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2025年8月的第一周,特斯拉仿佛驶入风暴眼。
8月6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公司正训练一款参数规模约为现有版本10倍、视频性能大幅提升的新一代全自动驾驶(FSD)模型,并有望于下月末向公众发布。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此次升级不仅会极大增强FSD系统对道路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将显著提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未来的完全自动驾驶铺平道路。
然而,美国市场却给特斯拉接连出“下马威”:佛罗里达州陪审团在8月1日裁定,特斯拉对2019年一起致命车祸负有部分责任,需赔偿受害者2.43亿美元(约人民币17.5亿元);8月5日,股东们也对马斯克“吹嘘”的Robotaxi业务安全性发起诉讼。
屋漏偏逢连夜雨,7月7日至7月21日期间,美国盖洛普公司进行一项民调,结果显示马斯克是“美国人最不喜欢的公众人物”。8月6日,当有人向特朗普抛出“如何看待马斯克受此殊荣”时,他的回答是:“马斯克是个好人,尽管他有过糟糕时刻。”
如今,“好人” 马斯克官司缠身。死亡事故引发的巨额赔偿、资本市场的信任崩塌,与技术狂飙的宣言形成激烈碰撞。他所领导的这家市值曾破万亿的明星企业,正被推向自动驾驶史上最危险的十字路口。
2.43亿巨额赔偿案
这场风暴的序幕,由一宗牵动行业神经的天价赔偿案率先拉开。
8月1日,佛罗里达州一场备受瞩目的审判结果出炉:陪审团判定几年前一宗Model S致命车祸中。事故发生在2019年8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以96公里/小时冲过T字路口时,22岁的Naibel Benavides被撞飞23米当场死亡,其男友Dillon Angulo则因事故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2.43亿美元的赔偿金中,包括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的补偿性赔偿金(其中特斯拉需承担33%的责任)以及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惩罚性赔偿金。
这是涉及特斯拉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的事故中罕见的胜诉案例。
这次案件的争议在于驾驶员行为与系统责任的界定。司机George McGee承认事发时正低头捡拾滑落的手机,但他坚持以为Autopilot“会在紧急时自动刹车”。
这恰恰戳中原告律师的核心指控,特斯拉明知系统仅适用于封闭高速公路,却放任其在城市道路激活;马斯克公开宣称“Autopilot比人类更安全”的营销话术,更模糊了技术责任边界。
法庭证据显示,事发时车辆不仅超速,更暴露Autopilot对静止障碍物的识别缺陷,而用户手册中“需保持专注”的免责声明,在铺天盖地的自动驾驶宣传面前苍白无力。
特斯拉随后迅速表示将对该裁决提出上诉,并重申“事故责任在于驾驶员”,称陪审团此举将阻碍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这一巨额赔偿判决,也向市场传递了对特斯拉Autopilot技术的严厉警示。路透社指出,公众对这一判决的反应很可能促使监管机构要求在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市场之前做更多尽职调查。法律专家认为,此案可能会引发更多诉讼,使未来类似事故的和解成本上升。
尤其对于马斯克提出的Robotaxi计划而言,前景黯淡。分析认为,此次负面判决的时机对特斯拉非常不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安全性的质疑。
换言之,当特斯拉急于推动自动驾驶革命时,这起判决无疑为其愿景蒙上阴影,给投资者和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特斯拉的“Robotaxi之困”
另一起诉讼也紧随其后。
或许当马斯克在奥斯汀街头测试Robotaxi时,他万万没想到,车载摄像头记录的画面会成为股东诉讼的“铁证”。
8月5日,一份由股东德尼丝·莫兰德(Denise Morand)发起的集体诉讼在德州奥斯汀联邦法院提起。起诉书指控特斯拉和马斯克涉嫌证券欺诈,称公司及CEO在自动驾驶技术,包括Robotaxi服务的安全性和性能方面作出夸大宣传,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
该案背景是6月底特斯拉在奥斯汀公开测试Robotaxi时所暴露的各种问题:测试视频显示车辆出现超速行驶、突然急刹、冲上人行道、偏离车道以及在多车道上不当放乘客等多项严重安全隐患。
短短两天内,特斯拉股价应声下挫约6.1%,市值蒸发近680亿美元,这足以说明市场对自动驾驶安全的担忧有多深刻。
股东们认为,无论是马斯克4月电话会议上信誓旦旦要在6月将Robotaxi投放奥斯汀的表态,还是特斯拉宣称自动驾驶技术可“安全且可规模化跨地域部署”的言论,都被事实证明过于乐观甚至欺瞒。
诉讼爆发同日,加利福尼亚州机动车管理局(DMV)指控特斯拉在Autopilot和FSD功能宣传中“系统性误导消费者”,这对计划年内在加州开通旧金山至圣何塞80英里Robotaxi服务的特斯拉堪称当头棒喝。
更严峻的是,联邦法院对安全问题的认定可能直接影响各州监管审批——特斯拉在加州、内华达等关键州的运营许可正悬于钢丝。
以上两起案件交织发酵,无疑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法律和舆论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质疑早有先兆。去年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就曾起诉特斯拉,指控其虚假宣传Autopilot和FSD具备“自动驾驶”能力,试图暂停其在加州的销售资格。
虽然马斯克和公司目前继续为Autopilot一词辩护,声称监管部门此前从未明确禁止使用这一品牌,但公众质疑和监管怀疑早已形成共识。
如今,连曾被视为特斯拉护身符的“自动驾驶”营销标签,也被推上风口浪尖。连续的判决和诉讼要求特斯拉拿出更多证据来证明其技术安全可靠,否则不仅可能遭遇更多赔偿,还会给自动驾驶业务推广蒙上阴影。
马斯克仍打算猛踩技术油门
然而,风暴中心,马斯克却抛出更激进的技术宣言。
8月6日,他在X平台宣布:“特斯拉正训练参数规模扩大10倍的新FSD模型,视频压缩损失大幅改善,若测试顺利下月底发布。”
这一升级若按计划推行,不仅能够提高FSD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还将为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的技术落地打下基础,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对手的差距。
正如马斯克此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所说:“自主驾驶才是我们的未来故事”,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自动驾驶叫车服务推广到半个美国。
这背后有着自身的商业逻辑,FSD已成为特斯拉转型“科技公司”的核心筹码。
最新财报显示,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24.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全球交付量也同比下滑了13.5%。
分析人士指出,在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美国政府削减电动车补贴的大环境下,特斯拉的传统汽车业务增长乏力。
在这种困境下,FSD和Robotaxi被视为扭转困局的“救命稻草”。
据路透社报道,“扩大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对特斯拉至关重要,因为该公司面临着传统电动车需求下降和马斯克言论引发的抵制”。
马斯克本人也坦言,公司需要度过“几个艰难季度”,直到明年下半年自动驾驶商业化带来新的营收增长。
不过,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仅靠技术宣传难以改变特斯拉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尽管公司在FSD路线上持续投入,但一连串的负面事件也正在削弱市场对其自动驾驶能力的信心。豪言“夏季在奥斯汀部署机器人出租车”的承诺并未完全兑现,反而演变成股东诉讼的导火索。
这种技术激进主义与现实困境的反差,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之路更显矛盾。
可以说,这位科技巨头的自动驾驶之旅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马斯克未来的每一次技术宣称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法律和市场的双重考验。特斯拉能否在这场风暴中平稳转舵,迎来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仍然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