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上,日产汽车通过展示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简称I2V)技术、脑控车(Brain-to-Vehicle,简称B2V)技术和纯电动全轮驱动车型-日产IMs概念车,为消费者展示“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并对汽车的驾驶体验、动力以及与社会的融合方式带来了新的诠释。
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内田诚(Makoto Uchida)先生表示:“中国是全球最令人振奋的市场,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在本届亚洲消费电子展期间,日产汽车将展示‘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成果,并通过对此类技术的不断研发,帮助消费者迈向更美好的生活,获得在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黑科技展望未来车生活
I2V集成了提供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ProPILOT智控导航技术、实时收集交通信息的“全向感知技术(Omni-Sensing)”以及能够实时分析道路环境数据的“无缝自动出行(Seamless Autonomous Mobility,SAM)”技术等多项技术。
通过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融合,I2V通过将车辆外部传感器信息与来自云端的车辆内部信息相结合,不仅可以追踪车辆的周围环境,还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状况,帮助车辆看到前方看不到的风景。
在驾驶模拟器体验过程中,记者通过互动三维沉浸式体验设备,甚至可以看到周边建筑物后方或转弯处的情况,对于提前了解前方路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车内,乘客可以与虚拟人物影像进行互动,展开拟人化的交流,为驾乘者带来无与伦比的车联网体验。与虚拟场景的联结也意味着拥有了更多元的交互方式。这大大丰富了自动驾驶实现后人们在车内的生活,如果你想继续享受驾驶乐趣,可以请来著名车手当你教练,如果你想开心解闷,可以请动漫人物陪你聊天。
据在场的日本专家介绍,I2V技术展望的是自动驾驶实现后的汽车生活,包括非常多的项目,需要与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通信设备商、网络运营商等众多伙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B2V重新定义人与车辆之间的互动方式,可使车辆具有解读驾驶员大脑所发出信号的能力,这项技术的长远目的是在自动驾驶实现后仍然保留甚至加强人们的驾驶乐趣。
据在此领域有15年研究历史的日产汽车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卢西恩·安德烈·格尔奥基(Lucian Andrei Gheorghe)介绍,这项技术可以让车辆能够读懂驾驶者的脑波意图,相较与传统的手动驾驶,B2V可比人类肌肉提前200-500毫秒执行大脑意图,使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让驾驶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通过对驾驶员反应的预判,B2V技术能够加强车辆的机动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学习驾驶员的习惯及时调整,以降低驾驶员的不适感。
而在现阶段,这种技术通过解读驾驶员大脑发出的信号,可以让车更加了解人在开车时的反应,让机器学习人类驾驶时的判断和决策,进行辅助驾驶并帮助车辆学习驾驶员的驾驶习性,从而优化自动驾驶技术。
如果说日产的这两项颇具前瞻性的技术展现了日产智行在技术上的仰望星空,那么正在中国践行的日产智能驾驶(Nissan Intelligent Driving)、日产智能动力(Nissan Intelligent Power)、日产智能互联(Nissan Intelligent Integration)技术则可以看作是日产智行的脚踏实地了。
在媒体专访时,日产中国的主要领导与媒体就“日产智行”在中国落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日产智行”稳步落地中国
东风有限在2018年整体下滑的趋势下完成了销量目标,市占率也得以提高,利润率也达到股东双方的要求。纵观2019年,整体环境低迷,赢家和输家的趋势相对明显,东风有限及日产品牌在销量方面站在赢家一侧,市占率高于预期水平。
针对记者提出的“日产智行”在中国的推广策略及时间表,日产汽车执行委员会成员、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内田诚回应道,“日产智行”的推出也是日产汽车为满足中国市场新变化趋势所做出的新战略。实现“日产智行”在中国的全面落地,是日产汽车2019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2018年,东风有限 “TRIPLE ONE”新中期事业计划推出了2款纯电动车型,2019年,东风启辰品牌将推出3款纯电动车型。至2022年东风英菲尼迪、日产品牌、东风启辰驻东风品牌,将会推出20款电动化车型。
在智能互联方面。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有约60-70万辆已经搭载智能互联科技。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辛宇介绍,东风日产销售的所有车型当中,有87%的产品都已经配备了智能互联科技,可以将其看做“日产智行”的实际落地。
第七代天籁ALTIMA车型上配备的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拥有0-144公里/时的宽速域,并可以通过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保持车辆的稳定行驶,通过超视距功能,可以探测前车之前的车辆而进行预判,带给驾驶者更多信心。
当被问及在纯电动车型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如何打动动消费者时,辛宇指出,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滑是一个事实,在未来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一定不会是现在的目标消费群体。未来的消费者将不仅为了要一辆更容易拿到牌照、有补贴同时更便宜的新能源车型,他们会更在乎车辆的驾驶体验,会更在乎电池安全。
这意味着对于所有汽车的生产、制造以及研发的厂家将更加着力于打造符合消费者需求、外形审美、安全以及更为实用的车型,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这正是“日产智行”理念所努力的方向。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军补充道,首先,电动车型的补贴退坡不是突发的,而且几年前政府已经有相关计划,这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有所能预见的。其次,汽车是规模经济,一辆汽车在量产之前,都是不赚钱的,效益会通过自动化、规模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日产汽车在这方面具备优势。
日产汽车公司副总裁、 中国事业部本部长、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西林隆(Takashi Nishibayashi)告诉记者,至2022年,日产的目标是使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据日产在中国市场整体销量的30%。
日产的电动化并不单纯指纯电动车型,其中也包括搭载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车型,并且未来两年内,日产将把e-POWER智充电动技术引入中国市场。
搭载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车型就像一辆无需充电设施的纯电驱动车型,同时它也极为适合中国市场环境。这意味着消费者无需充电设施也可以享受与纯电车型相同的乐趣。
e-POWER智充电动技术在日本市场非常受欢迎。去年,Nissan NOTE成为日本市场最畅销的车型,其中搭载e-POWER版本的占到了66%。Nissan SERENA是第二款装配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车型,在日本也同样受到欢迎。
对于产品的规划日产会十分谨慎,同时也在悉心学习如果根据中国消费者的观点制定更好的策略,至2022年日产会在中国推出4款搭载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车型。
e-POWER智充电动技术会装配于核心车型上,未来日产会提供汽油版、纯电动版或是搭载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车型,通过提供丰富的动力总成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贴士:关于日产的e-POWER
据了解,日产的“e-POWER”实际上是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EV),最大的特色是发动机只用来发电,车辆100%由电机驱动车辆,而且车辆不需要进行充电。
前面提到的日本畅销车Nissan Note e-POWER版本由80kW电机驱动汽车,1.2升发动机提供58kW动力,1.5kWh电池提供22kW,峰值扭矩达256N·m。Note e-POWER电机效率非常高,峰值功率80kW,额定功率能达到70kW,从而保证了车辆的性能。
由于Note e-POWER不需要安装很重的电池,驾驶感觉非常好,起步及低速时加速推背感很强,操纵也非常灵活,e-Pedal(油门踏板既可加速也可减速)非常方便,而在JC08规范下油耗只有3.2L/100km。
Note e-POWER还推出了NISMO S高性能版本,功率和扭矩都增加了25%,可提供100 kW的最大功率和320 N·m的峰值扭矩。
这种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以往并不成功,如雪佛兰沃蓝达(Volt)、宝马i3增程版,因为在“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的过程中,能量损耗会比较大。其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电机的额定功率要能满足车辆性能要求,二是发动机热效率要高,油耗要低。因此,日产在发动机、发电机、电机和逆变器的能量转换效率上花了不少工夫。
日产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让其保持恒定的旋转和扭矩,使用废热回收技术,简化发动机的附件,并安装涡轮机以减少排量,减轻摩擦损失。目前正在研发的日产新发动机热效率已达到44%,并要在明年达到45%。
为了提高电机的额定功率和燃油经济性,e-POWER会在电机上采用润滑油冷却系统和更薄的磁片,在逆变器上采用碳化硅(SiC)/氮化镓(GaN)半导体材料等。
在电动汽车补贴完全退坡以后,相信加速性能好、重量轻、油耗低、没有里程焦虑的e-POWER车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