主席约翰·萨沃拉尼(Giovanni Savorani)说:“尽管出口量减少是暂时的,但有可能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永久损失。”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在截至2020年的10年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平均比美国高两到三倍。自从俄罗斯开始削减供应以来,这一差距已经扩大到10倍之多。

转移生产

欧洲化学工业贸易机构Cefic指出,自今年3月以来,欧洲首次在数量和价值上都成为化学品的净进口国。

为了不把地盘让给竞争对手,一些公司正在挖掘在欧洲以外的低成本工厂。

一位意大利钢铁业高管说,高能源成本和欧洲的碳税相结合,迫使人们开始寻找其他地方生产钢铁。他说:“过去天然气对总成本的影响是40欧元每吨,现在已经上升到400欧元。如果加上碳税,能源成本的总体影响是600欧元。对我们来说,将生产转移到亚洲更有意义。”

图:索尔维在安特卫普的化工厂里有一堆盐,用于制造氯气。该公司计划使用以柴油为燃料的移动锅炉,以避免使用天然气。

专家警告说,企业被迫从欧洲转移生产的时间越长,一些产能永远不再回来的可能性就越高。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的奥诺雷说,这种情况曾经发生过。

她说:“当欧洲天然气价格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时,有些企业就将产能转移到了价格较低的地区,如中东、北非和美国。”

连锁反应

图:巴斯夫的路德维希港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化工厂,为从汽车制造商到牙膏制造商等行业提供产品。

德国巴斯夫(BASF)的路德维希港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化工厂,是从汽车到牙膏等各种产品制造商的关键供应商,是德国化工行业的引擎。

德国与巴斯夫等工业巨头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即使是设在其他地方的公司也会受到该国天然气定量供应的影响。

Cefic的理事长马可·门辛克(Marco Mensink)说:“如果德国的化学工业出现问题,三周后欧洲的每个供应链都会出现问题。”

沃尔沃和拜耳等公司已经开始囤积零部件和材料,以防供应商出现问题。

德国企业占欧洲已售工业产品价值的27%,处于第一线。今年年初,德国50%以上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工业占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

德国政府最近公布了一项2000亿欧元的支持计划,以抵消家庭和企业的高能源成本。但像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这样的德国制造商在危机持续的情况下可能采取更激进的行动。

该集团已经将生产转移到其位于杜伊斯堡的旗舰工厂,该工厂依靠自己的能源网络运行,对天然气的依赖性较低。该公司表示,如果能源费用继续上升,它也准备关闭个别工厂。

蒂森克虏伯称:“天然气和电力的成本对钢铁业等能源密集型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

其他国家可能没有德国的工业实力,但它们的经济和就业更加依赖制造业。经合组织估计,波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瑞典、芬兰和意大利北部在天然气密集型部门的就业比例最高。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能源需求上升,所有这些国家都在争相为工业和公民提供支持。但许多公司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个冬天,预测会出现更加严峻的情况。

“真正的问题是在2023年是否会看到能源成本的大幅增加。” Arc公司的霍德勒说,“我们不可能将所有额外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编辑推荐
沃尔沃于柯鑫:从产品安全到消费安全
沃尔沃于柯鑫:从产品安全到消费安全
半年卖出135.5万辆,长安汽车凭什么?
半年卖出135.5万辆,长安汽车凭什么?
为什么说乐道L90没有竞品?
为什么说乐道L90没有竞品?
新央企首款新车,长安凯程V919全球上市,凭实力重塑轻客市场
新央企首款新车,长安凯程V919全球上市,凭实力重塑轻客市场
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公布,宁德时代挺进前五
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公布,宁德时代挺进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