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韩国在美合资电池工地遭突查,475人被拘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莫莉)    今天 15:47

作者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一场被称为“美方最大单点移民执法”的突查,让现代-LG的43亿美元电池项目按下暂停键,并震动韩美汽车圈。

2025年9月5日,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HSI)在佐治亚州埃拉贝尔(Ellabell)现代汽车集团Metaplant园区,对现代-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合资电池项目HL-GA Battery Company施工现场实施执法。

据了解,执法当日拘留475人,多数为韩国公民。执法方将其称作历史上单一地点规模最大的移民执法之一,导致电池项目施工暂停。

就汽车产业而言,整车端仍维持生产和办公秩序,但电池合资项目节奏被迫踩刹车,短期内将考验本地化电池匹配与合规管理能力。

随后,相关部门与企业先后发声:9月8日,韩国政府称与美方达成释放安排,并争取后续再入境可能,美方则表示还将扩大对雇主的执法。

截至美东时间9月8日,涉事人员身份审查、遣返、自愿离境流程以及对涉事的调查仍在推进中。

突袭背后

这次突袭并非“临时起意”。

9月5日,美国司法部南佐治亚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发布通报称,行动代号为“低电压行动(Operation Low Voltage)”,由HSI牵头,依据联邦搜查令在HL-GA工地集中收网,方向锁定“雇用无授权劳动者”的刑事线索。

根据通报,当日累计识别并拘留475人,目前调查仍在进行。

同日,HSI佐治亚负责人史蒂文·施兰克(Steven Schrank)在发布会的采访中称,这是该体系历史性单点大规模执法之一,核心目的是“为守法企业与本地就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从媒体发布的现场画面看,现场部分工人被上铐带离,工地秩序由执法人员接管。

9月6日,美联社与CBS等媒体报道称,多数被拘者为韩国公民。媒体还披露,部分人员涉及签证逾期、短期签证或者免签,从事被认定为“工作”的活动,也有少数非法入境情形。而总承包、分包、次级分包链条被列入重点审查对象。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韩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

韩国方面称已与美方谈妥释放安排,计划在行政流程完成后以包机接回韩籍被拘人员,并推动后续再入境可能性,期间对美方公开发布拘捕画面表达“遗憾”。路透社报道称,预计约300名韩籍人员将被释放并返韩。

与此同时,涉事企业也纷纷对外发声并启动内部审查。

现代汽车对外表示,据目前掌握,被拘人员并非现代直接雇员,公司将对供应商与分包商展开逐层合规审计。现代北美制造负责人Chris Susock称将“接管园区整体治理”。

LG新能源称其员工及合作公司员工被带走调查,公司暂停多数赴美差旅并召回在美派驻人员。

根据路透社报道,目前,韩国媒体与公司口径进一步称,被拘者中有47人为LG新能源员工,约250人为合作方人员。

美方则在多个层面释放出坚决执法的信号。

9月8日,当被问及是否担忧执法冲击外资信心时,特朗普强调,欢迎外资与技术,但必须遵守美国移民与用工法律,“要雇用并培训美国工人”。

同时,路透社引述执法高官称,美方将把针对雇主的执法常态化并扩大。

事件也在社区层面掀起波澜。当地与全美多家媒体的持续报道强调,此次突查直接使电池项目施工暂停,园区节奏需要在合规清查后重新排程。

据华尔街日报,本案的“要害”并不是态度之争,而是一次对签证类别、用工授权与承包链治理的硬核校验:当短期商务、培训签证被用于“实质性工作”时,极易被认定为用工不合规,这正是执法落点所在。

产线、补贴与合规

这场执法风暴的背后,是佐治亚超级工厂在电动化战略中的关键地位。

佐治亚的Metaplant是现代在美的电动化“超级工厂”,被州政府称为全州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发展项目之一。目前,整车端IONIQ 5已在当地投产并交付,IONIQ 9三排纯电SUV在今年春季进入量产,园区按规划还将于2026年导入首款起亚车型。

直接的变量在电池合资项目本身。2023年5月,现代与LG新能源成立HL-GA Battery合资公司,总投资约43亿美元,目标30GWh年产能,公司官网的最新时间表为“2026年初投产”。

这意味着电池项目一旦波动,整车端在一段时期内可能被迫外采电芯、电池包,从而增加成本与排程不确定性。

在美国市场,“合规与补贴”是另一关键维度。按照《通胀削减法案》(IRA)及其落地细则,新车税抵30D由“关键矿产”与“电池部件”两部分构成,各占3750美元。同时实行“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限制,2024年起含有FEOC生产、组装电池部件的车型不合格,2025年起含有FEOC关键矿产的车型也不合格。

对在佐治亚生产的车型而言,电池本土化、供应链溯源与承包链合规是税抵资格的三个必要标准,缺一不可。

根据路透社分析,这次事件的“连锁反应”将体现在三个具体层面:

首先,用工核查机制需升级,承包、分包、次级分链条中的I-9核验、工卡与签证管理,须从“文件备案”转向随机和外部抽查,杜绝以短期签证承担实质性工作;

其次,技术支援与签证类型必须匹配,安装、调试等工序应尽量本地化,必须外派的技术人员应优先使用可就业类签证,而非借助B-1或免签途径“硬上”;

最后,建立执法中断应急预案,对关键工序设置可替代人手与缓冲时间,降低项目停工风险。

这些调整不仅关乎复工进度,也直接影响车型是否符合税收抵免资格及交付周期。

9月8日,多家媒体进一步指出,尽管园区整车产线仍在运转,但电池侧施工暂停与人员重配将对本地化电池匹配形成短期扰动。地方政府仍将该园区视为带动上下游配套的“样板工程”,关键在于承包链合规复核与合规派驻能否尽快恢复常态。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美国强调“公平竞争环境”与“保护本地就业”,而韩国在意“投资与执法的协调”。

当“制造业回流”的政策目标遇上“熟练劳力短缺”的现实,真正决定项目节奏的,就是把签证与用工的红线划清楚、把承包链的合规责任压实到位,这也是此次风波给跨国车企与电池企业最务实的提醒。


编辑推荐
成都车展上的零跑汽车,瞄准慕尼黑
成都车展上的零跑汽车,瞄准慕尼黑
智驾巨头宣传“翻车”
智驾巨头宣传“翻车”
预售价10.29万元起,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开启预售
预售价10.29万元起,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开启预售
专为全球主流家庭打造,长安第四代逸动7.29万元起
专为全球主流家庭打造,长安第四代逸动7.29万元起
一辆“划时代电混家轿”该是什么样?吉利银河星耀6给出了答案
一辆“划时代电混家轿”该是什么样?吉利银河星耀6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