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何以在“穷国”狂飙?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张诗婕)    今天 13:48

作者 / 张诗婕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速度,远超预期。作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挪威拥有全球最高的电动车普及率。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2024年,挪威近90%的新购车辆为电动车。

然而,正当人们把视线聚焦在发达国家的电动车市场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悄然迎来电动车的爆发式增长,电动车普及率紧随挪威之后的是新加坡、埃塞俄比亚和尼泊尔。

新加坡向电动车的转型并不令人意外,该国平均收入较高,再加上政府的激励政策以及日益完善的充电网络,降低了购买与车辆充电的难度。

但如今,当埃塞俄比亚出台全球首个燃油车进口禁令,尼泊尔以76%的新车电动化率创下新纪录时,不由得让我们思考:这两个GDP总和不及挪威十分之一的国家,为何在电动车的普及方面远超许多发展中国家?

尼泊尔:能源危机催生电动革命

尼泊尔的电动化转型,很大程度上是被一场能源危机“逼”出来的。2015年,印度对尼泊尔实施经济封锁,切断石油供应,这对严重依赖进口燃油的尼泊尔来说犹如一记重创。这场危机让尼泊尔深刻认识到,过度依赖进口燃油,不仅在经济上负担沉重,更对国家安全构成巨大隐患。

面对危机,尼泊尔政府开始寻求破局之道,一系列极具颠覆性的政策创新应运而生。一方面,大幅提高燃油车进口税,税率飙升至180%,让进口燃油车价格变得极为昂贵;另一方面,对电动车则给予极大的政策优惠,最高可达40%的关税减免。这一高一低的税率设置,瞬间改变了市场的经济逻辑,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得不重新权衡利弊。

与此同时,尼泊尔充分发挥自身的能源优势。尼泊尔境内多山,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其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100%。政府以此为依托,大力投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充电网络,让电动车充电变得更加便捷,并且通过优惠电价政策,将电动车的使用成本降低至燃油车的五分之一。

这一系列政策与资源的协同发力,使得尼泊尔在电动车领域走在了许多发达国家的前面。到2024年,尼泊尔新车市场中电动车的占比高达76%,且电动车占新购商用车的50%。尼泊尔政府计划到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私人乘用车25%的目标,并力争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90%。

埃塞俄比亚:禁燃油车进口,电动化突飞猛进

埃塞俄比亚的电动化之路展现了另一种大胆且具有远见的尝试。2024年,埃塞俄比亚实施了全球首个燃油车进口禁令,这一举措看似充满风险,实则深刻反映了该国的现实需求。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长期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老旧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其中的主要源头。而燃油的进口不仅对环境构成压力,也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外汇储备,燃油进口占据了埃塞俄比亚外汇支出的约30%,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在此背景下,埃塞俄比亚政府决定通过立法彻底切断燃油车的进口渠道,全面推进交通的电动化。

这一“断后路”的大胆尝试,迅速在市场上产生了效果。埃塞俄比亚政府的官方数据显示,当前该国约有8.3%的车辆(约10万辆)为纯电动汽车,这一比例使其在非洲国家中遥遥领先。埃塞俄比亚设定的2030年50万辆电动车上路目标,从当前的市场推进节奏看,正展现出相当明确的可达性。

这种由政策强力驱动的转型加速度,与欧美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欧美早于数年前便提出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规划,但从当下的落地进度与市场反馈来看,其政策愿景与现实推进之间正在拉开差距。

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全球机遇

深入探究尼泊尔和埃塞俄比亚的电动化转型历程,会发现它们背后有着共同的底层逻辑。

这两个国家都没有遵循传统的“先富后绿”发展路径,而是将电动化视为重塑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发展自主性的战略工具。尼泊尔利用关税政策,巧妙激活本国水电优势,将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埃塞俄比亚则通过禁令,倒逼国内产业向电动化方向转型,以政策力量推动市场变革。

本质上,它们都是通过制度创新,来弥补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短板,打破了电动化进程完全依赖GDP的固有认知。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电动化转型的进程中一路“狂飙”,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无疑扮演了关键角色。

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8月11日的报道揭示了当地电动车市场的变局:曾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电动车,正被中国车企逐步挤出舞台中央。在2024至2025年,尼泊尔全年售出的16701辆电动车里,中国品牌以 13338 辆的销量拿下79.86% 的市场份额,不仅甩开印度品牌等竞争对手,更以绝对优势重塑了当地电动车市场的结构。

中国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电动车制造能力,而且具备价格竞争力,这使得中国电动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中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在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国,中国电动车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充足供应,正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可能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电动车发展的“领跑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不仅为这些国家的快速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供应保障,更在全球绿色交通的未来发展中具备巨大的合作空间。

未来,通过开展本地组装合作、协同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援助和融资支持等方式,中国可以帮助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进一步强化电动车产业基础,推动绿色交通在这些国家走得更稳、更远,实现互利共赢的绿色发展新局面。


编辑推荐
特朗普高调官宣,日本汽车股应声暴涨
特朗普高调官宣,日本汽车股应声暴涨
捷豹路虎全球CEO马戴尔年底退休
捷豹路虎全球CEO马戴尔年底退休
一条没有汽车的广告,引爆总统骂战
一条没有汽车的广告,引爆总统骂战
谁弯腰了?奔驰宝马还是丰田大众
谁弯腰了?奔驰宝马还是丰田大众
汽车巨头电气化“大撤退”
汽车巨头电气化“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