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有着30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王向银以联合创始人兼CEO的身份加盟绿驰汽车,也开始了他对这家造车新势力战略和发展路径的重新梳理。
2月28日,绿驰汽车在北京举办的新春媒体沟通会上,王向银首次就绿驰汽车在顶层构架、产品组合规划、商品开发模式、营销与智能出行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披露,并描绘了未来将绿驰汽车打造成为"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的愿景。
《汽车商业评论》也从中将一些外界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
谁是绿驰汽车?
从绿驰汽车透露的顶层构架来看,它的母公司为在香港注册的绿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其全资子公司上海绿驰汽车有限公司将和另外一家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上海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是未来绿驰汽车产品制造、商品智造、国内外营销、产业合作以及构建共享出行、汽车租赁等服务的主体公司。
在实际运作中,王向银将过去他在福田汽车任职期间熟悉的"职能+事业部"两级管理机制引入到绿驰汽车。
什么是第五模式?
绿驰汽车认为,在诸多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中,大体可以将进入者划分为传统车企、设计/零部件企业、跨界进入者及低速电动车企四大类。
而绿驰汽车则是基于销售通路、智能出行为核心竞争优势,全面服务"打造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的第五模式。
王向银介绍,在2017年下半年,绿驰汽车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投放共享车辆4500辆。它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共享城市范围扩增到300+,其中每个城市拥有共享车辆500-1000辆、分享车辆1000-5000辆,预计将服务30万-100万会员用车;五年内绿驰出行平台运营车辆总数预计将达到102万辆,其中共享运营车辆52万辆,由绿驰销售的分享运营车辆50万辆。
依托于智能技术的发展,绿驰汽车未来还将涵盖车辆的购买、使用、保养维护、保险与驾驶管理、车辆出售与报废等五大阶段的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移动生活场景中的健康管理、移动办公、汽车社交、消费购物、影音娱乐及家居互联等多个领域与新造车、共享出行等形成完整的智能移动生活共享生态圈。
技术从何而来?
王向银表示,绿驰汽车在整车研发中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布局,以意大利都灵工程中心为基础,英国考文垂和美国硅谷为辅助,形成全球创新中心,进行全球平台架构及模块化、智能驾驶研究及电机技术开发。
同时,绿驰汽车以上海研发总部为核心,北京未来院、无锡研究院等专业协同,打造国内工程中心,进行工程转化应用实施,重点进行整车集成、系统开发及试制试验。
并且,绿驰汽车积极整合国内和海外各系统技术专家资源,形成全球联合创新团队,重点提升三电软硬件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轻量化设计及整车集成技术能力。
生产资质和产能如何实现?
绿驰汽车将它的制造规划分为三种模式,即合作定制、共享制造和新建智能化工厂。
合作定制是指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与其他车企针对产品进行深度定制,合作生产绿驰专属产品;共享制造是指充分利用其他车企现有产能,深度合作,共享工厂的制造资源;新建智能化工厂则是建设可实现生产定制化、精准化、数字化及节能环保等领先制造工艺的智能制造基地。
目前,绿驰汽车已经规划了建设北部基地、中部基地、东部基地三个国内制造基地以及意大利定制车型制造基地,这些基地将从2019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到2023年,四大生产基地规划产能为55万辆/年。
生产什么产品?
王向银告诉《汽车商业评论》,目前绿驰汽车已经规划了CC-Platform (城市车平台)、M-Platform (主流平台)、S-Platform (超级平台)三大平台,协同发力进军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覆盖微型、紧凑型及中型的全系列产品,全方位满足绿驰出行和绿驰分销在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群体对高性价比、中高端及高端产品,以及不同层级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移动生活需求。
其中,CC-Platform (城市车平台) A00/A00+/A0-级纯电车型将推出3门2座及3门4座车型,并分别于2019年9月份和2019年12月份投产。
基于M-Platform (主流平台)打造并在上海发布的A级高性能SUV将于2019年10月份投产。
同样在上海亮相、基于S-Platform (超级平台)打造首款轿跑产品天王星轿跑,按规划将于2019年6月投产,并接受客户定制化生产。
同时,S平台中的超级轿跑将于2018年3月6日在日内瓦车展亮相,这一产品将在2019年底起在意大利接受定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