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和电咖的挑战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刘姗姗)    19年1月25日 14:06

 

不同的是,于赵焕而言是一次挑战,于电咖而言无疑是多了一员猛将,相同的是双方对彼此的认可与信任。

 

离开奇瑞后的第34天,赵焕将其职业生涯的下一站定在了电咖。

 

奇瑞前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赵焕自5月30日在其朋友圈确认离职后,被入职风波从未间断。

 

7月3日,赵焕正式签约加入电咖汽车,任电咖副总裁分管公关传播和互动化数字营销,并于7月9日正式入职。

 

 

 

 

至此,风波落幕。

 

说是风波,一点也不为过。

 

赵焕离职期间曾接连收到包括长城在内的多家主机厂以及互联网公司的橄榄枝,引得多方瞩目。

 

而这,源于其自身的光鲜的背景以及任职奇瑞期间所展现的能力。

 

赵焕曾任新浪汽车事业部副总编,深耕互联网媒体10多年。顶着IT界高管及资深媒体人光环进入奇瑞汽车,担任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兼任企业公关和产品公关执行总监。

 

在奇瑞任职期间,赵焕带领其公关团队,从奇瑞汽车WWW+计划、"Fun 2X 智联万物"奇瑞智能品牌"奇瑞雄狮CHERYLION"的发布,到"驭设未来"瑞虎家族化设计发布暨瑞虎8产品亮相等一系列活动获外界一致好评。

 

做到这些,她仅仅用了8个月,充分展现了其在品牌打造方面的专业性。

 

为什么是电咖?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原因有三。

 

其一,基于电咖汽车CEO张海亮和电咖汽车首席营销官向东平的盛情邀请,以及赵焕对电咖未来发展的高度肯定。

 

在个别新势力因质量问题、交付问题饱受外界质疑时,电咖已经低调成功交付千辆新车。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该数字已增加一倍。

 

在新势力们急于融资、IPO时,电咖已经不动声色完善了产品、研发、生产以及渠道等体系建设。

 

 

产品规划方面,电咖的产品计划覆盖A0级轿车、5座SUV、7座SUV高低端的细分市场。

 

为此,除了目前已经规划的两个平台外,未来还会开发另一个平台,实现大小车型以及零部件的共用。

 

未来五年,电咖计划每年投放 1-2 款全新车型,覆盖 80% 细分市场。

 

技术研发方面,目前电咖研发团队已经达到300多人。电咖首席技术官牛胜福表示,其造车思路是把目前的技术整合好,围绕用户场景做好用户体验。

 

这些包括自己做好新能源汽车"三电"中的电控,包括成立公司开发车联网技术,包括整合资源实现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与此同时,电咖还与人合资成立了一个大约25亿元的产业基金,主要围绕新能源产业技术及供应链方面进行投资,包含电机、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

 

生产制造方面,电咖坚持自建工厂和代工方式并存的方式。 

 

 

2018年4月3日,占地100亩、总投资额55亿元、设计年产能18万辆的电咖汽车的绍兴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渠道建设方面电咖也不走寻常路,面对私人市场,不同于传统的4S模式,电咖与庞大、永达等大型经销商合作,设置城市展厅,打造"小而精"的销售店。另外,与Evbuy等专业新能源经销网络合作。

 

电咖汽车首席营销官向东平表示,电咖没有像一些造车新势力那样仅仅通过体验中心来吸引客户,因为互联网产品黏住用户的成本很低,但汽车通过体验的方式获得顾客,这样的流量太少了,所以电咖必须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销售。

 

 

目前,电咖销售网络不断调整,率先打通一二线城市,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福建等10大省份、30余家城市。

 

向东平预计,到2018年底或2019年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至100家的规模。

 

造车新势力浪潮席卷,电咖或许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但无疑是最务实、努力的。

 

其二,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是赵焕选择电咖汽车的原因。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在电咖邀请初期就向赵焕表明电咖在高层管理和核心岗位上愿意放权,给互联网经验的高管以真正的实权和位置。

 

这意味着,赵焕任职期间将有充分的决策权。这让既有互联网经验,又经过复杂的真正主机厂制造业的淬炼的她可以更合理有效地整合、支配各方资源。

 

其三,电咖正在筹备的高端化方向与赵焕打造高端品牌的经验高度契合。

 

最初,新势力造车进入时一部分喊着高端,一部分则务实选择低端切入。电咖因为前期产品的定位,也属于打造中低端产品的一份子。

 

但随着今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标准公布后,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续航里程较短的低端车型已经逐渐失去了价格和市场优势,电咖也亟需向高端化转型。

 

目前,电咖正在紧锣密鼓地计划其品牌高端化,以实现企业向高端转型。

 

 

在《汽车商业评论》看来,打造品牌高端化并非易事,外部竞争愈加激烈,资本市场也趋于冷静。赵焕加入电咖,为其高端化添助力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挑战。

 

但,传统汽车人加盟造车新势力已成为常态。

 

例如,原沃尔沃Pole-star全球CTO及中国区总裁、沃尔沃中国研发公司总裁沈峰、原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的朱江都先后加入蔚来汽车;原北汽新能源副总张勇、原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大力加盟合众……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有超过上百位总经理及以上级别的传统车企高管跳槽加入造车新势力。

 

该业态也侧面印证了新势力的前景可期。

 

业内人士分析称,现在的市场格局已不是传统车企一家独大,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提升汽车行业的整体水平。

编辑推荐
从概念车、越野车、轿跑到Robotaxi
从概念车、越野车、轿跑到Robotaxi
博世软件和技术创新勾勒未来汽车架构,共塑智能出行新图景
博世软件和技术创新勾勒未来汽车架构,共塑智能出行新图景
沃尔沃全新XC90:在安全基石下,深讨豪华智能进化论
沃尔沃全新XC90:在安全基石下,深讨豪华智能进化论
特斯拉Q1净利润暴降 71%,马斯克将减少政府工作
特斯拉Q1净利润暴降 71%,马斯克将减少政府工作
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广汽丰田中国自研产品加速
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广汽丰田中国自研产品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