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出发,历时53天,沿着古丝绸之路向西,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挪威、芬兰、法国、瑞士、德国等12国,9月7日抵达法兰克福。
15022公里,爱驰u5不仅完成了一次长距离的亚洲穿越挑战,也创下了“电动汽车驾驶距离纪录(原型样车)吉尼斯世界纪录TM(Longest journey by an electric vehicle (prototype))。
9月7日这一天,刚好距离2019法兰克福车展开幕还有3天。
这不是巧合,而是爱驰汽车的有意为之。
从2019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开始,爱驰就宣布将在中国市场上市半年内进入欧洲市场,此次选择在法兰克福车展期间达到德国,也是其整体进入欧洲市场传播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
“我们最初创建这家公司时,设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能有机会代表中国品牌,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一分子加入到全球竞争过程中来。“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说。
这是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直接定位进攻欧洲市场的品牌,它的信心来自哪里?
第一,作为新势力造车企业,爱驰汽车始终遵循造车规律,传承德国制造的匠心工艺及质量管理体系,对品质的把控不遗余力。
首款产品爱驰U5量产于爱驰在江西上饶投资建设的“实体+数字”超级智慧工厂,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与电池包生产等全工序作业流程。
智慧工厂内,所有工位都采用智能化、柔性化生产方式,确保最优的制造资源利用与最佳的产品品质。
工厂还将前瞻智能、大数据应用,以及全球标准下的质量管控体系引入制造生产的每个环节,在实现高效而精密的生产作业同时,也将可持续的环保理念融于细节设计。可使U5整车质量标准达到国内标杆的水平,并与德国大众看齐。
同时,付强认为,纯电动智能车打破了欧洲原有的技术壁垒。
“在汽车四化的进程中,对所有企业都是机会。以前进入欧洲市场确实有很多的法规,如果按照既定游戏规则,确实门槛很高。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几方面不一样,首先是电动化,进入欧洲最难的环保门槛降低了。其次,智能化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中国企业可能还有一些优势。这要感谢中国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给我们打了好的基础。”付强在9月10日法兰克福举办的中国汽车品牌之夜上如是说。
第二,中国汽车制造的整体基础水平大幅提升,已经具备了到欧洲市场的竞争能力。
爱驰创下“电动汽车驾驶距离纪录(原型样车)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挑战途中,复杂路况与超长距离全方位考验了爱驰U5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在充满未知和变数的环境下,车队颠了戈壁,踏了泥泞,经受持续炙烤、抵挡暴雨侵袭,飞驰过无垠的高速公路,也在拥堵的城市路段慢慢腾挪,孤独地穿越过无人区。
第三,全球范围内消费者的消费取向,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取向在发生变化。
“他们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使得我们有可能不依靠传统的渠道模式来快速进入这个市场。”付强说。
可以看到,在欧洲市场,包括大众在内的传统汽车品牌都在尝试线上销售的新模式。在欧洲进入市场的打算和计划上,爱驰也按照这样一种轻的模式展开。
9月9日当地时间17点,在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TÜV莱茵)的官方认证下,爱驰U5获得欧盟准入批准,这标志着爱驰汽车可以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外企能进来,我们也能走出去。我们希望在明年4~5月可以顺利进入欧洲,打开市场,为中国汽车行业,所有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欧洲市场先行先试。”付强说。
从德国制造的匠心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到横跨欧亚大陆的长测,再到取得欧盟准入批准,看起来,爱驰到欧洲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