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1日,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把握全球变革趋势提升高质量发展”。
在今天举行的高峰论坛上,行业内的协会专家、学者、领导以及中外车企高管就定义未来引领变革;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与政策环境;绿色能源、大数据与电动车协同发展;全球智能汽车峰会;优化电池产业链助力电动汽车普及化;突破核心技术占据产业中高端;绿色共享引领城市交通变革等议题做了丰富的发言,《汽车商业评论》从这些演讲中摘录出精华语录,以餮读者。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 瞿国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信部一直坚持标准先行,累计发布了涉及整车制造、电池、充电接口等100多项标准,未来还将加快更多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其中有关新能源汽车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是工信部目前的工作重点。
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未来将继续坚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举的发展路线,以快速降低油耗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事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在新能源领域的具体目标上,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要达到200万台,累计销量要达到500万辆,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将达到20%。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长明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最新的判断,主要是两个观点。其一,三大政策(高额补贴、牌照限行优惠、部分领域政府直接干预)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但我判断政策驱动的市场不久就将遇到发展的瓶颈。
其二,新能源汽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就是新体系的电池要得到突破;第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解决充放电速率的问题。
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 董海洋
一汽集团在1998年进入新能源领域,是最早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厂家。我们东北有一句很通俗的说法,一汽往往是起床起得最早,起来一看大家都在睡觉,回头又睡觉了。再一觉醒来,发现大家都起了,自己倒成了起得最晚的一个。这是一汽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包括智能网联方面所面临的窘境。
1月8日,徐董事长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新红旗的品牌战略,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具备L5的自动驾驶的能力,到2023年红旗要实现全面电驱化,2028年一汽旗下所有的乘用车要实现全部的电驱化这样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五年,一汽围绕着A00、A级、B级、C级和D级的产品,建立自己的纯电动的平台。在销量目标方面,我们力争到2021年进入中国的新能源销售的第一阵营,也就是前5名。
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电池方面我们是1235战略。1,我们要建立一个工业园区;2,我们会选择两个优秀的资源;3,我们要建立48伏包括PHEV、混合动力、纯电三个电动平台,以及五款电池。
在电驱方面,我们用拳头来代表我们的战略,我们有五个拳头产品同时收益,包括战略性的合作。整个电机从80千瓦到240千瓦,包括大功率电池,我们的绕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
在智能网联方面,一汽集团在徐留平改革之后,分别设立了两个办公室,一个新能源办公室,一个智能网联办公室。同时也设立了两个独立的研发院,一个叫新能源院,一个是智能网联院。在北京、上海、慕尼黑,包括美国的硅谷都在平行布局,来吸纳各地的人才。
红旗率将先实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今年10月份将推出一款4.5米左右的纯EV平台,续驶里程在310公里左右。到明年国庆,将利用红旗平台推出一款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秒到8.5秒。到2020年上半年,计划推出一个全新的FME平台的电动车,到2025年全系将有15款红旗的电动车。这仅就红旗品牌而言。
小鹏汽车创始人、总裁 夏珩
小鹏汽车不是要做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因为仅仅做这个对我们来说肯定没有机会。我们的定位是什么?要以科技改变出行为愿景,致力于传统汽车的技术积淀和互联网行业技术思维的融合,我们要做的是全球智慧出行的运营商和制造商。
互联网汽车带来的核心变量是什么呢?一是互联网基因;二是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三是用户参与;四是心存敬畏,跨界融合。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江明
为什么要进入汽车行业呢?我们认为,第一,技术的更迭是整个行业变化的开始,第二,无论是苹果也好、阿里巴巴也好、滴滴出行也好,都是外来者颠覆了这个行业;第三,一个行业的变化从起始到最终完成基本上需要10年的时间。
对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来说,技术一定是先行的,对于企业的理解,我们认为传统汽车行业是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集成商的一个整体。二是后端;三是产品端。
对于汽车来讲,最能颠覆汽车行业的就是智能驾驶,这是整个核心的焦点,如果实现,汽车就变成了只有四个轮子的新物种。
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 朱军
现在三电技术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体系化“三电”开发能力,集成开发控制。现在市面上卖的电机、电池、整车控制的软件,都是我们自主开发的。
上汽提出了新“四化”,电动化是一切的基础,网联化是一个条件跟手段,智能化是一个发展的目标,共享化可能是跟用户市场的情况变化导致的一个过程。
上汽2018年计划能够卖1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里面除了现在几款在销售的主力车型以外,今年上半年还有两款车推向市场,下半年推出第三辆。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Tobias Brunner
燃料电池是未来发展方向,未来会专注电堆和电驱动技术研发。我们将上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SUV,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会有新产品发布。
产品将会非常具有效益性,减少重量,压缩降低氢能密度,70MPa降低到35MPa、50MPa,是未来数年努力的方向。预计2025年完成制氢加氢和燃料电池动力技术。
此外,全新的氢能技术研究中心很快投入使用,有很多燃料电池设备设施和测试设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发展电动汽车需解除“四大焦虑”。即里程焦虑、安全焦虑、充电焦虑、价格焦虑。
要用成熟的电池,发展安全节能减排的电动汽车,这是一个原则,不应该改变的。技术路线,要以微小型纯电动汽车为突破口,大中型车发展纯电驱动的增程式。
拜腾汽车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戴雷
拜腾是一台智能互联设备,是一间豪华的起居室、也是一辆纯电动汽车,起步价在人民币30万元左右,我们将提供两种配置,最高续航里程分别为400公里和520公里,快充模式下只要30分钟就能充满80%的电量。
今年的CES上发布了首款SUV车型,今年在北京车展上将与中国用户见面。拜腾第一款量产车的上市发布也在筹备当中,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此外,第二款产品,一辆智能互联终级轿车也会在今年年内亮相。
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惠南
关于未来的路线,广汽新能源坚持以EV为主,PHEV为辅的战略。同时一定要同步加大发展智能网联。
广汽现在已经跟中移动、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南方电网签了合作协议,共同发展新科技产业。同时本公司也会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按照广汽新能源智能网联的规划,今年将实现全无人驾驶车的示范运行,GE3过几个月就可以上市。在智能无人驾驶方面,广汽也是走得比较靠前的。
宇通客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飞强
宇通在新能源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已在国内320多个城市累计推广85977辆新能源客车,其中2017年宇通新能源客车销量是24865辆,行业内的份额继续扩大。
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整个产业链,特别是价值链来分析是有很多挑战的,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电堆成本高、车载氢系统成本高、燃料系统成本高,同时导致了整车成本非常高,氢能方面就是氢气的使用成本也很高,加氢站和运营的成本也很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进华
我国在“电电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具备一定特色,作为起步期推动燃料电池商业化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氢能燃料电池由于它的特殊优势,续时里程、加氢速度、成本优势,决定它在重载、长距离、大型的车辆中一定会有重要应用。2020年后,特别是财税政策调整后,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
同济大学教授 章桐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没有放弃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中国在这一块也没有放弃,但是力度其实远远不够。
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中小型汽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对于长途的特殊用车来说,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有其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可以弥补在快速充电和车辆之间的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勇
化石燃料时代向绿色能源时代的转变是必然的,主要是两个转变:一个是化石能源消耗向绿色能源再生转变,另一个是从高碳燃料向低碳燃料转变,所以本质上是燃料的加氢减碳过程。
现在整个央企已经开始行动,特别是以神华国际能源投资集团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做了四个方面的大布局: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任务,包括投入氢气运输、存储和加速的各种装备的基础建设,也包括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 王秉刚
电动汽车使用过程零排放大家是一致的,但是它的电力生产过程,包括电动汽车本身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排放,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两个过程,能源生产过程和汽车生产过程全生命周期做排放评估,我们才能够科学地来评价电动汽车是不是清洁的,所以我们要建立全生命周期分析的概念。
我们提出一个叫排放因子的概念,就是每消耗一个单位能源产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排放量。就是汽车每行驶一公里,造成整个生命周期产生多少排放,燃油车也是这样,每走一公里产生多少排放。
排放因子应该包括碳排放因子,二氧化碳排放,还有有害物质排放因子,尤其是对雾霾有直接相关的排放物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实验室主任 孙逢春
电动汽车充换电目前在中国一直存在争论,充电或者电能补充定义为三个方面:慢充、快换、快充。我个人认为,这三条技术路线将长期互补、并存,在它们各自的市场适用范围内或用户适用范围内长期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