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工信部宣布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的前一天,在5G受到高度关注的日子里,2019“万物互融”中国5G汽车峰会在第十八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首日举行。
在峰会上,来自汽车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电信运营商、高校、媒体的多方精英,以“5G时代汽车互联发展”和“智能互联的汽车新发展”的问题为核心,就5G对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应对5G的到来,为未来的移动性和运输服务的终端到终端提供解决方案与商业策略,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热烈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移动出行终端(汽车主机厂)、5G通道(标准制定)、电信运营商、科技公司的交流与合作。
2019“万物互融”中国5G汽车峰会由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有车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辽宁中汽会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
沈阳市副市长李松林、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亚民、商务部外贸发展局苏广领处长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沈阳市委党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松林:我代表沈阳市人民政府对第十八届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表示祝贺,也对今天又增添最重要的内容汽车5G的峰会正式地开幕,表达衷心地祝贺。沈阳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汽车产业,特别是这样的峰会在沈阳举行。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亚民:2019年第十八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新风向·智驾未来”为主题,启用全部展馆,汇集国内百余汽车品牌,展出车辆千余台,展出面积达18万平米以上,开启高展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沈阳汽博会聚焦行业探索联合展会新趋势,中国沈阳国际新能源汽车和中国东北房车旅游博览会首次进驻沈阳汽博会。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之际,与汽博会同期举办的2019中国5G汽车峰会,汇聚跨界智慧,搭建互通互融平台,领略5G带来的想象空间。
商务部贸易发展局贸易促进处处长苏广领:我们会依托政府的资源和网络优势,努力促进中外企业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份额,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我们也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沈阳办好汽博会,全力为东北地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继续提供支持和服务。我也衷心希望各位朋友能充分利用汽博会这一平台,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预祝本届汽博会及中国5G汽车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沈阳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见证者,汽车产业也是沈阳市5G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期待着在本次峰会上各位演讲嘉宾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碰撞出新的合作内容,诞生出新的发展模式,希望各位参会嘉宾能够满载而归。
随后,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梁东明在演讲中表示,借助5G的低延时、大带宽、高速率的特点,在汽车、交通、农业、工业等等各个行业的核心技术上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5G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实现基础,而5G与C-V2X的技术是车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第一是增强的感知范围,第二降低感知成本,第三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缓解拥堵,第四是网联给我们带来的内容丰富多彩。
华晨要实现智慧交通的挑战:第一是提高路网感知能力;第二是把互联网的思想融入到交通服务当中;第三是提升车路协同信息的交互能力;第四是提高云端的交通管控和决策能力。
梁东明强调,5G与C-V2X不是一家行业,或者是某一个车企所能成功的,需要全行业、全产业的广泛合作,包括终端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合作,实现人车路协同发展,率先实现5G技术的量产化应用。
中国移动集团政企交通行业总监关佳欣分享了中国移动作为世界最大的电信运营商、5G标准的制定者,对5G现状的分析及发展策略。
她指出,4G是最后一代为人准备的通信网络,5G是为物、为产业准备的通信网络,不是给人用的。最先导的应用就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时延,包括传输速率,对网络的控制功能的要求,是5G才能满足的。
中国在5G商用化进程已然领先,尤其是在关键技术储备已经超过了美国。在5G领域,中国移动是标准、专利全球第一。
她透露,目前真正有落地实验规模的省市有二十几个,从专网到可以实现商用的网络基站数,保守数量在30万左右,但实际上5G基站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量。
中国移动在5G发展上的主要策略,一是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中国移动有200多万个4G基站和30万以上的5G基站,在服务器、电力供应、服务器摆放,以及自动驾驶里应用最多的边缘计算上,中国移动都拥有天然优势。
二是提供高精定位服务,中国绝对不会把这些运营服务和数据的存储给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一定是国资背景央企来做。因此从卫星的服务,高精定位的服务,未来中国移动这样的央企都会直接参与。
三是提供数据运营服务,以后不联网,没有路政基础设施的数据做输入,自动驾驶车无法上路。发改委明确支持通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单位做数据运营商,未来在自动驾驶阶段,中国移动的通信运营服务,从服务的内容,甚至包括商务模式都会有根本变化。
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负责人、L3/L4无人驾驶技术总监郭继舜向在座嘉宾解释了为什么自动驾驶需要5G。
他介绍,广汽研究院一直在研究单车智能,希望通过更多的传感器、更多的执行器联合、更好的算法,让车本身不需要任何的外力就能实现相对安全的自动驾驶。但发现这点非常难实现,因为车上使用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各种传感器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5G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性、多并发数的特点,加上V2X网络,可以实现超视距的感知、高精度的感知和低成本的感知。因此5G在自动驾驶和人车协同、车路协同和车车协同之间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院中心主任张洪忠以《5G时代:作为媒介的汽车》为主题,从跨界的传播学角度,分享了自己对5G对汽车产业发展作用的见解。
他认为,在5G时代,汽车正在变成一个媒介。
对汽车产业而言,第一,5G车联网技术下,自动驾驶助手将广泛应用, 4G下自动驾驶车辆停车距离是1.4米,而在5G下,自动停车距离是2.8厘米,这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
第二,5G下边缘计算的发展,会让汽车就是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为依据汽车道路的行为做出预判和及时反应,提供了非常大的技术基础。
5G时代的汽车消费将有三点变化:
首先,汽车功能将发生变化。汽车从现实的使用将变成娱乐的消费,可能在有限地空间和距离里面,更加智能化,时间会空出来更多,娱乐功能可以更丰富。
其次,汽车从出行工具变化为文化产品。5G时代下,汽车文化价值观的权重越来越高,基于文化的价值观越来越认同,基于文化认同而选你这款车,而不是你的工业属性。
最后,在5G时代汽车变成媒介的时候,就可能形成一个汽车的网络圈子,从车友会圈子到汽车网络的社交圈子,打造真正的汽车文化基因。
辽宁蔚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博、合众汽车智能座驾研究院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孙文捷也分享了对5G到来对造车新势力及车联网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自身企业的对策。中国消费者报数据分析师刘绍光对5G时代的汽车消费进行了分析。
峰会还以“5G为新造车企业带来哪些机遇”“5G汽车未来趋势”为主题组织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随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近期发放5G商用牌照消息的公布,5G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与潮流。但是5G下,各行各业尤其是汽车行业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5G汽车峰会恰好为汽车行业搭建了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以便车企、电信运营商、科技公司能够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共同迎接5G带来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