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开始,东风日产持续举办“寻找未知的自己”系列活动,走进北大、复旦、浙大、华工等高校,举办活动近25场次,邀请胡军、李锐、小柯、姜思达、饶雪漫、魏坤琳等科技、文化界的精英代表,与数万名学子一起探讨创业与就业、理想与现实、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社会热点话题。
2018年10月,“寻找未知的自己”第四季以“不确定的时代,寻找未知的自己”为主题,聚焦科技变革下,未来智慧定义、未来生活面貌、未来文化形象和未来出行方式等领域。
继首站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后,第二站活动也于10月18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圆满结束。后续活动先后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举办。
“科技改变生活,融合行业边界,边界的消融带来对未知的思考。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未知的自己,是对时代大势、科技发展的洞见,也是青年对自身的思考和定位。”
在谈及活动初衷时,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表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青年是主角,东风日产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让他们去打破边界,思考关于科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话题,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而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
“寻找未知的自己”第四季第三站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围绕“未来的文化形态”这一核心议题,名人嘉宾们畅所欲言,与青年学子展开热烈互动。
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副中心长周锋认为,科技发展没有定势,但有一条主线,是从未变更的,那就是——文化的传承。这个文化,对于东风日产来说,是造车文化,是匠心精神。
“在‘文化传承’、‘技术创新’的双核驱动下,以文化为主线,我们不仅用匠心精神造车,铸就品质,也坚定创新,赋予匠心精神更多智能技术的内涵。匠心、创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是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的DNA。”周锋表示。
网联席总裁、一点资讯总裁陈彤表示,未来的文化形态或许会以一种更包容与多元的姿态,去接纳人工智能的独有“智慧”。人工智能会在丰富文化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文化生产模式和生态环境。
国家一级编剧、作家刘和平表示,并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文学创作,因为人工智能能够基于数据“有中生有”,但是不能像人类一样具有创造性,“无中生有”;反而担心人类在创作的过程中变得人工智能化,利用高科技手段去抄袭和迎合。
著名京剧演员、余派老生王珮瑜谈道,京剧虽被誉为传统文化国粹,但由于京剧传统艺术特有的呈现形式,京剧的受众较小。京剧的传播可借由科技打破传统艺术内容形式呈现壁垒,实现繁荣的大众京剧时代。
汽车智能化势在必行,在全面向智能进化这条赛道上,东风日产已经提前布局,加速导入日产智行科技(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
在智能互联方面,2018年6月12日,由东风日产自主研发、主流合资车企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行+”车联系统发布,年内全车系主力车型将会完成搭载。
在智能动力方面,9月25日,国内主流合资车企的首款纯电动车轩逸·纯电正式上市,这款电动车与新一代聆风系出同门,基于日产E-Platform电动车平台研发,搭载日产全球领先的EV技术。
在智能驾驶方面,ProPILOT、ProPILOT Park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将逐步导入,计划到2022年,东风日产将实现复杂城市道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
“未来已来,创造未来比顺应未来更为重要。东风日产将永远怀抱年青人的姿态,不惧未知,行者无疆,以智造品质、智行科技、智享体验,打造智能出行新时代,让消费者切实体会到科技对出行带来的美好改变。”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