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乐视捆绑,如今横空出世,探究电咖诞生背后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张嫣)    18年1月25日 17:15
 
有点突然,造车新势力——电咖,先前还几乎让人一无所知,熟料却突然横空出世,并且迅速量产车上市。
 
让人惊奇的不是它的车2017年11月16日在广州车展前夕上市,而是这家不太被人知晓的汽车新品牌,因与“乐视”捆绑在一起而受到了关注。
 
“又爱又怕”或许最能反应外界在提到乐视时,现任电咖董事长,原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张海亮的心情。
 
毕竟,这个关键词一方面意味着流量与关注度,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负面影响。虽然在2017年9月,电咖已经在资本层面完成了与“乐视”的切割。
 
也是在那时,外界才知道:原来在此前的乐视汽车布局中,还有这一枚棋子。但外界不知道的是:贾跃亭以极低的价格将乐视部分原有的股份出让给了团队,且张海亮团队目前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表决权。
 
而这距离第一款产品电咖EV10上市,不到3个月时间。新车发布会还带着点乐视的影子,互联网范儿——但缩小了规模。
 
▲电咖EV10上市发布会上,主要团队第一次正式登台
 
也是在11月中旬的那场发布会上,主要团队第一次正式登台,这是一票传统汽车行业的中外“老司机”。
 
电咖的第一款车由东南汽车代工,但是它自建工厂的计划已经迅速展开,迅速与绍兴市政府签署设立生产基地的协议。
 
就在这个电咖频频亮相的11月,《汽车商业评论》两度访问张海亮、向东平,第一次独家,第二次则是发布会后的群访。
 
在那场群访中,在场的记者们“友善”地没有提到乐视;但实际上在之前一周的专访中,虽然谨慎却状态松弛的张海亮,并不讳言这个话题。
 
 
 “绕不开”的乐视
 
“乐视”这个词对于如今的电咖而言,是段躲不开的历史。
 
卸任乐视汽车全球CEO后,张海亮仍担任乐视汽车副董事长一职,协助乐视汽车顶层战略制定及业务的整体规划。
 
作为曾经乐视汽车布局的品牌之一,张海亮一方面希望能够借乐视获得些关注,一方面又担心受到负面消息的波及。
 
电咖也并非全然“横空出世”,只不过在之前,乐视并没有花太大经历宣传过这一品牌。
 
2015年,在乐视尚且辉煌的时期,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乐视汽车(北京)以700万元出资,在电咖2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中占比35%,位居第二大股东。
 
2017年8月份,乐视汽车(北京)和北京洁诚科技有限公司各出资1400万元,占股50%。
随着乐视危机的发酵,乐视汽车退出电咖。2017年9月,北京电咖投资人进行了变更。
 
变更后,乐视汽车从投资人名单中去除,同时公司法人变为张海亮,并担任董事长。这也让外界关注到了电咖。
 
▲现任电咖董事长,原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张海亮
 
“老贾(贾跃亭)是大方的。”根据张海亮的说法,目前,电咖的高层管理者有65%的控股权与67%的表决权,而其他投资人也并不参与管理。
 
之后,电咖又通过股债结合的方式幕得了几亿元资金,张海亮表示,股东结构在2017年年底前后调整完毕,2018年上半年完成A轮融资。
 
自此,贾跃亭彻底放手电咖。随之,电咖的规划也发生了改变。
 
在之前贾的规划中,电咖、乐视汽车、FF完成从低向高的品牌矩阵,电咖覆盖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车型;而如今,“从A0级到C级都会做,三五十万以上的也会做。”
 
另一个变化是:从“北京电咖”变为“浙江电咖”。
 
▲2017年11月29日,绍兴市政府与电咖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第一款车上市2周后的11月29日,绍兴市政府与电咖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电咖汽车滨海新城整车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并正式将总部从北京迁至绍兴。与此同时,公司名称也正式更名为“浙江电咖”。
 
电咖汽车滨海新城整车生产基地规划产能达到18万辆整车/年,涵盖汽车生产领域全部四大工艺,总投资55亿元,占地1000亩。其中,第一期投资35亿元,规划年产能6-9万台,占地500亩,建厂与生产计划将于明年正式启动,2019年年中实现批量投产。
 
“和当地政府谈判过程陆陆续续接近一年,最后聚焦在一起,大概有两三个月。”张海亮对《汽车商业评论》说,选址绍兴滨海新城,主要有几大理由。
 
一是“滨海新城对汽车招商非常重视”,不仅拥有人才济济的地缘优势,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也高,更适合创业公司经营。
 
加上前几年汽车产业在绍兴发展并不是很多,电咖成为了在绍兴落户第一家的整车企业,政府希望它为绍兴滨海新城的定位和转型和发展有很好的带领作用,而它也就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倾斜。
 
第二,则是交通便利。滨海新城靠近杭州湾,整个区位的优势明显。高铁之外,距离杭州萧山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甚至比到杭州市区还近一些。
 
第三,人才引入。这里区位优势明显,附近包括绍兴本身周边的大城市,聚集了很多IT、新科技人才。同时,浙江零部件供应链很全面。
 
张海亮将电咖的常驻办公地落户在上海嘉定,紧邻上汽大众,电咖则可以更为方便的吸引国际化人才。
 
 
 第一款车之后
 
“电咖的思路现在已经摆明确了,就是互联网造车,快速迭代,适应客户需求,产品全系列。”在第一款产品公布前,张海亮如是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2017年11月16日上市当天的发布会上,第一款A0级车EV10发布,补贴前售价13.38万-14.1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5.98万-6.78万元,续航里程可达251km,并支持快充模式。
 
由于是东南汽车代工,汽车尾部还贴着“东南汽车”四个字,双方的合约期限是3年。
 
代工模式的好处是“快”——虽然基地还在建设当中,资质申请最快也要在2018年4月以后才能获批,但电咖无疑成为了这一波造车新势力中最早交付产品的企业之一。
 
“2017年底可以交付2000辆。”向东平说。
 
此外,东南汽车作为一家由福汽、日本三菱、台湾裕隆三家合资的企业,品质控制一直按照三菱标准,“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反过来对我们电咖质量管理的体系做了非常大的推进。”
 
动力方面,EV10将采用纯电动系统驱动,由永磁同步电动机和三元锂电池组成,最大功率为41kW,峰值扭矩为150N·m。
 
电咖官方数字显示,在普通充电模式下充满电池容量仅需6.5个小时,快充模式下电池容量从0到80%需要48分钟。
 
为什么以A0级车进入市场?门槛相对低之外,电咖还有其他考量。
 
▲电咖首席营销官向东平
 
向东平说:“A0级车是目前在电动车汽车市场整个市场里面最大的细分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即使这个市场并不高大上。”
 
虽然很多人说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但向东平认为恰恰相反,现在所有的新创公司都在做SUV——现在说竞争不激烈是说当前造车新势力的这些车都停留在图纸阶段,还没有到市场上。
 
向东平认为,真正到这些产品投放的时候,电动SUV市场可能会是将来的一片红海,而相反,目前A0电动车虽然有一些厂商在做,但都是处于初步的阶段,机会相对来讲更大。
 
未来五年将围绕A0、A、B三大平台,投入30亿研发资金,打造多款车型。每年则至少推出一款全新产品,全面覆盖超过80%的细分市场。
 
电咖还将与东南汽车长期合作,未来会有2-3款车型交由东南汽车继续代工生产。绍兴基地目前规划的第一款车型是A+接近B级的SUV。
 
渠道方面,电咖采取的策略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的策略一致——线上线下融合且同价。
 
线下方面,已经有31位投资人准备加入,并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建设30到40家体验店。到2018年年底,预计在全国建设100家。第一家体验店设在绍兴最核心的城市地标——银泰百货的对面。
 
与蔚来汽车的概念类似,向东平表示,电咖的经销店不只是卖汽车,更是卖体验,除了汽车还有咖啡、抹茶。它不是简单的交易场所,其实是一种沟通的空间,休闲的空间,更多是推广健康的环保的积极的生活方式,让用户对电咖有体验,这是“生活方式和汽车产品齐头并进”。
 
 
高大上与接地气
 
在造车新势力浪潮下,诸多知名高管出走传统车企,电咖的团队也是“明星云集”。
 
除了上汽集团原副总裁、原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任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的张海亮、拥有在上汽大众20余年的工作经历以及沃尔沃豪华品牌工作经验的电咖首席营销官向东平外,电咖团队大部分人也都来自传统的汽车行业。
 
比如随后加入的首席技术官牛胜福,曾在上海大众从事汽车开发工作近20年,拥有丰富的轿车整车开发、部门管理及跨文化合作经验。曾担任上海大众担任技术中心执行总监,后曾出任乐视超级汽车中国首席技术官。
 
在“颜值即正义”的年代,电咖甚至挖来了曾在保时捷任职14年的土耳其设计师哈坎•萨拉格鲁(Hakan Saracoglu),他曾参与设计了博克斯特、卡曼和918敞篷跑车(Spyder )。
 
在哈坎的号召下,电咖的造型团队建设希望逐步国际化。“我们要创造经典的车型,我们要打造经典的造型。”张海亮一再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电咖如今的团队还包括保时捷、宝马、通用等各方面的资深从业者,也吸收一部分国内主流自主品牌如吉利、奇瑞等企业的人才。
 
“整个团队也比较整齐,我们的团队,一方面高大上,一方面接地气。”张海亮认为,来自自主与合资品牌团队的组合,既拥有了前者的灵活,也拥有了后者的规范。
 
他觉得这样一个研发团队打造出来的产品兼具德系对车的品质的要求,同时也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而从研发的角度,虽然起步A0级车,但对于智能化、网联化的布局已经开始。
电咖的核心能力将是通过软件打造,实现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同样的硬件通过软件的开发提供用户千差万别的服务。
 
“出身传统车企,让我们在智能网联如何落地方面看得更清楚。” 电咖汽车董事、首席技术官牛胜福如是说。“带头人从互联网IT产业出来,从另外的视角打造才能打造出有用户极致体验的产品。”
 
传统车企人还是怀疑的多——对此,张海亮并不否认,他也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目前国内这么多造车新势力中,最终活下来的不会超过10家,“新一轮淘汰已经开始”。
编辑推荐
豪华电混越野新范式,捷途纵横全系产品首发亮相上海车展
豪华电混越野新范式,捷途纵横全系产品首发亮相上海车展
上汽大商用车,如何聚焦整合?
上汽大商用车,如何聚焦整合?
28.99万起,领克900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28.99万起,领克900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不卷智驾卷智能底盘,国产破局者会是谁
不卷智驾卷智能底盘,国产破局者会是谁
中国还缺一个皮卡品牌吗
中国还缺一个皮卡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