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去方知一汽-大众的品质坚持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锦鲤)    19年9月2日 21:11

在车市寒冬中,市场整体销量下滑是情理之中,但依然有表现强势的品牌。在近期各大车企公布的2019年7月份销量数据来看,一汽-大众市场表现强势,7月份销量达到157,323辆,同比增长2%。



一汽-大众是如何做到在大势中逆流屹立的?


8月19日-21日,“一汽-大众品质之旅——‘众创未来’媒体青年营”在长春开营,来自全国主流媒体的30名新生代记者,深入一汽-大众长春基地,以一名“见习员工”的身份,通过“观”、“试”、“探”、“学”等创新体验,在生产、质保、研发以及人才发展培养等核心部门“轮岗实习”,切身感受一汽-大众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

匠心铸就品质


作为“众创未来”青年营的首站,8月19日,媒体记者参加了一汽-大众汽车试验场一期的落成仪式,并乘坐一汽-大众共享汽车“摩捷”试驾车率先体验了汽车试验场一期的综合路况,对一汽-大众的整体研发实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高品质”的代名词,一汽-大众拥有成熟领先的四大工艺。在生产车间,媒体通过详细的参观体验,深度了解一汽-大众高品质的源头。


冲压车间里,一汽-大众采用国际领先的冲压机床和模具,从原料拆垛到上料搬运均采用机器人自动化操作。独有的6序冲压工艺,对成型,卷边等各个细节都有专业工序,确保了冲压件的精密准确。



在焊装车间,一汽-大众采用业界最高的“VASS”电气标准,装备大量源自国际一线供应商的机器人,实现了焊装车间100%的自动化率。得益于广泛采用激光焊、MAG焊等尖端技术,极大提高了车身的连接强度,大幅提升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涂装车间集合各种顶尖技术:360°翻转电泳工艺、PVC工艺以及空腔注蜡工艺。确保一汽-大众兑现3年无锈蚀,12年无锈穿的高品质保障。


总装车间,一汽-大众采用模块化装配工艺,通过优化生产流程,生产节拍可达到64秒装备完成一辆新车。不仅对下线车辆100%严苛质检,一汽-大众还会对已检验合格的产品随机抽检,进行标准更苛刻的奥迪特评审。“完美是一种追求而非状态。”这便是一汽-大众非凡“质”造实力的最佳诠释。


保障产品始终如一的高品质,除了数字化的制造实力之外,一汽-大众建立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员全过程”质保体系亦是关键。在一汽-大众质量基本技能培训基地,媒体在这里接受了多项技能训练,切身体会了这套极致严苛的质保标准。


此外,本次青年营,媒体走进了一汽-大众鲜少对外开放的三大核心实验室。在车辆安全中心,媒体记者亲眼见证了整车碰撞试验及零部件安全试验。



作为第一个海外获得大众集团认证的整车安全试验室,一汽-大众车辆安全中心集先进设施、核心技术及完备试验项目于一体,不仅可进行整车碰撞实验,还能对车身、气囊、安全带等安全性能装备进行实验和分析,确保了一汽-大众各款产品均达C-NCAP五星安全标准。


在质量保证检测中心,媒体观摩了大量先进的实验仪器与设备,系统了解了拧紧技术、工业CT、色谱质谱分析、材料气味评价方法等知识,加深了对一汽-大众“高品质”基因的认知。


一汽-大众内饰的皮料使用全部是真皮,不仅选用皮质更高档的进口欧洲皮,一汽-大众还在加工过程中采用无铬鞣加工工艺,生产更环保。而对于质量控制,一汽-大众则采用业内最严苛的设计要求,确保在极高频次的使用后仍能保证舒适美观。


匹配分析测量间是汽车制造的“幕后英雄”,一汽-大众以精确量化的质量标准,向媒体展示了严谨的工匠精神。匹配分析测量间拥有国内领先的设备和检具,对零件的尺寸和匹配进行精密检测,确保不出现尺寸偏差、匹配度不够等问题。



零部件尺寸公差不能超过0.5毫米、发动机等精密零部件尺寸精度更精确到微米、且力求确保零部件100%合格等等,正是始终坚守如此苛刻的标准,一汽-大众写就了“高品质”传奇,成为了“高品质”的代名词。

匠人铸就标杆


一汽-大众除了对产品有严苛的标准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不容小觑。


在业界,一汽-大众素有车界“黄埔军校”之称,如长城汽车副总裁柳燕、小鹏汽车公关总经理李鹏程,以及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静等业内精英都曾在一汽-大众学习和工作过。



据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松梅介绍,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一汽-大众早在2003年就从德国引进了AC测评,并为员工规划高效的职业发展通道。自引入AC评测以来,一汽-大众已开展评测90期,256人通过AC走上经理岗位。


以前,上海和杭州等南方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来一汽-大众,现在这些地区的招聘会挤得满满当当,他们认为有了AC测评的标准,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升迁机会。李松梅表示,“经过十多年本土化内化过程,AC测评成为了一汽-大众科学严谨、公开透明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尺。”



在车市下行的当下,成本优化成为汽车企业渡过寒冬的战略要点,其中物流也是重要的一环。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主管物流规划工程师刘国际介绍了E-Lane项目,他指出,E-Lane通过车身流、订单流和物料流形成“三流合一”的规划与管理,达到提质增效、精益管理的效果。“E-Lane模式目前已经在成都工厂应用,将助力捷达品牌全新起航。” 刘国际自信地表示。


展望未来,一汽-大众方面负责人表示,面对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挑战,一汽-大众将继续肩承“造价值经典汽车,创卓越出行服务,促人、车、社会和谐”的企业使命,在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产品的同时,还将持续开展更多交流活动,搭建更多元的交流平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稳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推荐
德国汽车迎来了“亲商派”新总理
德国汽车迎来了“亲商派”新总理
smart迎来“全球之年”,在上海车展打出三副王炸
smart迎来“全球之年”,在上海车展打出三副王炸
赛轮思AI携手长城与TCL展示xUI混合式智能体化的AI助理平台
赛轮思AI携手长城与TCL展示xUI混合式智能体化的AI助理平台
28.99万起,领克900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28.99万起,领克900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豪华电混越野新范式,捷途纵横全系产品首发亮相上海车展
豪华电混越野新范式,捷途纵横全系产品首发亮相上海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