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国技术研发的这十年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金水)    19年7月30日 23:46

过去十年,收获颇丰;未来十年,重新聚焦。

转眼间,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ATC)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对于过去十年的成果,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Matt Tsien)表示很高兴见证前瞻技术逐步转化成为实际应用。“技术创新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变革。通用汽车将充分运用全球优势资源和本土研发体系,深化跨领域合作,与我们的合资企业一起为消费者量身定制出行方案。”

通用汽车中国ATC由科学研究院、前瞻设计中心及工程中心构成。从基础材料研究到电池材料验证,从未来概念车设计到全球技术本土化,ATC所具备的综合研发能力对通用汽车在中国实现“零事故、零排放、零拥堵” 的愿景起到关键作用。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的意义在于,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孵化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材料与制造、先进驱动系统、电池设计与制造、V2X车联网通信技术。

通用汽车中国首席技术专家杜江凌博士表示:“我们期待通过基础科学研究在技术源头寻求突破,并通过与供应商和创业公司的开放式创新合作将实验室里的发明投入商业化应用。我们的研究员力争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造福更多消费者。”

通用汽车前瞻设计中心,则专注于为中国及全球市场设计电动车与概念车。目前,前瞻设计中心正在扩充规模,吸收本土人才,提升整体能力。

据悉,为配合先进技术的应用落地,通用汽车中国工程中心将成为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中心。通用汽车将与国内在这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国汽智联——开展合作。

通用汽车中国工程中心总监霍凯威(William Hotchkiss)先生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启发我们关注技术的协同效应,开发整合式的技术方案,并综合提高道路安全和出行效率。创新与合作是我们构建未来个人出行的关键所在。”

最后,一起来简单回顾下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的这十年:

成立历程:

2009年,以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成立为契机,通用汽车中国着手设立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延续通用汽车百年的研发传统,以应用为导向研究基础科学。

2012年,通用汽车中国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形成了由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通用汽车中国工程中心、前瞻设计中心组成的完整布局。

电气化技术创新:

2012年,通用汽车中国电池实验室启动电芯样本研制与测试。

2019年,通用汽车新型高功率电池正式授权生产,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电池实验室成功研发设计出一种高功率、长寿命、更具成本优势的电芯。

2019年,通用汽车中国先进驱动系统实验室完成转型升级。

智能网联技术创新:

2015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启动车辆共享试点项目,EN-V 2.0电动网联概念车投入运行。

2016年6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嘉定落成开放。同年11月,通用汽车首次在中国演示了包括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紧急制动预警等8项最新V2X技术应用,成为最早在中国演示V2X应用的跨国车企。参与演示的V2X技术应用由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研究开发与测试。

2017年,通用汽车参与制定的中国V2X应用层标准正式发布。

2018年,通用汽车参与首例跨行业蜂窝车联网通信(C-V2X)展示。

2018年,Super Cruise™ 驾驶辅助系统进入中国。

颠覆性技术创新:

2016年,远程激光柔性焊接工艺和系统集成技术荣获享有“发明届奥斯卡”之称的R&D100大奖。

2017年,胡铬合金(HuCrAlloy)正式注册。

开放式创新:

2015年,通用汽车将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引入国产新车制造。

编辑推荐
伟世通携手高通,开启下一代智能座舱新纪元
伟世通携手高通,开启下一代智能座舱新纪元
潘建新:坚定沿着中国电动化智能化道路走下去
潘建新:坚定沿着中国电动化智能化道路走下去
有一种成就是耀而不喧 林肯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于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上市
有一种成就是耀而不喧 林肯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于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上市
“智新境,向远大” 德赛西威以全栈技术实力重塑智慧出行新生态
“智新境,向远大” 德赛西威以全栈技术实力重塑智慧出行新生态
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宣布新能源只做四驱车型!
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宣布新能源只做四驱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