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陈斌波时代,接棒者郑纯楷的四个挑战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孟为)    18年1月2日 09:34
 
“我们有个远景目标, 2023年达成100万辆是我们的梦想,但是梦想太远。我经常开玩笑说,那时候我肯定不在这个位置上了,2023年我59岁,快要退休了,我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
 
 
这是《汽车商业评论》2017年7月13日在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希尔顿酒店一楼咖啡厅采访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时记下的一段话。
 
未曾想到,168天后,一纸调令就让他离开了任职8年的岗位。
 
2017年12月28日,有消息传出,陈斌波将不再担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另有任用;接替他的是东风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郑纯楷。
 
2017年三次上调销量目标,冲击71.4万辆,这是东风本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这个时候离开,人们不仅替陈斌波发出唏嘘。
 
 
但把东风本田从“小市场大份额”的企业带到“大市场大份额“;从CR-V的单级产品到今天CR-V、思域、XR-V三架产品马车;从只有一座工厂,24万辆产能到布局三座工厂,满足100万辆产能需求,这个最好的时刻也同样是对他8年工作成绩的最好脚注。
 
与陈斌波出身营销的背景不同,郑纯楷则是技术专家。
 
他不仅曾供职于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还主导了风神产品的开发,并在东风乘用车任职期间负责质量、生产工作,帮助东风风神品牌建立了良好的质量体系。
 
郑纯楷曾表示,作为管理者,他信奉无为而治,只管大方向。但需要他亲力亲为时,他也会带着团队成员冲上去,教他们怎么做,同时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对于企业运行基本方法已经形成,产品也正处于上升期的东风本田来说,这次管理层的更替不会带来较大的波动。但对于郑纯楷来说,他却需要面对更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如何实现百万辆的目标。
 
尽管东风本田规划到2023年才实现百万辆目标,但在自己任期内达成或者让这个目标距离更近,都是未来人们衡量郑纯楷执掌东风本田的硬指标。
 
其次是破解东风本田的轿车魔咒。
 
当下,虽然东风本田形成了CR-V、思域、XR-V的核心产品阵营,但哥瑞、竞瑞、思铂睿等轿车产品的销量仍然低迷,也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尽管SUV市场在未来几年仍有空间,但轿车的全面崛起可能才是东风本田达成百万辆梦想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是如何提升本土研发能力。
 
在陈斌波过去8年的工作中,他一直希望能够打造东风本田自己的整车研发能力,以及实现零部件的本土化开发,而不只是一直沿用本田的体系,但进展依然缓慢。
 
同时,本田虽然将全球产品的研发的重点放眼中国市场,但其全球车型已经通过双车策略陆续引入中国市场,后续更加贴近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则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合资公司来更好地完成产品定义和开发。
 
而作为技术出身的郑纯楷也有着同样的情怀。他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自己研发的自主发动机用给合资产品。
 
因此,无论是从继续推动企业发展,还是自己的梦想来看,提升东风本田的本土研发能力都将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
 
最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双积分政策,目前东风本田旗下只有思铂睿·锐混动和CR-V锐·混动两款混合动力车型。
 
2018年,东风本田即将布局首款电动车产品,未来打造怎样的新能源产品阵容,以及如何积极推进电池等混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也将是他面临的挑战。
编辑推荐
游戏巨头Unity的汽车版图:数字孪生工厂、座舱、车载游戏
游戏巨头Unity的汽车版图:数字孪生工厂、座舱、车载游戏
安利捷汽车与吉利汽车将在波兰推出新能源乘用车
安利捷汽车与吉利汽车将在波兰推出新能源乘用车
耐世特:有信心成为中国市场的行业首选供应商
耐世特:有信心成为中国市场的行业首选供应商
丰田,从老字号到新顶流
丰田,从老字号到新顶流
跨国企业与本土供应商:中国方案,全球战场
跨国企业与本土供应商:中国方案,全球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