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俞敏洪,李一男&任正非,沈晖&李书福:当我离开你的时候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刘宝华)    2019-10-15 08:40
创业者与前老板恩怨纠缠,创始人与经理人江湖博弈

胡敏&俞敏洪

2004年9月的一天,我刚从太原来到北京,进入北京新东方学校市场部,就被赋予了一项特殊使命:去听胡敏在新航道的开山讲座。

胡敏原本是新东方的二把手,离开新东方后创办新航道,也干起了外语培训,还挖走一批老师、员工。

根据当时新东方和新航道的公开信息及媒体报道描述,胡敏属于天才型,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当老师,28岁被破格晋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3岁成为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从湖南湘潭大学跳槽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再从兼职新东方到全职,前半段只能算是为职业生涯做铺垫。

在新东方,胡敏从一位普通老师迅速进入管理层,为新东方创立了雅思、考研、四级、六级四大业务板块,当时新东方出版的70%图书也由他策划,还接替俞敏洪成为北京新东方学校第二任校长。

2001年到2004年,新东方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遭遇内部动荡,创业元老王强、徐小平以辞职对俞敏洪进行逼宫,并用CEO联席会议等方式将俞敏洪隔绝在决策层之外。俞敏洪表示如果离职能解决问题他愿意辞职,之后在董事长和总裁职位上三上三下。俞敏洪卸位、徐小平出局、王强担纲、胡敏崛起轮流上演。

2002年7月,俞敏洪辞去总裁职务,定居加拿大,并将自己6%的股权(占新东方总股权6%,当时价值2000万元以上)赠予胡敏。胡敏接替俞敏洪成为新东方总裁。

2004年初,胡敏辞职离开新东方,9月创办外语培训机构新航道,与新东方正面竞争。

当时的新东方执行层,各个业务口憋着一股劲要在讲座、市场宣传方面压制新航道。而俞敏洪在公开和内部场合都表现淡然,认为新东方过去和未来都会有出走的老师和领导,胡敏不是特别的一个。

2004年9月的那个夜晚,因为我是新员工没人认识,被派去观摩新航道的首场讲座,回来做汇报,还买了胡敏出的新书回来带给雅思部主任。

以我当时对培训业零认知的懵懂状态,主角胡敏那晚讲了什么完全记不得,只记住了一件事。

讲座的最后,主持人朗读了一篇发表在报纸上写胡敏的文章,文章的结尾话锋一转,讲起了动物世界:一般鹰只能活40年,少数鹰40岁的时在岩石上啄掉旧喙、拔掉旧羽毛,长出新的可以再活30年。然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今年,胡敏40岁。”

我的天!如今谁都知道这是个纯瞎编的心灵鸡汤,但在2004年的9月,笔者年轻的心灵遭到重重一击,以至于15年后还记忆犹新。倒不是因为鹰的重生,而是这种宣传手法让我大开眼界,简直要崩溃了:城里套路太深了!

李一男&任正非

中国商界最有名的一对反目CP是李一男和任正非。

李一男比胡敏更天才,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1992年研究生二年级时在华为实习,次年毕业加入华为。

技术天才在华为留下一连串纪录:入职第二天转正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任常务副总裁。

李一男的天才不仅体现在用技术解决问题上,几次技术路线的战略选择体现出超前的眼光和超越年龄的判断力。

对这么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宝,任正非拿他当干儿子一样对待、接班人一样培养,李一男在华为的股权也一路攀升到了仅次于任正非的第二位,“华为太子”名号水到渠成。

华为最低谷的2000年,李一男“内部创业”,以股权结算和分红换来1000万元设备创办港湾网络公司,最初做华为分销商。

此时的任正非与李一男仍是情比金坚,在深圳五洲宾馆设宴,召集华为所有总监级以上高层为李一男壮行。任正非甚至希望李一男为华为开创一种模式:由华为内部人员外出创业,为华为上下游产业链扩展更多空间。

但不久,港湾不再满足于分销代理,开始研发生产自己的通信产品,并发展到从华为挖人、与华为抢客户的地步。2003年,港湾收购了前华为副总裁黄耀旭创立的钧天公司,业务触及了光通讯这个华为的根基。

决裂和华为的反扑来得格外激烈:在任何一个区域市场,如果有港湾参与订单竞争,集全公司资源全力支持、不计成本,务必拿下,如果在竞争中输给港湾,项目负责人、分公司负责人就地下岗。

华为内部成立“打港办”,不惜代价打港湾,原来跳到港湾的员工如果再回来,待遇直接翻倍。

最终港湾在消耗战中败下阵来,2006年被华为收购。作为收购条件之一,李一男回到了华为,头衔仍是华为副总裁,同时兼首席电信科学家,但剥夺了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和参与权,被排除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之外。

从2008年开始,李一男再次离开华为,转战百度CTO、中国移动12580CEO、金沙江投资合伙人,2015年再次创业成立小牛电动,职业生涯高开低走,2017年还因内幕交易被判刑2年半。

沈晖&李书福

9月17日,吉利起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诉讼标的高达21亿元,是国内知识产权诉讼金额最高纪录。

案件为非公开审理,诉状并未公示。该案2018年起诉,到今年开庭审理,由于标的数额巨大、取证复杂,预计将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诉讼。

消息流出以来,吉利对外界的表态始终只有一句话“一切以审判结果为准”,威马则相对活跃,对外释放过“吉利对威马的诉讼是毫无法律根据和事实依据的,威马没有任何侵权行为”“不公开审理是吉利单方面向法院申请的,威马未与其就此达成过共识。威马没有侵权行为,支持公开审理”等信息。

9月以来,国内媒体对该案已经有过大量报道,重复信息不再赘述。

汽车商业评论经过采访,获得了一些新信息。

例如此前媒体只关注到吉利成都制造基地与诉讼相关,而其实苏州威睿也是极其重要的相关企业。

还有一些事件相关人物的江湖传言,例如有采访源爆料,有人在原企业办了病退手续,理由是视网膜脱落有失明危险,在东北找到了捐献者要随时配合治疗无法工作。然后每月领着上家的薪水为下家秘密工作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汽车商业评论将进一步核实或互相印证所有信息,在适当的时机推出详细报道。

当我离开你的时候

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反目成竞争对手爆发冲突,是商业世界里最具戏剧性的故事,往往被贴上亲密、背叛、复仇、对决等情绪强烈的标签。

而从以上三个最著名的案例来看,不同企业家应对的方式完全不同。俞敏洪的放任不管,任正非的市场绞杀,李书福的诉诸法律,企业家性格风格不同,行业特性不同,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反目竞争的威胁不同,也演绎出了不同的结果。

相同的是,三家企业都是行业领头羊,领头羊企业成为整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和人才孵化器不可避免。如果是民营企业、创始人是明星企业家,从伙伴到对手中的个人恩怨会被放大。

就事论事,吉利与威马的知识产权诉讼是威马侵犯知识产权还是吉利打压创新企业?法院裁决之前我们不能随意认定。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整体社会环境和汽车行业支持原创、鼓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都已形成,曾经的野蛮生长方式已不再适用,所有新老企业都必须适应这种转变。

此外,在企业界,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如何共存是永恒的话题。10月10日行业流传“四家车企被网曝申请破产”消息后媒体跟进报道中提到过一个细节:华泰汽车发展初期,创始人张秀根给职业经理人的权限很大,签字权动辄在百万级别,但部分职业经理人的“不职业行为”让张失去了信任,也形成了他后来的用人习惯。

当职业经理人自立门户也成为创始人才能体会到做老板的滋味,如果他的职业经理人也重复一次当年自己的举动,双方或许能更互相释怀一些,芥蒂解开一些。

1994年,孙宏斌出狱后第一件事是请他的前老板,也是亲手把他送进监狱的柳传志吃饭承认错误,柳传志给了孙50万元东山再起,二人书写了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反目成仇后的另一种结局。

很久以前,一位创始人告诉他团队里的核心成员,等你戴上紧箍的那天,你就会回来跟我一起唱这首歌:

当你听说我要离开家乡的时候

亲爱的人儿

你不一定非哭不可

当你看到浓烟离开炮火的时候

亲爱的人儿

你不一定非笑不可

你更多地依靠我的展示方式

不是因为爱情多么令人陶醉

这需要你去吹出那个音调

吃上点胡椒

但是我会让你懂得什么是骄傲

你看当人们走近你的时候

他们不知道谦卑得有些轻佻

象夏日的微风

象夏日的微风

你若是要嫁人不要嫁给我

因为我和你一样要得太多

除非你得到的又全部失去

象赤贫的石头

象赤贫的石头

当你听说我要离开家乡的时候

亲爱的人儿

你不一定非哭不可

当你看到浓烟离开炮火的时候

亲爱的人儿

编辑推荐
在华第三位一把手被放弃,这家豪华品牌还有出路吗
在华第三位一把手被放弃,这家豪华品牌还有出路吗
还要等固态电池上车吗
还要等固态电池上车吗
“开车睡觉”要去警局,那蒙眼停车呢
“开车睡觉”要去警局,那蒙眼停车呢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秘密筹备三年,某新势力押注两轮市场
秘密筹备三年,某新势力押注两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