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多年里,除了强大的防刺破性能外,无气轮胎在其它方面都难以与普通轮胎相抗衡。以日本普利司通(Bridgestone)为代表的无气轮胎生产商希望,自动驾驶汽车能为他们的利基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自动驾驶以及最终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能意味着市场对防刺破轮胎的需求会更大,因为更高的车辆使用频率会导致更多的轮胎漏气。另外,没有人类司机时刻监督路面情况,自动驾驶汽车的轮胎也更易被刺破。
“过去,一辆车大约只有20%的时间是运行的,剩下的80%都停在车库里。”普利司通的Atsushi Ueshima在10月24日在两年一度的东京车展中表示。
“对于共享时代下的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如何防止故障将是重中之重。”
法国公司米其林(Michelin)是这项技术的先驱。早在2005年,他们就展示了一种用于轮椅的原型轮胎产品,并于2012年投入商用。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轮胎的使用范围仍局限于割草机、高尔夫球车以及建筑机械等工具,因为它们的轮胎更容易被扎破。
根据米其林和通用汽车宣布的一项联合研究协议,通用最早于2024年在乘用车中使用前者的防刺穿轮胎系统(Unique Puncture-proof Tire System,Uptis)。从今年开始,双方将在密西根州对Bolt电动车进行测试。
丰田汽车集团旗下的卡车制造公司日野汽车(Hino Motors)也利用此次车展对未来出行进行了展望。它展示了一种自主设计的无气轮胎,可用于未来的电动汽车、模块化车辆、包裹-客运两用车之中。
早在2017年举行的上一届东京车展中,丰田就展示了一款搭载住友橡胶工业(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原型轮胎的氢动力概念车。
这种无气轮胎使用橡胶和聚合物轮辐环绕铝质轮毂,使发动机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轮以内,进而打开底盘空间,增加座舱和后备箱空间。
但是,目前将这种轮胎用在车辆中大规模商用还面临着三大挑战。
首先,无气轮胎相比普通充气轮胎更重。电动汽车制造商希望未来无气轮胎的重量比标准轮胎轻,这有助于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进一步缓解消费者对电力耗尽的担忧。
不过目前来看,让它们变得更轻很困难。住友橡胶表示,通过改变聚合物轮辐的形状,它已经稍微减轻了重量,但它的重量仍然比目前的充气轮胎要重。
住友橡胶的Hiroshi Ohigashi在车展中表示:“未来对商用车对无气轮胎的需求肯定是存在的,但制造出能够承受如此重量的轮胎的车辆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第二大挑战是结构。自上届车展以来,住友橡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原型轮胎的尺寸,但要让它们足够大、足够结实以满足公交车或卡车的需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它的制造成本也比普通充气轮胎略高。住友橡胶和普利司通都预计,最终大规模生产将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无气轮胎还有一些挑战需要攻克,但它不会像传统车胎一样被尖锐物品刺穿导致漏气或者爆胎,从而提高安全性,减少原材料使用,避免浪费,因此也更适合无人驾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